宛小诺
我把新书在当当上架的截图发给Sarah,过了一会儿,她回复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老了,容易激动,刚才在当当上搜到你的书,看到简介,竟然止不住眼泪哗哗的。﹂我心里微微一颤,我没想到她会这么动情。
因为想写
“从你上班,在银行那么辛苦的工作,到后来勇敢地辞职,一路走过来,一直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真是不容易。为你感到骄傲。”她说道。
毕业至今已数年,即使我们一直身处两个城市,平时并没有经常联系,但是最快乐的或者最难过的事情,总会在第一时间和对方倾诉。我想正因为她这么清楚地知道我在写作这件事上遇到的困难、挫败和坚持,在看到这本书时,感性的巨蟹座的她会忍不住落下泪来。
前阵子,一个朋友得知我将要出版一本书时,问我写了多久。我说如果真要算起这本书写作的时间,那可就太长了;我说我并没有专门为了出版而写了这本书,而是——写作,它已经是我的习惯,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离开校园开始上班以后,生活变得非常忙碌,白天工作不停歇,经常加班到很晚。但还是舍不得削减写作的时间,往往一写便到了午夜。我有个同事有一次听说我晚上还要写作,惊叹道:“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就累得什么都不想干了,你竟然还要写文章?!”
我说是啊,很累很疲惫,但还是想写。因为对于我来说,写作或许更是一种能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休息方式,它在我被工作、生活困扰得心烦气躁时让我平静给我安慰,给予我把脑中的想法、思绪淋漓尽致表达出来的畅快。所以,虽然辛苦,却也快乐。
最早主动地亲近写作这件事大概是在高中。十几岁的年纪,去到离家数百公里的省城读书,离家的孤独和陌生的环境让我渐渐习惯于把心里的想法、生活的感触、年少的惆怅都付诸在笔端。那笔尖沙沙地摩擦纸面的触感,那些词语交织、跳跃的美妙,那些思绪的飘散、汇聚的流动,悄然无声却充满力量。课业以外的时间大都用在了阅读和书写上,看得多写得多了,也开始尝试着给读过的杂志投稿。记得高二时,收到第一张稿费汇款单,从传达室拿到汇款单再去往邮局取款的那一路,把自行车骑得飞快的那种兴奋雀跃的心情,我至今都记忆犹新。并不是因为获得了一笔收入,而是自己的文字终于印成了铅字,可以被许许多多人看到。虽然这比起我当时那些作文常常获奖的同学们,并不是什么大成绩,但却给了我无限的鼓励,让我觉得,原来我还是可以写出一些在打动自己之外也可以打动别人的文字的。
编辑给的机会
上大学时有次参加活动认识了《大学生》杂志的编辑。有一天她给我打电话说:“记得你是规划方面的专业,我们这一期要做关于这个专业的学习和就业情况,你去找几个同学了解一下,帮我们写篇稿子吧。”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通过采访的方式写过稿子,但我当然不愿错过这个机会,就这样非常没底气地答应了下来。我通过认识的同学约到几个面对不同选择的大四学生:在规划设计院实习的、准备考研的、申请出国的,并提前写好采访的提纲和要问的问题,尽可能做好充足的准备,来面对第一次的采访。那篇用MP3录得断断续续、整理了好几天的稿子终是让我通过了编辑的“考察”。那以后,我作为杂志的校园记者又采访了奥运志愿者、大学校长、南极科考队员等各种不同职业的有意思的人,渐渐积累了经验,开始掌握和不同采访对象说话的技巧,并陆陆续续地一直写到毕业好多年以后。
也是在那段时间,因为喜欢那些漂亮的彩色的文艺杂志,我开始尝试写游记和短篇小说。我至今都还深深地记得在二教的某个教室,趴在桌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当时的自己觉得尽可能优美的语句和充沛的感情描摹那些我去过的地方,满心憧憬地希望它们可以登在某个自己很喜欢的杂志上。那时候我看每本书都要做读书笔记,摘录精准的词句,精彩的描写、巧妙的构思,写下批注、思考和体会,整整做了几大本。在后来做到每篇文章都能过编辑的法眼并且还能进人气排行榜之前,就是这样看起来孤独又寂寞的抄写、练习、修改,以及多得记不清的、叫人倍感挫败的石沉大海或直接毙稿。所以,关于写作,就是在这样一步一滑、起伏缓慢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行进。
后来读研,到工作,越来越忙碌,专门给杂志写稿的机会变少了,但自己依然没有改变写作的习惯,从人人网到博客,到豆瓣,到旅游论坛,再到后来更新打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宛若花开”。写生活感悟也好,写故事小说也好,脑海中的想法、心中的情感我还是喜欢用文字的方式让它们永久地留下来。因为大学专业的影响,我尤其偏爱旅行中的历史、地理、人文,以及遇到的人和故事,所以每次旅行回来,我都会记录下一路的所见所感所悟。2016年新年伊始的时候,某旅行网给每个用户做了一个总结——我发现原来我在那里已经留下了30多万字的游记。
没有伞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
没有天赋异禀,也没有八斗才华,不缺的就只有热爱和坚持。我并不需要急着去证明什么或获得什么,所以我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写作这件事,慢慢磨,慢慢熬。那些读过的书、摘录的笔记、一句一句写下的文字,或许并不能立刻给予我什么,但我知道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慢慢地影响我,改变我。即使这些与我当时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喜欢,它让我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而纯粹,在这个浮躁、功利的世界里,为什么不为自己留一些最初的真心呢?我对自己说。
2013年年底的时候,我因为有感于一些事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半年后,这篇文章无意间在微博微信上被无数次转载,又过了半年,一个出版编辑看到了这篇文章,在微博上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其他同类的文章足够出版一本书。
我在整理这些年写在博客上、写在旅游论坛、写在公众号的文章时,发现自己原来断断续续、零零星星地写了这么多字。是的,我已经有足够的文章达到编辑和我说的字数。所以,这个夏天,这些文字幸运地集合成了一本叫做《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的书——这整个过程看起来像是机缘巧合,却又顺其自然,但我知道这背后,是我自己这些年来的坚持与从未放弃。
记得有次看李健的演讲,他说起自己做歌手的经历,从水木年华的出道到单飞,从沉寂多年到《传奇》的走红,他说:“音乐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事情,你不能对它有任何含糊。你的唱片里一定要都是自己喜欢的歌,可能某些歌,当时别人会有质疑,就像《传奇》,这是一首那么慢的歌,在2003年、2004年那样一个很中国风、很电子、很R&B的时候,它太格格不入了。但是我喜欢,没有人听,没有人看好也没关系。”他说:“你所有的积累,可能就是为那样一个真正的机会所准备的。”他说:“时间会为你证明。”
刚工作那会儿,我去听一个音乐教授的讲座,结尾他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可以一直做到老的事情。 ”那时我就想,是啊,我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因为热爱而发自内心地去做的事情,不会因我所处的状态改变而改变的事情。
既然真的找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那么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
即使一路孤单,即使一路充满艰辛和挫折,
但是,为了你所热爱所喜欢的东西,
多给它一些时间,
也多给自己一些时间。
你付出的那些努力,那些不放弃的坚持,都会在时间的累积中聚集、变化,直至某一天悄然绽放美丽的花朵。所以,做你想做或该做的事情,纯粹一些。其他的,就交予时间去证明吧。
责任编辑: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