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姬慧
住三层洋房,开名牌轿车,家门口便是自家“百果园”。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笔者也难以相信,这是济南市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家人李红的家。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镇山头村的合作社驻地,还没来得及进屋,李红就邀请笔者去她的草莓大棚里看看,说那里面藏着她的“秘密武器”。
刚进大棚,迎面便飘来阵阵草莓清香,实在是沁人心脾。“俺家草莓的叶子颜色不过分绿,果实个头不过分大,看上去特像营养不良的吧?可是,咱这草莓,个个都是统一的圆锥形状。”李红弯下腰,向笔者介绍道。
听了李红的介绍,笔者弯腰仔细看了看大棚里结出的草莓,确实个个颜色靓丽、形状统一,摘下一颗放进嘴里,不禁让人久久回味。
李红故作神秘地告诉笔者,她家草莓长得好,除了基础肥料施用得当外,更重要的是应用了秸秆反应堆的发酵处理技术。“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能让大棚里的草莓在雾霾天里照样生长。”李红说。
原来,今年53岁的李红不仅是合作社理事长,还是济南一家纸箱加工厂的女老板。2013年4月决心投身农业发展的她回到老家山头村,承包山地70多亩,开启了自家拓荒山平土地的农业发展之路。3年下来,共平整土地45亩,并成立了济南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
去年10月,李红投资建设了占地一亩的冬暖式大棚,并配套兴建了秸秆反应池。在此基础上,引进优质草莓品种甜宝,开始尝试草莓种植。
“你往上看,那条盘旋在棚子上空的白色塑料管,就是咱这个大棚里的‘秘密武器!,”李红笑嘻嘻地对笔者说,“这是二氧化碳微孔输送带,大棚外秸秆反应堆发酵的二氧化碳,通过这条管道输送进棚内,以提高棚内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反应堆发酵后剩下的残渣,则再被重新施入土壤中,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分,这样一来,咱家长出来的草莓自然受欢迎啊!”
果然,靠着自家草莓的优良品质,来到这里进行草莓采摘的人络绎不绝。看着大家吃的开心,摘的尽兴,李红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慢慢来,等荒山全部平整完工,咱这里种的蔬菜瓜果种类就更多啦!到时候,这里才真的能成为更多人吃得放心的‘百果园。”李红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