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洪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186-01
一名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后,在汉语这个母语环境中,已经生活了十几年。虽然从小学开始,语文课堂就开始进行作文的教学,可是我们仍然悲哀的发现,我们的学生当中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写作文时长吁短叹,要么哀叹无物可写,要么文章空洞无物,情感淡漠。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应该回到语文的“源头”——生活中去。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语文即生活,让作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中感悟生活,才能让作文教学充满无尽活力。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生命力和号召力的教育主张,对学校教育脱离现实生活,难以适应生活需要的弊端进行了抨击,他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可是如今在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这就造成了学生作文的脱离了生活。
弊端一,写作技巧讲解过多,忽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具体把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是重视写作理论,把它摆在第一位。忽略了学生写作最重要的东西:鲜活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学生缺乏独立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能力,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就会觉得“不知道写什么”“没有东西可写”,有时候一节课下来,学生的作文还是一片空白。
弊端二,写作过程限定时间,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得不到充分的表达。写作在规定的两节课时间当堂完成,这是写作课的一个基本做法。可想而知,这样限时写出的文章,学生根本不可能去走近生活,感悟生活,即使是学生心有所感,但在短时间内,也往往不能细致的表述尽其内心的诸多情感,写作就成了一种结果的检验,并不能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
弊端三,评价单向,多以老师评价为主且不具针对性,是作文批改过程中的通常做法。学生作文写好后,统一由老师来批改,在实际的批改当中,教师常常用“符合题意”“感情很少具体就学生作文的中真挚”“书写认真”等模糊语言,很少就学生作文的问题具体指导,学生对待这样的批语往往是看一眼后就置之脑后了,长期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学生丧失读者意识。写作易流入文字游戏,人云亦云。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这个本源,力求让作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在生活过程中进行写作教学,要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生活化作文。
要使学生远离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病态作文,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生活化作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实现作文与生活的紧密连缀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真实的生活里才具有丰富的作文素材。生活中有大美无限,庭前花开花落,;生活中有至爱亲情,母亲温语叮咛,平淡中爱意无限……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沃土,让学生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去描绘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绚丽斑斓的自然生活,从切身的生活中来,到缤纷的生活中去,才能让学生作文充满情趣。
二、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事物,积累写作素材
要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生活化作文,要注重学生生活的积累,强调学生的生活实践和体验,并以此作为作文教学的理念和源泉。课堂上有意指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让他们懂得美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人和事才是美的,身边的一些平凡的人和事也是具有美感的。让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扩大生活的外延,注重课外阅读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单个人无论生活经历多么丰富,终究是有限的,而书籍是学生丰富生活认识能力的重要渠道,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通过阅读获得的间接生活非常广泛,学生可以随意吸收、模仿、引发各种联想。这样,作文时学生的表达也就越丰富。
学生有了生活,并不等于他们在每次作文中,都会获取和选择恰切、典型的材料。他们还会感到“没啥好写”。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选材。一般来说,一篇好作文中的材料,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议论文中材料贵在新颖、深刻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章时往往只想到“司马迁”“屈原”“鲁迅”“居里夫人”等等千篇一律的作文材料,这被老师们戏称为作文中的“四大天王”。作文材料陈旧,职能让人读来乏味,采用新颖的材料,才会给人带来惊喜!
二、记叙文材料贵在真实感人
选材要从实际出发,切不可主观臆造。只有选材真实,笔下的人物才会活灵活现、物才会栩栩如生、事才会生动感人。作文就是写生活,既然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就应该是真实情感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可造之“材”。
三、选材要从小处落笔,借小事情表现大主题
生活是浩瀚的海洋,我们只选择一朵浪花;这朵浪花使生活更加千资百态。班里有一位同学写母爱的作文,选择了妈妈的裙子,妈妈年轻时的衣服是一条美丽的红裙子,现在妈妈的红裙子被放在了箱底,借妈妈衣服的变化,表明妈妈对自己无私的付出,读来让人眼前一亮。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存在。对生活中的语文加以理解,就会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应处处留心,应该细心地去发现,去理解,去领悟生活中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