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绿色实践

2016-07-21 08:55李坤
当代贵州 2016年23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贵州文明

李坤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文章。贵州知行合一,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生态文明建设答卷。

初夏时节,赤水河旅游公路慢行线上骑行的游客往来不息。放眼望去,沿线的绿化带上,花繁叶茂、红绿相间,与秀美的自然风光辉映成趣。

“现在体会到,保护好了生态,还真能当饭吃。”习水县土城镇党委书记黄勤说,“为保护赤水河,位于赤水河沿岸的土城‘付出不少,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能建、乱排更不行。如今河岸变美、河水变净,保护给了发展底气,前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像赤水河一样,穿行于贵州大地,山水相依、景美人安的场景随处可见。“绿色发展、知行合一”,贵州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生态文明理念。

懂“绿”彰显生态自觉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后发赶超,既是中央对贵州的殷切期盼,也是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

2013年7月,首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鼓励贵州以生态文明作引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2015年6月18日,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殷殷嘱托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2012年,贵州提出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既提速发展,又保住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蓝天常现,并把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同步小康创建的核心指标之一;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批复《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贵州成为继福建之后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省份。

始终如一的生态实践,让贵州在“十二五”期间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生态“答卷”——

森林覆盖率超过50%;完成营造林2161万亩,治理石漠化827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1万平方公里;淘汰落后产能3080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高于90%;草海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批复;赤水河、乌江、清水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为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借鉴国内外成果推动生态文明实践、打造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以来,贵州连续4年举办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到2013年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

连续多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倡导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理念,已逐渐成为贵州民众的自觉行动。

从2015年开始,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四大班子领导带头上山植树已成惯例。而在民间,也涌现出大批自觉绿化家乡、保护生态的典型。

锦屏县敦寨镇龙池村村民吴子书、龙桃花夫妇从1981年就参与春蕾林场的营造林,积极投身“6年消灭荒山、10年绿化锦屏”的造林热潮;印江自治县高石砍林场,86岁的罗运仙44年造林、护林,林场森林从3000亩扩建至1.2万亩,儿孙多次要接她到山下居住,老人说:“我选择了护林,就要坚守一辈子!”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说,要更加懂得“绿”,更加爱护“绿”,更加自觉地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和“知行合一”的准则,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牢牢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护“绿”体现责任担当

贵州有着良好的生态基础,但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损害后难以恢复。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倍爱“绿”护“绿”,则体现贵州呵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担当。

2015年初,贵州正式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根据计划,到2017年,贵州将完成造林绿化任务916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300万亩,辐射带动1200万亩,古树大树保护率达到100%;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林业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贵州建设由此拉开序幕。

一边是给自然添“绿”,一边则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

位于大方县境内的格里河,是赤水河上游主要支流,曾经因为无人管理,成为一条远近闻名的“臭河”。

2014年,沿河23个村联合成立了格里河流域生态管理专业合作社,把格里河流域上游62公里划分为23段,由23名村支书和4名村民担任“河长”。

27位“河长”每天巡查河面,做义务讲解员,宣传生态环境建设理念。每个村庄都在村口显著位置设立保护河流的“村规民约”。两年后,大自然给予格里河慷慨回报:绝迹的鱼虾重新回到河流,清澈的水流引进千家万户。

目前,“河长制”已在全省八大水系全面推行,流域内市、县两级政府相关负责人成为“河长”。

赤水河流域治理过程中,还创造性地推出流域生态补偿、生态红线保护、资源使用管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环境司法保障、污染第三方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整治等12项改革制度,其成功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复制和推广。

在司法制度创新方面,2007年以来,作为全国首家环保法庭的清镇市生态保护法庭在开展环境公益诉讼、探索跨区域集中管辖、推行环保案件“三诉合一”等方面,为全国开展环境案件审判大胆探索,创下多个国内首例。2014年7月1日,《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成为我国第一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铁腕治污,贵州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2015年启动的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和环境执法“六个一律”两项行动,如同两把“利剑”,突出生态红线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两个“问责”,唱响了“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的主旋律。

一条条制度、一项项举措,为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立了一个“立体保障网”。

与此同时,贵州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考核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

2014年10月,贵州对关岭、紫云、赫章等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GDP考核指标,重点对居民收入增长、现代高效农业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状况进行测评,不惟GDP论英雄。

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贵州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路上坚定前行。

用“绿”激活生态经济

在全省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征程中,贵州厚植生态经济优势,将绿水青山不断变成群众存本取息的“绿色银行”,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立足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贵州“五大新兴产业”风生水起。

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贵州抢占先机、谋求突围,引领绿色发展“风向标”。如今,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作为目前全球唯一以大数据为主题的业界高端展会,数博会升格为国家级盛会,大数据产业发展创造全国多个“率先”……贵州用行动证明,大数据产业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自身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现实路径。

在文化旅游方面,“十二五”期间,贵州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3.9%和27%;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015年的9.2%,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表示,贵州将坚持山地旅游战略定位,大力培育“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努力建成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

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立足山地资源禀赋,贵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加快农民增收致富。

贞丰县顶坛片区地处贵州北盘江南岸河谷地带,环境恶劣、土地贫瘠,95%的面积为石旮旯。

因地制宜,种植花椒。如今,顶坛片区花椒种植面积已达6万亩,年产花椒1700余吨,辐射带动周边石漠化较为严重的乡镇种植花椒4万亩,生态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

“十二五”期间,贵州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如生态畜牧、茶叶、蔬菜、精品水果、马铃薯、中药材、核桃、油茶、特色食粮和特色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一些产业逐步在全国占据了一定地位,茶叶、辣椒、火龙果、刺梨、薏苡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马铃薯、中药材居第三位,蓝莓种植居第四位,大鲵存池量居第四位;湄潭翠芽、都匀毛尖、“乌蒙山宝·毕节珍好”一批特产形成品牌,畅销全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贵州用实践证明,只要思路清、路径明、方法对,在加快发展中积极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完全能够实现发展与生态共赢。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贵州文明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对不文明说“不”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文明歌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