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贵
黄平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嘱托,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深化精准脱贫作为当前的最重大任务,探索“党支部+N”产业党建模式,深化改革,走出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党建扶贫新路子,形成基层组织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格局。
“党支部+跨区产业”抱团发展促共赢。通过“党支部+协会+贫困户”运行方式,以种养殖专业协会为平台,采取支部抓协会、协会扩产业、党员示范引领贫困户的方式,有效发挥农村党员“土专家”“小能人”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采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贫困户土地入股占30%、协会占30%、贫困户劳务输出占30%、村集体经济占10%的3331分配模式”,探索出一条贫困户“流转土地得租金、参与劳动得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稳定脱贫途径。
黄平县野洞河镇仁里村党支部与野洞河镇前胡协会党支部开展联建,开创了镇内跨11个村、县内跨6个乡镇、省内跨2个地(州)的“跨区产业”党建扶贫新格局。
“党支部+返乡创业产业”能人示范促带动。村级党支部为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在外务工党员返乡创业搭建平台,帮助全县返乡人员创建微型企业365个。
旧州镇寨碧村党支部率先创建返乡农民工微型创业园区,规划面积200亩,协调项目资金8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帮助10余名返乡创业人员在家门口办企业,解决当地群众就业243人,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到8万余元,村集体经济积累11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65元。
“党支部+集体经济产业”夯实基层筑堡垒。把村党支部带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探索村集体领办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全县村集体领办、创办集体经济产业22个,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
旧州镇草芦坪村将州人大帮扶的20万元资金作为集体产业启动资金,创办菜籽油加工厂,每年为集体经济增加6万余元纯利润,带动20余农户加入菜籽油加工行列,初步形成特色产业小康村。一碗水乡水淹塘村利用省财政给予的80万元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创办康桃合作社,种植桃树2000余亩,置建冷库等集体资产,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余元。
“党支部+农村电商产业”强农富民助发展。在“党支部+电商”工作推进中,突出党支部政治引领和牵头作用,探索形成“党支部+电商+网点(服务站、孵化中心、龙头企业)”的形式,推动电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全县目前已建成1460平方米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和43个村级服务站,日均下单量1000单以上。截至5月24日,全县电商订单总量达11.7万单,交易总额1173万元。
“党支部+农旅产业”铺就致富小康路。不断强化党支部引领农旅产业发展,重点推进旧州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农旅一体化建设,初步形成“一主两配”(蔬菜—马铃薯产业为主,草地生态畜牧业养殖—优质牛肉和精品水果蓝莓为辅配套发展)和“一园多区”(即高效示范区、休闲观光区、科普体验区、农产品加工及冷冻物流功能区、生态旅游功能区和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的建设布局。园区现有6家企业入驻,直接解决就业300余人。
借助园区建设契机,川心堡等三个村党支部帮助指导村里成立蔬菜、柑橘、马铃薯等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吸收150余户贫困户加入,预计户均年纯收入2万余元,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引领“农业+休闲+科普”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作者系黄平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统战部部长、县委党校校长 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