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妆 张国华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
潮汕民间体育项目在中小学的开展现状研究*
陈淑妆 张国华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
对潮汕地区中小学民间体育项目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潮汕民间体育项目资源丰富,运动形式简单、活泼,很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项目的开展过于极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体育的传承与保护,同时也难以完成《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基于此,结合潮汕文化,对潮汕地区中小学民间体育项目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潮汕地区的体育课程资源提供参考,以更好地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民间体育项目;开展现状;潮汕;中小学
《新课标》强调:为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增选或置换一些民间体育项目为教材;民间体育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民间体育都是民族体育[1]。开发和利用民间课程资源是符合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对传承中华文化,丰富体育课程,培养终身体育观等有重要作用。
潮汕民间体育是潮汕文化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形式各异;主要与节庆、习俗、宗教等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占玉珍[2]等学者在对民间体育的研究时也是这样说的。它不仅群众性广泛地方特色也比较鲜明;开展于民间日常中的体育活动具有健身意义和教育功能,如武术、扳手腕、荡秋千等项目。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重视民俗中的体育活动,却未能够充分认识到民间体育进入学校的重要性,因此,民间体育在学校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展。基于此,本文结合潮汕文化特质,对本地区中小学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本地区的体育课程资源提供参考,以更好地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潮汕民间体育项目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查潮汕地区(潮州、汕头、汕尾、揭阳)32所学校(中小学各16所)1600名学生(中小学生各800名),6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中小学各32名)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等方法,设计问卷《潮汕民间体育项目在潮州中小学开展现状教师调查问卷》和《潮汕民间体育项目在潮州中小学开展现状学生调查问卷》,问卷采用不记名作答,共发放教师问卷64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有效回收率100%。发放学生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46份,有效回收率96.7%。经多名专家审核评价,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问卷的信度检验为0.91。
2.1 中小学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现状
2.1.1 目前中小学开设民间传统体育情况及赞成与否
通过对潮汕中小学校民间体育项目开展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学校有开展民间体育,而未开展的学校占17%。这说明大部分学校领导对本次课改比较重视,认为民间体育在学校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空间,挖掘、整理和利用民间体育项目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经统计,尽管还有部分学校没有开展民间体育,但大部分的体育教师,约占97%的人还是赞成民间体育项目在学校开展,不赞成的占3%,这意味着大部分的教师还是能充分认识到民间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继承并发扬光大。
2.1.2 中小学已经开展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情况
潮汕民间体育项目丰富多彩,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可以进入体育课堂,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师资、器材设备等,同时也应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作为项目是否能开展的前提。
调查结果发现:绝大数学校都有开展跳绳、踢毽子、武术、丢沙包等民间体育项目。从已开展前五个项目可以看出,一些简单的、受场地影响较少的项目比较好开展,而象舞龙、舞狮项目,由于对场地、器材、人力、物力等有一定要求,所以并非所有的学校都有条件开展;至于开展得少的项目,或许领导认为项目意义不大,学生不感兴趣,见表1。
表1 潮汕中小学民间体育项目开展情况(多选) N=64
从已开展的情况来看,只有8%的学校认为开展得非常好,有58%的学校认为民间体育开展一般,认为不好的占12%,这也充分说明,虽然大部分学校有开展民间体育活动,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项目开展起来就不见得有效果,如师资、场地等配套设施跟不上。
2.1.3 中小学开展民间体育的形式
图1 潮汕中小学民间体育项目开展活动形式
通过对潮汕中小学民间体育开展时间段调查,结果显示:有35%是通过课间课外活动来开展民间体育的,30%的是通过体育课堂来开展,通过运动队训练的占10%,可以看出,目前处于亚地位的民间体育项目还不能成为体育课的主教材,充其量是作为辅助教材或课堂上的活动内容而已,而未正式成为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资源。如图1 。
从调查情况看,71.9%的学校是没有组建民间体育项目运动队,17.2%的学校有2~3支民间运动队,11%的学校有1支运动队,4支运动队以上的没有一个学校。开设的民间运动队(占28.1%),主要是武术、舞龙和舞狮队,武术队跟舞狮队各占12支,舞龙队11支。武术、舞龙、舞狮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它们是潮汕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潮汕武术文化、舞龙文化和舞狮文化,对进一步挖掘、发展以及扩大潮汕文化的影响力,意义重大。
2.2 潮汕民间传统体育教师资源现状
2.2.1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基础课程改革了解现状
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和领会课改精神,才能对课程进行开发和利用。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了解,调查结果表明:能够了解的只占40.6%,一点都不了解的占到11%。基础课程改革在现状已有十个年头,但能真正做到了解的教师还不到一半,这说明还有一小部分领导对对此还不太重视,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得不到位,已致部分教师未能了解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2.2.2 中小学擅长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教师现状调查
作为开发民族体育文化主导者的教师,应该具有广博民族体育知识和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只有这样,在传授过程中,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民族体育的内容美,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民族体育的自豪感。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中有擅长民间体育项目教师的占53.1%(共91人次,校均1.42人次),没有擅长民间体育项目教师的占46.9%,这在开展民间体育活动学校中(83%),说明部分学校里面还是很欠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民间体育进入学校已经是现实,为了使民间体育文化不断延续下去,师资建设是关键。
2.2.3 中小学体育教师民间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学习方式
调查显示:21.9%的教师掌握1项民间体育运动技能,32.8%的教师掌握2项,14.1%的教师掌握3项,掌握4项以上的教师占31.2%。由于中小学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土生土长的潮汕人,某些项目是小时候喜欢或者玩过的,所以对他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最少的也有一项,教师能熟悉某项民间体育运动技能,为教学的质量提供保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体育教师掌握民间体育运动技能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调查发现:教师偏向于通过自学和向民间艺人学习方式,至于其它学习方式,还得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如表2。
从进口的角度看,目前主要的二铵进口国主要有15个,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等,2017年,这15个主要的二铵进口国的二铵进口总量为1138万吨,同比增长2%。主要的一铵进口国主要有11个,包括巴西、美国、澳大利亚等。2017年这11个国家的一铵进口量为808万吨,同比增长14%。
表2 中小学体育教师掌握民间体育技能学习方式情况统计表 (N=64)
2.2.4 教师对民间体育活动开展途径进入学校方式及认识
调查显示: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有75%的教师会对民间体育项目进行适当改造,而按照原来形式和动作的教师占25%,对动作完全改造的没有。潮汕民间体育由于受传统习俗和文化的影响,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健康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对原素材进行适当的整理和改编,选择的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民间体育进入潮汕地区中小学已经是现实,但教师们会把民间体育项目作为期末考试吗?经调查:14%的教师会把民间体育项目纳入期末考试,39%的教师不会,47%的教师认为可以考虑。目前大多数学校体育仍以竞技体育内容为主,民间体育只能作为学生课堂、课间玩玩而已,未能成为体育课的主要教材;只有当学校比较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并具备一定的条件时,才会把它纳入期末考试内容。如图2。
图2 教师把民间体育纳入期末考试意向
2.3 潮汕中小学生参与民间传统体育的现状
2.3.1 学生对民间体育了解程度
民间体育是潮汕本土资源,是潮汕文化的一本部分。学校作为传承民间体育的重要渠道,更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民族体育文化情趣,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愉悦感。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4%的学生对民间体育能有所理解,66%的学生或许有听过,但并不了解什么是民间体育。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使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下去,更有待于学校、家庭、媒体的大力传播。
2.3.2 潮汕中小学生对学校开展民间体育喜爱程度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否喜爱民间体育活动,很大程度决定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向。调查发现:学生喜欢民间体育的占到76%,17%的学生表示一般,只有7%学生不喜欢民间体育。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民间体育引进学校课堂的态度是积极的。喜欢民间体育的原因,如表3。
表3 中小学生喜欢民间体育项目原因统计 (多选)
2.3.3 学生参加民间体育活动方式的选择及类型
潮汕民间大部分体育项目简单易学,对场地、器材规格不高,就随便一条绳子、一个毽子、一个沙包,不需要老师,两三个同学就可以玩起来;但对于一些有难度的民间体育项目,教师就应该发挥他得主导作用了,在同学们玩的时候,帮忙组织和并参与其中,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民间体育的趣味性、群众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师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在问及学生喜欢何种类型民间体育活动,54.6 %的学生选择趣味性类型民间体育项目。学生通过选择趣味型活动,以此调节生活、缓解学习压力。如图3。
图3 中小学生参加民间体育活动方式选择情况
2.3.4 中小学生在校参加民间体育项目情况及活动频率
目前潮汕地区中小学大多数开展的体育教学内容是篮球、田径、自由活动等,其中自由活动是大部分课堂上必上的内容,部分学校由于经费不足,或许是领导不重视,体育器材严重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尽管课程内容资源十分广泛,特别是农村地区自然地理资源——民间体育项目相当丰富,但长时间没有注意开发利用这些资源,造成资源的大量闲置与浪费[3][4]。加之教师对课程资源认识方面存在
的偏差和一些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没有得到整理、加工、处理,造成资源被埋没和日渐流失现象的发生[5]。
从表4、表5、表6对照表1数据可以看出,学校开展的民间体育项目中,是学生课间课外参与的活动,并且个别项目同学们比较喜欢,但开展的项目多集中在跳绳、拔河和踢毽子,因为这几个项目对场地要求各方面不高,易教易学,且相对安全,便于开展。其中也有部分项目是学生喜欢的,而学校没有开展;或许是学校有开展而学生不喜欢的项目,这就说明了学校在开展民间体育项目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
《新课标》强调:各地学校应大力开展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经调查,每周参加民间体育活动1~2次的占56%左右,能3次以上的只占9.8%,27.7%的学生是一周都没参加过。这就表明学校在针对学生开展民间体育活动时,并没有制定硬性规定,导致一部分学生由于不喜欢而不想参加。久而久之,由于学生对本土体育文化的排斥,势必导致学生爱国主义薄弱、民族情感淡薄,文明行为不足等一系列现象,民族体育文化谈何继承和发扬?
表4 在体育课中,学生参与民间体育项目情况统计(多选)N=1546
表5 课间课外活动学生参与民间体育项目统计 (多选)N=1546
表6 学生最喜欢的民间体育项目情况统计N=1546
潮汕民间体育资源丰富,运动形式简单、活泼,在中小学中开展,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大部分中小学都会在课间、课外活动开展民间体育活动,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项目的开展过于极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民间体育的广泛传播。
民间体育项目更好地进入中小学课堂,着重在于强化当地群众的民族自觉意识,也只有当潮人对民俗文化的认识提高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参与意识和行为,才能主动自觉地继承优良的传统民俗体育;同时,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样受到了岁时节日文化特征的重要影响,失去了岁时节日这个平台,民族民间体育的开展存在诸多不利因素[6]。
[1] 金宝玉,刘景刚等.民族民间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 占玉珍,王俊奇.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4:140-142.
[3] 马海涛,王飞菲.陕西省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6):746-751.
[4] 熊静梅,张亮.湘西州农村中学大课间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开发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2):239-241.
[5] 梁干强,钱应华.红水河流域中小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榆林学院学报,2012,22(6):88-90.
[6] 杨大鹏,吕韶钧.岁时节日对民族民间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4:44-46.
Study on the Chaoshan Folk Sports Carrying ou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HEN Shu-zhuang,etal.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 Chaozhou 520141 , Guangdong, China)
韩山师范学院一般项目(项目编号:WY201504)。
陈淑妆(1976-),广东潮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