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玲,刘铁英,饶慧燕,欧阳莉,孙山
(宜春市人民医院心理卫生门诊,江西 宜春 336000)
团体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A型行为的影响
谢玲,刘铁英,饶慧燕,欧阳莉,孙山
(宜春市人民医院心理卫生门诊,江西 宜春 336000)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护理在冠心病人A型行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来医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再此基础上接受团体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A型行为进行评定,并作出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与冠心病人A型行为相关的各因子的评分基本一致,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敌对、偏执和强迫症状等因子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A型行为,缓解患者压力,提高患者幸福感。
[关键词]A型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多发的慢性病,其发病原因与患者体内脂质代谢的异常有关[1]。早期的社会调查发现,A型行为的群体患冠心病的几率是B型行为的两倍以上[2]。本次研究中,主要对团体心理护理在冠心病人A型行为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44例。其中男性43例,平均年龄(41.2±8.5)年,病程3~27年,平均病程(9.3±2.1)年。女性45例,平均年龄(42.1±8.3)年,病程4~26年,平均病程为(9.1±2.4)年。纳入标准:患者无其他内脏疾病;患者不患有影响本次研究的心理疾病。排除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并不知情且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无完整的病历资料。
1.2方法
收集整理患者入院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团体心理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于常规护理治疗措施,对患者治疗前后的A型行为进行评定,并作出统计分析。
1.3观察指标
采用非精神科患者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评估患者与A型行为密切相关的四因子。通过TABQ问卷评估患者时间紧迫感(TH)和竞争意识(CH)。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的A型行为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来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减压前后得分的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MSSN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与冠心病人A型行为相关的各因子的评分基本一致。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MSSNS评分比较分
组别焦虑因子抑郁因子愤怒因子孤独因子对照组32.32±3.0120.24±4.1116.23±4.1216.27±4.79观察组21.76±4.7515.52±3.2610.41±4.0012.92±5.43
2.2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敌对、偏执和强迫症状等因子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干预后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分
组别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总分观察组1.32±0.24*1.47±0.38*1.51±0.411.43±0.451.58±0.321.30±0.42*127.40±40.22*对照组1.47±0.361.57±0.411.50±0.351.42±0.351.58±0.471.47±0.35136.51±35.4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3,4]。冠心病具有病情发杂、病情严重等特点[5]。A型行为指情绪紧张、易冲动,过分焦虑以及竞争心理过强的一种行为,B型行为与之相反。早期的社会调查发现,A型行为的群体患冠心病的几率是B型行为的两倍以上。临床研究表明,负面情绪的积累是A型行为的群体患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与冠心病人A型行为相关的各因子的评分基本一致,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敌对、偏执和强迫症状等因子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心理护理与常规的护理方式相比,具有身心并护的优势,有助于患者负面情绪的宣泄,及早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掌握病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A型行为。通过制定有针对的治疗策略,因人而异的开展团体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要求。本次研究中,针对不同患者的A型行为特点,在焦虑、恐怖、抑郁、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存在问题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团体心理护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在与A型行为相关的各因子评分上均有明显的改善,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A型行为。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A型行为,缓解患者压力,提高患者幸福感,在改善冠心病人A型行为的应用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瑞英.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10(9):71~73.
[2]谢睿彬,张小新,苏华,等.不同类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158~160.
[3]王文,顾晓静,翁燕榕.对冠心病心脏康复后护理的探索[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5):80~82.
[4]高素芹.团体心理护理用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8例[J].中国药业,2015,21(17):234~236.
[5]赵丹.给予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团体心理护理对其抑郁及改善后续康复依从性的作用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6):160~161.
[6]张庆.团体心理干预在护理团队管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 11 (2):89~90.
[编辑]刘阳
[收稿日期]2016-02-26
[作者简介]谢玲(1972-),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 xielingyisheng@sina.com。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24-0058-02
[引著格式]谢玲,刘铁英,饶慧燕,等.团体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A型行为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2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