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激发兴趣

2016-07-25 17:21彭宗虎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周长生活化

彭宗虎

摘 要: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从自己感兴趣的生活事物出发,将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知识,将抽象的问题归于具体,将复杂的问题归于简洁,不再是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枯燥讲解,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忆,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知识的掌握,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79-01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来也是具体形象生动的,但后来经过层层提炼和抽象,终于成了浓缩的鱼肝油。这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数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久而久之,便影响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质量降低,最终导致整体素质难以提高。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呢?

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能力来源于运用

人的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思维各有妙用,又互相促进,数学以抽象思维为主。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形象思维本身来说,又有一个发展的问题,没有对大众的具体的形象生动的学生日常生活中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则难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无从谈起。这正是我们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它,数学标准才着重要求“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目前,尽管我们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已经注意到是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再进行抽象和概括。但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学习基础等条件的限制,有时仍感到难理解、难接受。如果我们有意识地让教学内容回归生活,看、量、比、折、剪、拼、做等活动对生活中具体事物来感知数学“奥秘”的所在,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能力来源于运用。那么,则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从而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来。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二、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兴趣

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个应用题时,一上课,我先自我介绍:“老师今年48岁”,再让学生介绍自己今年几岁,然后,用其中“8岁”和老师的“48岁”这两个数编一些简单应用题,又由年龄8岁、48岁扩大到书籍8本和48本、铅笔8支和48支、人数8个和48个、人民币的8元和48元,等等,让学生运用这些数量编题解题。由此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向新课,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一点也不神秘,一点也不深奥,从而对数学产生深厚兴趣。

三、 将练习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保持兴趣

例如,教授“长方形的面积”,再让学生作课堂练习时,我就尽量联系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实物,让他们再观察这些实物的“表面”,如黑板面,课桌面,课本封面等,以加深对物体“表面”大小的感知;再让学生用刀剖开萝卜的纵面和横截面,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得到全面的反映,从而对“平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为了从意义上阐明面积与周长的不同,我又让学生到校园长方形花坛边观察,认识花坛的“面积”是指种花草部分的大小,周围长度是花坛的“周长”,另外,再测量教室实用面积和周长、建筑面积和周长,使学生对“面积”、“周长”概念的理解,比较正确和清晰。不少学生兴趣来了,还计算操场的面积和周长,学校的面积和周长。

四、将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巩固兴趣

学习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应用才能逐步变成数学能力。因此,当学生获取了某一知识后,教师就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应用知识的机会,学用一旦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巩固。所以,我布置的课后作业经常有实际应用题。例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以后,我就让学生计算邻居的水费、电费。让他们在生活实际中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再如,学习了统计图表之后,组织学生对全校人数进行调查、整理,制成本校男女生人数统计表及统计图,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再计算出班级的平均人数。通过这些活动,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而且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不枯燥,并不抽象。这样的学习运用,既激发了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真实情感,又提高了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还要联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总目标,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在数学知识的形成以及应用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体验,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苏 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生活素材之探索[J].才智,2014.26:205.

[2] 梅 梅.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25:111.

[3] 张世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J].当代教育研究,2009 33-36.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周长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巧算周长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周长小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