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往事

2016-07-25 10:00李少伯
文存阅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梁漱溟延安

李少伯



梁漱溟往事

李少伯

梁漱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儒家,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秘书长,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常委。梁漱溟和毛泽东同年,都生于1893年,梁比毛早出生七十天。梁漱溟是毛泽东众多党外朋友中重要的一位,两人由相识、相交到相知,有着长达三十多年的友情。

梁漱溟与毛泽东初次见面是在北京地安门鼓楼东豆腐池胡同九号杨昌济(杨开慧的父亲,毛泽东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老师)家里。1917年,梁漱溟到北大哲学系教授印度哲学,与杨昌济是同事。1918年8月,毛泽东为筹划新民学会部分会员旅法勤工俭学第一次到北京,最初就住在杨昌济家。经杨昌济教授向蔡元培校长推荐,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谋了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差事。这期间,梁漱溟每到杨家常由毛泽东前来开门,彼此相视点头,并未互报姓名。梁与杨交谈时毛也不加入,梁以为这个湖南青年是杨的亲戚或同乡。

毛泽东却记住了梁漱溟的名字。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时在国民政府参议会当参议的梁漱溟想知道共产党方面对抗日是什么态度,于是产生去延安的念头,他将这个想法告知蒋介石,蒋同意他去,而且中共方面也表示欢迎。1938年1月5日,梁漱溟第一次赴延安会见毛泽东时,毛第一句话就说:“梁先生我们早就见过面了,你还记不记得?民国七年在北京大学,那时你是大学讲师,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你常来豆腐池胡同杨昌济先生家串门,总是我开的大门,后来杨先生病故我也成了杨家女婿。”毛泽东的话唤起了梁漱溟对二十年前往事的回忆:“是的,好记性,有这事,有这事。”

在延安,毛泽东不仅设宴招待梁漱溟,临走时又为梁送行,而且进行六次长时间的交谈,有两次竟通宵达旦。在延安的第一天,从下午六时到次日凌晨,毛泽东与梁漱溟就中国的现状和抗战前途作了深刻的探讨。关于抗战的前途,梁漱溟说出自己的失望和悲观,中国的前途如何?中华民族会亡吗?他说,到延安就是专程讨教的。毛泽东的“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论述和坚定、乐观的精神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这位曾是北大哲学系教授的哲学家。

1938年1月,毛泽东在延安会见来访的梁漱溟。

第二天,两人又谈了一个通宵,在关于抗战胜利后,如何建设一个新中国的问题上两人产生了异议,发生了争辩。梁漱溟认为解决中国前途问题必须走改良主义的路,毛泽东说,改良主义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中国社会需要彻底革命,毛泽东十分详尽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特别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激化问题并特别强调其作用。而这一点梁漱溟与毛泽东有很大分歧,梁直言道:“中国的社会与外国的社会不同,外国的社会,贵族与农民阶级对立明显,但中国社会的贫富贵贱不明显、不激烈、不固定。因此中国社会阶级分化和对立也就不明显。”毛泽东耐心地听着,有时插话,两人相持不下,谁也没有说服谁。

梁漱溟这次赴延安见毛泽东应该说是第一次真正与毛泽东交往,虽然他们之间存在着重要分歧,但毛泽东的政治家风貌和气度给梁漱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致使他终生难忘。梁漱溟曾回忆那时他们谈话的情景;毛泽东穿着一件皮袍子,有时踱步,有时坐下,有时在床上一躺,十分轻松自如,从容不迫,他不动气,不强辩,说话幽默,常有出人意外的妙语,明明是各不相让的争论,却使你心情舒坦,如老友交谈。

1946年3月,梁漱溟第二次访问延安,毛泽东接待了他。梁闻听毛泽东在病假休养中,工作暂由刘少奇代管,便提出他倾吐积怀时希望有些人在座,毛泽东当即约集十人,除毛泽东外,还有朱德、张闻天、彭德怀等。毛泽东等十位中共领导人很耐心地听梁的长篇发言。

这一次,梁漱溟在延安逗留十天之久,虽然也是只身一人,但身份与第一次赴延安时不同。1938年初赴延安时是社会贤达,无党无派,现时却是民盟出席政协会议(“旧政协”)的代表、民盟总部常委、秘书长。

建国后至1953年9月前,梁漱溟和毛泽东有频繁的交往,大体每一两个月即有一次,谈话内容十分丰富。

1950年3月12日晚,毛泽东约梁漱溟谈话,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在座,毛泽东问梁漱溟对国事有何意见,梁顺口说:如今中共得了天下,上下一片欢腾,但得天下易,治天下难,这也可算中国的古训吧。毛泽东摆摆手笑着说:“治天下固然难,得天下也不容易啊!”毛泽东接着提出,梁先生这次到了北京可以参加我们政府工作了吧?梁漱溟认为全国的大局还不会从此稳定统一下去,一旦大局发生变化,而自己要参加了新政府,便失去了为各方说话的身份了,所以敬辞不受。

1950年9月23日,毛泽东又找梁漱溟谈话,毛泽东除了问梁漱溟到外地参观考察的观感外,还谈到朝鲜战争。毛泽东对朝鲜战争迫近东北深感不安,他说中美之间还没有打起来,但硬是要打到你的头上又怎么办?只有还击,以牙还牙。梁漱溟深以出兵为疑,他认为新中国刚刚建立,卷进朝鲜战争与美国人直接打仗后果难以预料,后来梁听说中央人民政府考虑再三决定出兵,他表示拥护而无二意。

1951年9月3日,毛泽东派车到颐和园把梁漱溟接到中南海,在这之前,梁漱溟参加中共组织的赴西南土改团,毛泽东问梁漱溟对土改和四川的印象如何?梁说:“他亲眼看到在斗争会上对地主打得很凶,有一对地主夫妻因此跳河自杀。”毛泽东说:“这种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但我们总的政策是斗倒地主,给他出路……”梁漱溟说:“邓小平在四川对大多数袍哥不予追究,这件事办得好。”他很夸奖邓小平的才干。毛泽东说:“梁先生看得蛮准,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1952年8月7日,毛泽东找梁漱溟单独谈话。梁提出要到苏联去研究巴甫洛夫学说,毛泽东劝阻说,这不合适,人家要问,中国什么单位派这么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先生去搞什么研究,人家不好理解。

1953年9月11日全国政协常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过渡时期总路线,9月12日开始又召开中央人民政府第二十四次会议,政协常委列席,梁漱溟参加了这两次会议,并在会上发言,这次发言因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毛泽东发生了争执,两人的关系从此发生了转折。

猜你喜欢
梁漱溟延安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到延安去
1940年代 奔向延安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一块钱听课费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走进延安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梁漱溟的直觉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