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书杰,闵晓莹,王旖旎
(渤海大学 经法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居民家庭收入满足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锦州城市居民的调查分析
许书杰*,闵晓莹,王旖旎
(渤海大学 经法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摘要:用两种方法对收入满足度进行了整体测定与评价,一是比值法,实际收入与期望收入的比值;二是将收入满足度作为一个主观变量,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并赋值,完全不满足=1,不满足=2,较满足=3,满足=4,完全满足=5.对影响收入满足度的因素分项交叉制表分析,以多分类Logistic模型做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市民收入满足度集中在较满足水平,家庭收入层次普遍较低,年龄、性别、学历、收入层次、收入差距是重要影响因素.建议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增加居民家庭收入,提高高学历者薪酬,鼓励年轻人创业.
关键词:收入满足度;收入差距;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0引言
收入满足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傅红春,罗文英(2004)依据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上海居民收入满足度,结论是水平较为低下.原因一是生活成本高;二是家庭发展成本高;三是预期收入低.傅红春,张贤(2008)利用GSS、GSOEP等数据库,测定出美、俄、德等国基尼系数、收入满足度平均值、收入满足度差距三项指标,做纵向和横向比较,对相关数据做两两相关分析.得出基尼系数、收入满足度差距、收入满足度平均值三者结合,能较好描述一个社会福利水平及福利分配情况.王丰(2010)提出三种收入满足度的测度方法,描述法、数字法和比值法.以数字法和比值法为依托,利用问卷调查就实际收入、希望收入、性别、年龄、婚姻、教育程度等影响收入满足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论是就业角度看,数字法和比值法结论趋于一致.孙瑞玲,崔维军(2010)利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江苏高科技企业技术人员收入满意度做实证分析,得出江苏高科技企业技术人员收入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影响技术人员收入满意度因素中,付出与回报公平感影响最大,第二是收入水平,第三是工作成就感和生活状态〔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利用比值法和主观认知法,从总体上对辽宁省锦州市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满足度进行了测定与评价;使用统计图及交叉制表对影响收入的几个主要因素年龄、性别、收入差距、收入层次等分项与收入满足做了分析评价;以多分类Logistic模型从整体上做相关与回归分析,并以此得出结论,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1数据来源及相关指标测定与评价
1.1数据来源
课题组于2014年7-11月,在锦州市人流较密集的商场、超市等发放纸质问卷,利用问卷星发放电子版问卷共700份,回收686份,有效问卷648份,有效率92.57%.数据存在一定局限.一是实际月收入的准确性由于受隐性收入等影响较难掌控.二是调查属民间个人行为,没有官方的组织与支持,只能以偶遇拦截方式发放问卷,对样本代表性无法事先控制,可能会对分析结论有些影响.
1.2城市居民收入满足度总体测定与评价
1.2.1比值法测定收入满足度及评价
收入满足度测定,目前有三种方法:一是数字法.以评分形式请受访者选择可以代表他们主观收入满足度水平的一个数字,属定量研究法.二是描述法.通过个体主观上对其收入状况的满足程度进行描述或回顾,属定性研究法.三是比值法〔2〕.以定量货币收入为依据,测算收入满足度.具体公式为:
式中ISD为“收入满足度”,RI为“实际月收入”,EI为“期望月收入”.一般情况下,实际收入总是期望收入的一部分,所以该方法测定收入满足度的比值是在0 ~1之间,即0 比值法测定收入满足度,分个体收入满足度和群体收入满足度两部分. (1)个体收入满足度测定 个体收入满足度是每个受访者的实际月收入与期望月收入的比值.处理结果见表1.篇幅所限截取其中一部分. 表1 个体收入满足度测定表 表1数据显示,样本中实际月收入与期望月收入反差较大,无规律可循,并不是实际收入越低,期望收入就越高,反之亦然.所以,个体收入满足度的测定不足以说明问题,需引入下面指标. (2)群体收入满足度测定 群体收入满足度测度有三个指标,一是总体满足度,二是总和满足度,三是平均满足度.总体满足度是所有样本单位实际收入之和与期望收入之和的比值.即表1中(乙)栏合计数与(丙)栏合计数的比值.公式及计算结果如下: 总和满足度是所有样本单位个体满足度之和,即表1(丁)栏合计值.公式及计算结果为: 总和满足度=∑个体满足度=447.12 平均满足度是总和满足度的算术平均数,即表1(丁)列合计数与样本单位数的比值.公式及计算结果为: 依傅红春等关于三种满足度的评价,总体满足度是将群体作为一个个体来测定,而总和满足度和平均满足度,更具有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经济政策的操作意义〔3〕.因此,衡量锦州市民收入满足度可以使用总和满足度和平均满足度两个指标.而依据样本计算得到的两个指标值,特别是平均满足度达到0.69,说明锦州市民整体收入满足度水平尚可.这与锦州市整体消费水平低、市民价值观属知足常乐型有关. 1.2.2收入满足度主观认知统计与评价 问卷第一题“您对您家庭收入的感觉”为主观变量,是人们对家庭收入满足程度的心理感受.有五个选项:1.完全不满足,2.不满足,3.较满足,4.满足,5.完全满足〔4〕.经SPSS21.0对648个样本单位统计处理,得锦州市民家庭收入满足度统计图: 图1显示,锦州市民家庭收入满足度,较满足、完全满足、完全不满足、不满足和满足各占40.49%、2.93%、13.45%、27.36%和15.77%,近60%市民收入满足度在较满足以上,与比值法所得结论一致. 2基于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收入满足度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SPSS21.0将问卷中收入满足度影响因素做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整体上对收入满足度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评价. 2.1变量选取 以收入满足度为被解释变量,用ISD表示,依满足程度高低赋值为:完全不满足=1,不满足=2,较满足=3,满足=4,完全满足=5.年龄(AGE)、性别(SEX)、学历(EB)、孩子数(CN)、收入差距(ID)、婚姻状况(MS)、收入层次(IL)为7个解释变量. 2.2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2.2.1研究假设 ①年龄(AGE).假设:H1——收入满足度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年龄越大收入满足度越高. ②性别(SEX).假设:H2——收入满足度与性别存在负相关关系,即性别为女的调查单位,收入满足度高. ③学历(EB).假设:H3——学历的高低与收入满足度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学历越高,收入满足度越低. ④孩子数(CN).假设:H4——孩子数与收入满足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孩子数越多,收入满足度越低. ⑤收入差距(ID).假设:H5——收入差距与收入满足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收入差距越大,收入满足度越低. ⑥婚姻状况(MS).假设:H6——婚姻状况与收入满足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已婚人士,收入满足度高. ⑦收入层次(IL).假设:H7——收入层次与收入满足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收入层次越高,收入满足度越高. 2.2.2模型构建 依样本数据特点选择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一般表达式为: 式中p为事件发生的概率,1-p为事件不发生的概率,α0为常数项,α1--αn为回归系数,x1--xn为n个解释变量,ε为随机干扰项. 当被解释变量具有J类可能性时,则第i类可以表示为: 文中被解释变量满足度被划分为:完全不满足=1,不满足=2,较满足=3,满足=4,完全满足=5,因此本文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实际模型具体可表示为: 被解释变量第5类完全满足=5,被作为参考类别组,模型估算结果其所有参数均为0,因此g5=0. 2.3模型结果及分析 2.3.1模型有效性检验参数统计结果及分析 表2 模型有效性检验 表2数据显示,由于最终显著性水平小于0.05,达到统计检验所规定的标准,通过了有效性检验,因此所建模型从整体上来说是有效的. 2.3.2似然比检验结果及分析 表3 似然比检验参数统计 表3数据显示,年龄、性别、学历、收入差距、收入层次5个因素,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说明对被解释变量具有显著影响,对模型具有高度的解释作用.因此以上述7个变量为自变量,以收入满足度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是合理的. 2.3.3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参数统计结果及分析 表4 多分类回归结果 依表4数据,对前文所做假设进行统计检验,结果如下: (1)完全不满足组.收入层次,学历,显著性水平小于0.01,通过了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年龄、性别、收入差距,显著性水平小于0.05,通过了0.0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孩子数、婚姻状况显著性水平大于0.05,没有通过检验. (2)不满足组.收入层次、学历、收入差距,显著性水平小于0.01,通过了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年龄、性别,显著性水平小于0.05,通过了0.0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孩子数、婚姻状况显著性水平大于0.05,没有通过检验. (3)较满足组.收入层次显著性水平小于0.01,通过了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差距五个解释变量,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通过了0.0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孩子数、婚姻状况显著性水平大于0.05,没有通过检验. (4)满足组.收入层次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1,通过了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年龄、性别、学历、收入差距四个解释变量,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通过了0.0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孩子数、婚姻状况显著性水平大于0.05,没有通过检验. 3家庭收入满足度影响因素整体分析与评价 3.1模型中显著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 3.1.1年龄与收入满足度 表4多分类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因素四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说明年龄是影响收入满足度的重要因素.从各年龄段来看,20岁及以下受访者,多数没有正式脱离父母家庭,少年不知愁滋味,除少数极不愿意读书者出来谋生,大部分由父母供养,消费欲望强,因此对家庭收入满意度较低.30-50岁受访者,多数已有了自己的稳定收入,收入满足度较高.50岁及以上人群,多数子女已独立,自身也没有了太多追求,处于知足常乐、颐养天年状态,因此对收入的期望不是很高最容易满足. 3.1.2性别与收入满足度 表4多分类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四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说明性别是影响收入满足度的重要因素.男性收入满足度普遍低于女性.可能与传统观念中男性是一家之主,要负担家庭大部分生活费支出有关. 3.1.3学历与收入满足度 表4多分类回归结果显示,学历因素在四组中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说明学历是影响收入满足度的重要因素.收入满足度随学历提高而下降. 3.1.4收入差距与收入满足度 表4多分类回归结果显示,收入差距四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说明学历是影响收入满足度的重要因素.认为收入差距“很大,也会越来越大”的受访者,对家庭收入的满足程度较低,认为收入差距“还好,不是很大”的受访者,对家庭收入的满足程度较高. 3.1.5收入层次与收入满足度 表4多分类回归结果显示,收入层次四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说明收入层次是影响收入满足度的重要因素.收入层次越高,对自己的家庭收入越满足.收入层次越低,对家庭收入越不满足. 3.2模型中不显著影响因素分析 3.2.1家庭孩子数与收入满足度 表5 年龄与收入满足度 表5数据显示,孩子数跟收入满足度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可能与锦州城市家庭多为独生子女有关. 3.2.2婚姻及家庭工作情况与收入满足度 表6 婚姻及家庭工作情况与收入满足度 表6数据不足以推论出婚姻及家庭工作情况对居民收入满足度有显著影响. 3.3没有纳入模型的其他因素分析与评价 3.3.1家庭人口数与收入满足度 收入差距不是很大时,人口数对收入满足度有一定影响.而我国的现状是收入差距很大.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81,超出国际公认警戒线0.4.此时家庭人口数与收入满足度没有直接关系.家庭人口多,用于生活的总消费支出相对越高.但如果家庭总收入相对很高,人均收入也会较多,此时家庭成员对收入的满足程度并不会降低.锦州隶属辽宁,是计划生育政策贯彻最好的省份,城市家庭多为三口之家.通过与部分受访者访谈得知,一些人口较多的家庭由于总收入较高,收入满足度很高,几乎接近于完全满足.而人口数相对较少的家庭由于总收入低,收入满足度反而不高.实际情况与调研访谈结果不谋而合. 3.3.2期望月收入与收入满足度 调查显示,锦州市民期望月收入在2-4千元的受访者中,家庭收入完全不满足的30.7%,不满足的为35.0%,较满足和满足分别为21.9%和11.7%,完全满足占比7%.期望月收入4-6千元的家庭,完全不满足的为8.7%,不满足的为27.1%,较满足的51.1%,满足者12.5%,完全满足6%.期望月收入为6-8千元的居民中,完全不满足的占13.4%,不满足的占22.4%,较满足的占49.3%,满足的为11.9%,完全满足的3.0%.期望月收入8千元以上的受访者中,完全不满足的6.6%,不满足22.1%,较满足28.7%,满足者31.1%,完全满足的11.5%.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差距越大,居民对自己收入的满足度越低.与现实情况完全吻合. 4结论及政策建议 4.1结论 4.1.1锦州市市民收入满足度多集中在较满足层次 比值法测定结果,锦州市民平均收入满足度为0.69.参照学生考试成绩标准,锦州市民平均收入满足度属及格层次,距100分还需跨越三级台阶.主观满足度测定结果,受访者中完全不满足的为13.45%,不满足的占27.36%,较满足的占40.49%,满足的占15.77%,完全满足的占2.93%.锦州在全国属中小城市,房价、物价、教育费用等都不是很高,多数市民仍认为家庭收入仅处在较满足状态. 4.1.2家庭收入层次普遍不高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家庭收入一般,占比超过50%,而只有不到10%的居民认为家庭收入层次很高.整体来看锦州市民家庭收入层次普遍不高. 4.1.3年龄、性别、学历、收入层次、收入差距是重要影响因素 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四组分析结果一致.年龄、性别、学历、收入层次、收入差距五个解释变量,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通过了0.0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年龄、性别、学历、收入层次、收入差距等五因素是影响收入满足度的重要因素.孩子数、婚姻状况对收入满足度暂不构成显著影响.收入差距、学历、性别与收入满足度负相关.收入层次与收入满足度正相关.年龄与收入满足度直接相关. 4.2 政策建议 4.2.1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缩小收入差距是提高收入相对满足度的有效手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取缔非法收入,形成公开、公正、合法、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5〕.让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保持均衡,鼓励少数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尚未富裕的居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扭转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两极分化趋势.二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保证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协调、平衡作用,努力提高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在地区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居民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三是加快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控制超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过高收入.四是严格界定奢侈品范畴,加大奢侈品消费缴税额度,提升税收在收入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4.2.2提高居民家庭收入 调查显示,锦州城市居民收入满足度男性低于女性.男性完全不满足和不满足比例均高于女性.这与传统观念有关,男性是一家之主,负担家庭大部分支出,对收入水平更为重视.因此建议相关部门通过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工作能力,进而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总收入.同时降低居民对家庭收入的不合理预期. 4.2.3提高高学历者的薪资待遇 对高学历居民而言,他们认为学历越高收入也应越高.而目前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高学历者并不一定拥有高收入,这会给高学历者造成心理落差,对自己的收入不够满意.因此,应根据居民个人学历工作能力,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在现有工资水平之上,适当提高其工资收入. 4.2.4鼓励年轻人创业 给创业者一定的政策优惠,提高社会整体就业率.90后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他们有十足的野心,有自己创业的想法,使其抱负得以充分展现,同时增加收入提高收入满足度. 参考文献: 〔1〕孙瑞玲,崔维军.高科技企业科技人员收入满意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0,(5):116-119. 〔2〕罗文英.农村土地使用方式与收入满足度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09,(1):72-75. 〔3〕傅红春,黄玲美.“收入满足度”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J〕.经济学动态,2006,(8):67-70. 〔4〕李春玲,魏中龙.北京市农村居民收入满意度构成要素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3):42-45. 〔5〕王力.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Research on household income satisfaction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Based on study and analysis in urban resident of Jinzhou XU Shu-jie,MIN Xiao-ying,WANG Yi-ni (Economics and Law Department,Bohai University,Jinzhou 12101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ntirely tests and evaluates income satisfaction with two methods,one of which is ratio method,namely the ratio of actual income to expected income,the other of which is to consider income satisfaction as a subjective variables,dividing it into five levels and assignments,completely not satisfied=1,not satisfied=2,comparatively satisfied=3,satisfied=4,completely satisfied=5.And making cross tab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everal factors affecting income satisfaction,conducting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multi-classification Logistic model.The results shows that income satisfaction of citizens in Jinzhou concentrates on comparatively-satisfied level,and levels of household income is commonly low.Age,gender,education background,income level and income gap are important factors.It is suggested that household income gap should be reduced,household income gap should be increased and salaries of well-educated people should be increased,young people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start their businesses. Key words:income satisfaction;income gap;multi-classification Logistic model 收稿日期:2015-02-05. 基金项目:2014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L14ATJ001); 2013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L13BJY013); 2014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201410167000038). 作者简介:许书杰(1965-),女,副教授,主要从事统计方法在金融、经济等领域应用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xsj2347@sina.com. 中图分类号:O242;P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569(2016)02-01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