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珍珍 王丛歌
摘 要:马克思生产力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人对马克思生产力概念有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分别从物质资料的生产视角、自然的生产视角、人类自身的视角以及人类精神视角进行多维度讨论马克思生产力概念,对我们积极应对各种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物质资料的生产;自然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类精神的生产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
所谓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人们在为生存所进行的生产活动中,必然要发生两种关系,一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力;一是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重要的条件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还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从存在论角度看,生产力不仅仅是时间的存在,也是物质的存在,空间的存在。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依靠生产力,而生产力又是由物质因素构成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生产力不是完全由分离的个体表现出来,它表现为由各个单个的人组成的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因为,各个人是分散的,是彼此对立的个体,这种个体产生的力量有限,只有将这些个体的力量结合起来,才能使生产力达到最佳。生产力就是把有限的个体力量联系起来,让他们互相促进,相互交往,形成真正强大的力量。由此可见,生产力可以决定自身发展的速度以及发展方向。生产力发展史表明,人们创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也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力时代,无论是土地、地底、空中还是光线,都被空间纳入生产力与产物中。
二、自然的生产
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自然的力量。人类的活动与自然息息相关。人类在处理自己与自然关系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践性。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不是谁征服谁,谁奴役谁。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他们的统一性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人类实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正是基于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处理和解决。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工人劳动的依据,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无法创造。人们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当作生产原料,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和材料。劳动与自然界各种力量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作用创造了人类的社会生产力。马克思认为自然生产力影响生产活动,而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自然生产力客观存在于生态自然界。马克思说:“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瀑布等”。自然生产力是不仅仅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还离不开自然生产力。
三、人类自身的生产
人类进行自身的生产离不开劳动者,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直接参加生产实践的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马克思认为,以前旧唯物主义是从客体的形式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生产,而没有看到人类本身的感性活动。更加详细地说,有的理论是神秘的,不能合理得到解决,而只有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清楚明了的合理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受规律影响的,遵循客观规律性,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需求进行社会活动。生产力概念也可以从人的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如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思考资本主义市民社会问题,从而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此,从根本上理解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关键就是从人类自身的生产思维方式去理解。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指具体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既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的社会交往活动,同时又包括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活动。其中,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生产活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人与自然交往的结果,也是人与人进行社会活动的结果。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才能把社会中现实的人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创造人类社会发展中需要的物质资料。只有人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自然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大的物质力量。共同生活方式使人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
四、人类精神的生产
精神生产力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通过调整和控制自然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属于知识形态上的生产力。生产力中精神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精神力量。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不是后来发展的结果,而是从第一批人的出现时就有的。精神生产在历史上也起到重大的作用。他认为精神生产是人类增加财富收入的一种手段,也是增进了文明进步。“精神生产的成就越大,物质财富的产量越大,反过来也是一样,物质生产者生产的物资愈多,精神生产就愈加能够获得推进。”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是经过实间的深化以及实践的发展得出来的,在《共产党宣言》以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是一种可以被物化的有益形式,它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不仅可以以精神存在,还可以物化成商品成为实际的存在。精神生产理论在《剩余价值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资本论》第一卷等著作中有所体现。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适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精神生产的特点,他认为精神生产有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有益的形式,虽然精神理论不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它可以利用精神生产理论转化为独立存在的物质生产,这样就可以直接给资本家带来巨大财富。另一种是相反的形式,是没有独立存在的形式,也不会被物化的,不会被资本家所利用的形式。马克思提出了精神生产力的重要性,他认为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条件下,货币就成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力。社会中物质资料就会被商品化,同质化。只有在物质的生产力,以及精神的生产力都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才能达到社会关系的形成和解体。
马克思精神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就是文化生产力理论,它展现了马克思精神生产力理论的当代价值,总结概括了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文化生产理论与马克思“精神生产力”理论息息相关、一脉相承。这种对于文化生产力理论的不断学习,增加了人们对实践的自觉性。提高了人们对文化生产力理论的认识,同时对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 许兴亚.论生产关系的概念[J]《河南师大文科科学讨论会论文集》.1980.
[6] 宫玉宽.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形成的两条思想线索[J]广西社会科学.2005.
[7] 将红裙.生产力及其发展的空间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