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
——基于亚投行相关问题的再思考

2016-07-23 16:30:22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姚鳗玲
中国商论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金融开放全球价值链亚投行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姚鳗玲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
——基于亚投行相关问题的再思考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姚鳗玲

摘 要: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金融抑制问题,但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是必然的选择和趋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贸易与金融开放问题只是表象,本质是要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亚投行实际上为发展中国家升级全球价值链提供了契机。本文从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表现,并从影响、机遇和挑战等几个方面对亚投行相关问题进行了再思考。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贸易开放 金融开放 亚投行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对外开放程度要将金融开放度与贸易开放度充分结合及综合考虑,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的整体对外开放程度。同时,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金融业的开放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进一步促进国际分工与规模经济;另一方面,贸易开放背景下的实体产业和企业是金融开放的承接载体,并对资本流动产生重要影响。总体来看,二者都有助于社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技术进步和长期经济增长。

不过,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金融抑制问题,并对国际贸易开放及金融开放产生一定的负作用。从当前国际金融格局和国际贸易体制看,对外贸易不仅离不开国际金融的支持,后者反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而当前的国际体系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贸易与金融开放问题只是表象,本质是要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亚投行的建立提供了某种契机,这一机构的建立,在给亚洲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专业化平台基础上,为升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开辟了新的通道。不过,亚投行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具体问题,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政策实践。

2 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的内在联系

对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的研究较多。一是关于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谁先谁后的问题。一些研究认为,贸易开放应先于金融开放,以防止国外金融机构垄断本国金融市场,冲击国内落后产业的发展,同时容易导致金融动荡。但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开放对贸易开放有一定的牵引和促进作用。二是贸易开放的深度与金融开放的程度的关系问题。国际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对外开放领域的信息不对称,即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的信息不对等,因此一定程度上的贸易开放更受重视,也更能见到实际效果,而相比之下,金融开放则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差异,其真正实现也需要一个渐趋完善的步骤,而在发达国家,二者的开放程度往往步伐一致。三是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各国金融与贸易开放的意义和趋势不同,一国经济起步阶段贸易开放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更大更直接。

索罗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济体长期增长的稳定态势,但在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和收入差距扩大、国际分工地位下降等问题上还缺少说服力。对于金融业而言,由于知识与技术具有正的外部效应,且能够内生化,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程度可能更快,且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开放度不断趋同。

3 贸易开放、金融开放与金融抑制

在一国对外开放中,贸易信贷是金融与贸易开放的直接通道和第一通道,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则使得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接联系。McKinney(1973)认为,金融抑制涵盖了所有阻碍技术潜力发挥的政策和规定。当一国贸易开放度很低时,金融抑制相当于隐性税收。在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是政府的一项隐性税收来源。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金融抑制有可能降低到较低水平,因此,从世界范围看,经济全球化降低了金融抑制作为一种隐性税收的有效性。

金融抑制存在成本,一是利率扭曲会造成效率损失。二是低成本资金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存在较大的副作用。三是银行贷款过度集中,资金的市场化配置手段缺乏,效率较低。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抑制在一国市场化进程初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抑制将逐步降低,金融市场开放也将加快推进。与我国类似,不应该主动寻求消除金融抑制,而是要在对外开放中寻找二者的平衡,保证对外开放的稳步推进。

4 亚投行相关问题再思考

4.1亚投行的成立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

中国近年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政治、经济实力和影响力逐步增强,中国发起并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望在现有国家金融格局下打开一个缺口,提高亚洲国家抗风险的能力,同时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但也受到了诸如转移国内落后产能、环境污染问题蔓延等质疑。

实际上,国际社会的质疑也是亚投行面临的自身业务定位的问题,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重要基础性地位。根据现有的研究看,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贸易与金融开放问题只是表象,本质则是要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此同时,一国基础设施规划也不能脱离自身的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因此,亚投行对一国基础设施的投资,需要突破单一融资方式,向着培育弱质产业、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模式发展。总体来看,亚投行这一发展性的融资机构,一是应该致力于解决亚洲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链分割的问题。二是要以基础设施完善为前提,进一步帮助亚洲发展中国家改善贸易结构、对接全球价值链、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三是应完善机制和操作标准,优化审批程序,降低成本,这些都关系着亚投行的发展前景和最终成效。

4.2亚投行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盟内部金融环境趋于复杂,欧共体经济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具有活力的新环境、新市场。从欧盟的角度看,现有的金融发展环境不协调,亚洲国家的发展可以助推世界金融多极化,对稳定国际金融环境起到建设性作用。

目前,各国都在为改进当前国际金融环境和秩序投入精力,欧洲货币经济一体化等都做了积极尝试,亚洲地区也面临着诸多具体问题,比如储蓄收益率低的问题。因此,亚投行的成立和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是亚洲国家应对这一贬值问题的正确道路。首先,亚投行能够提高亚洲国家面对金融危机的抗风险能力;其次,亚投行的成立为西方国家提供了投资亚洲的新方向。中国作为亚投行的发起者,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争取更多地话语权,并有助于亚洲金融秩序的稳定。

4.3亚投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紧密相连,二者的有效对接是实现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将金融开放和贸易开放结合的做法,将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抑制成本,提升融资效率,更好地推动亚洲金融环境的改善,并进一步促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另外,还可以改善金融发展的环境、提升经济效率、改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同时,亚投行还将会规范亚洲各国、西方国家与亚洲国家进行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过程中具有共融、开放和平等特征的金融平台。同时,当前国际经济重心已经向亚洲地区倾斜,亚洲经济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来源,它的发展有助于国际分工的转型和国际经济的发展。

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可以提升区域融资能力,分散风险,平衡不同国家的区域利益,并深化互联互通,给沿线国家带来更多贸易和投资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亚投行的成立,在促进亚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全球经济需求,并进一步带动全球利益的深度调整。

4.4亚投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与亚投行紧密相关的还有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主要的贸易融资货币,亚投行有望成为一个多边投融资平台。长期以来,亚洲地区是全球外汇储备的集中地,但亚洲的外汇储备多以美元为主,这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大量补贴欧美经济,自身的实际福利损失愈演愈烈。

目前,中国资本“走出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扩大人民币结算量,推动区域贸易协调协作,进一步完善国际分工,优化贸易环境,同时,通过签署各类货币互换协议,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国际化的蓝图。

4.5亚投行的前景与挑战

亚投行的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受制于当前东盟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现状影响亚投行的发展作用和经济地位,尤其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各国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的程度不同,亚投行的发展实际上面临着更多的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贸易证券和抵触情绪问题。二是各区域市场的经济金融开放程度不同,亚投行的运作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区域整个经济金融体系,下一步的成功与否还有较大的变数。三是区域矛盾和冲突的存在,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明朗,区域混乱局面、贸易争端等问题,都使得亚投行面临着诸多的运作问题。四是来自区域外的反对和压力。当前,美国、日本在中国成立亚投行的问题上百般阻挠,尽管亚投行的成立将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改善贸易环境,但是在提升我国话语权的同时,美、日等发达国家也极力阻挠。总之,亚投行的发展问题还面临诸多变数。

5 政策建议

贸易与金融开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贸易与金融开放问题只是表象,本质是要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发展建议如下。

一是要加快区域信贷规则的统一。要致力于加快亚太自贸区建设速度,力争主导国际信贷规则,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的旧规则。

二是将制定中国标准和中国规则,获取主动权。亚投行的发展,要在充分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运营效率,获取中国规则的主动权。

三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要继续推送亚投行形成多边投融资平台,改变亚洲长期以来的外汇储备多以美元为主的情况,发展人民币债券直接投资工具,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使亚洲经济体增加人民币储备,同时要积极扩大人民币结算量,推动区域贸易协调协作,进一步完善国际分工,优化贸易环境,同时,继续通过签署各类货币互换协议,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国际化的蓝图。

四是要坚持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要在亚投行的运营过程中避免腐败行为,遵循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信贷政策,积极推动亚洲贸易与金融开放一体化,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参考文献

[1] 刘安荣.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 Joshua Aizenman.On The Hidden Links Between Financial and Trade Opening[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8(3).

[3] 周小川.建立符合国情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J].中国金融,2011(13).

[4] 郭田勇.金融宏观体系的探索与完善[J].中国金融,2008(13).

[5] 王勤.东南亚地区发展报告(2012)[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 高歌.投资东盟[M].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7] 谭春枝.泛北部湾金融安全合作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8] 李立民,韦倩青,等.中国西南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4(c)-086-03

猜你喜欢
金融开放全球价值链亚投行
金融开放对金融监管影响及对策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策略分析
经济开放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03:21
区域性产业集群、价值链与体育用品之间关系的研究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国际贸易核算方法研究演进、应用与展望探析
小微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
金融开放条件下跨境与跨市场资金流动关系分析
西部金融(2015年12期)2016-03-17 17:28:30
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期)2016-01-15 09:38:54
图解“亚投行”
多赢共赢的好事情——“亚投行”探析
学习月刊(2015年7期)2015-07-09 03: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