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大数据绽放新活力

2016-07-21 08:55谭仕伦
当代贵州 2016年23期
关键词:高新区贵阳创客

谭仕伦

贵阳国家高新区聚集企业9873家,其中大数据及关联企业1469家,2015年大数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成为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密度最高的区域。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在贵阳国家高新区白鹭湖大数据“创客”公园,盈盈碧海、一角清波的美景,让“创客”们感受到湖天一色、在水一方的惬意。依托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这里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贵阳国家高新区抢抓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展大数据的战略机遇,围绕贵阳市委赋予的“引领大数据技术创新,加快大数据产业集聚,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使命和定位,全力发展大数据产业。

2016年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贵阳国家高新区正式发布《贵阳国家高新区促进大数据技术创新十条政策措施》,区内从事大数据技术研发创新的企业最高可一次性获得500万元的扶持奖励,成为该区建区以来扶持力度最大的科技创新政策。

目前,全区聚集企业9873家,其中大数据及关联企业1469家,2015年大数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成为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密度最高的区域,构成一座大数据“钻石矿”。

这座“钻石矿”拥有“国家级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15块国字号招牌。

此外,这里正在实施“天下创客计划”,已经建成中国西部众创园·启林创客小镇、联合智造、新三线咖啡等10余个线下创客空间,汇聚了390余支创业企业和创客团队,演绎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华彩乐章。

“高新区姓‘高,名‘新,创新是灵魂和最本质的特征,高新区必须高举创新旗帜,全力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新高地、新绿洲。”贵阳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云区委书记杨明晋说。

构建“1+N”

大数据产业新体系

一年来,贵阳国家高新区抓住大数据这一核心,按照“一体四区”的战略定位,突出开放带动区域合作、突出创新创业平台打造、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1+N”大数据产业新体系和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创新型国家高新区。

“1+N”大数据产业新体系,是按照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的思路构建起来的。

核心业态方面,高新翼云、中电高新、翔明科技定制化数据中心顺利建成,拥有服务器3万台。中电高新、高新翼云、翔明科技、力创科技4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试点,翔明科技数据中心被中国数据中心工作组(CDCC)评为2014年度优秀外包数据中心。

关联业态方面,食品安全云、电子商务云等20余朵云在高新区运营;“东方祥云”摘得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云端大奖”;福中达贵阳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贵州贵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电子商务云、家有购物、贵州白酒交易所、贵州黔茶商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100余家电子商务企业快速发展;启动建设占地面积530亩的呼叫山庄。

衍生业态方面,贵阳高新区坚持以大数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大数据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共生。朗玛公司进军大健康产业,开拓了一批新型大健康产品,建成贵阳互联网医院,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一批高端制造业与大数据融合,实现高速发展。“十二五”期末,全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值分别为150亿元、240亿元。

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通过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00家,占全市的46%、全省的26%;通过CMMI认证企业25家,占全省的100%;聚集了全省50%以上的股权投资基金和科技金融机构。谷歌、戴尔、IBM、百度、阿里巴巴、神州数码、工信部电子一所、航天云网、富士康、新浪等一批全球大数据知名企业落户贵阳高新区,“云上贵州,数聚高新”态势日益明显。

增强大数据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贵阳分部发起建设的贵州大数据产业孵化器、贵阳国际大数据创新中心,发起组建的西南大数据产业联盟已落户高新区,进一步夯实了该区大数据技术创新能力。

在贵阳高新区贵阳国际人才城一层大厅,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简称“一站一台”)的接待站就设在这里。“一站一台”致力于促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科技信息平台建设、扶持青年创业、知识产权辅导、技术市场培训以及对外合作等创新服务,为贵阳市众多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搭建沟通平台,引进外部力量,培养与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融汇贵阳与北京等发达地区的科技资源,是“一站一台”的核心功能。2013年组建至今,“一站一台”在贵阳的创新驱动战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贵阳“借北京这艘大船出海”的有效通道。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贵阳分部、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一部一院”。

同时,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建成贵州科学城、贵阳国际人才城等大型科技配套平台;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20个,在孵企业1000余家;集聚研发机构133家、院士16名、“千人计划”专家10名、高层次人才2200多名。

家里的水喝光了,但送水站却下班了;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车,翻遍钱包也找不到零钱……这些我们时常遭遇的“痛点”现在有了解决之道。贵州博大智能终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电子现金微型超市、电子现金水超市等一系列智能终端,只要你拥有一张金融IC卡,在该公司研发的智能终端上轻轻一“拍”,这些“痛点”就能轻松解决。

在贵阳国家高新区,像博大智能一样依靠大数据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发展的企业比比皆是。正是有了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该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悉数面世,其中在“耐热高(超)强韧”铝合金系列新材料方面获批国家专利121项、国际专利优先权保护(PCT)11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产业化居国内领先水平。2015年,园区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6952件,年均增速69.13%,其中专利发明年均增长79.10%,新型实用专利年均增长64.06%。

迎来大数据发展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贵阳国家高新区实现经济发展历史性新跨越的重要机遇期,迎来诸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从全球范围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人类正阔步迈向大数据时代。

从国家层面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贵州建设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向上争取国家重大政策、项目、试点带来便利条件。

从省、市层面看,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计划,全面提升“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贵阳市委明确提出把贵阳建成创新型中心城市,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贵阳高新区建设和发展。

从自身发展看,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京筑合作”成果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大数据先发竞争力为“十三五”时期抢占发展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贵阳国家高新区的规划,到2020年,全区知识创造和孕育创新能力、产业化和规模经济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实现大幅跃升,确保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位中进入前40位、力争进入前30位;建成千亿级开发区,力争在全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综合测评中排名前列。

贵阳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昌祥说,“十三五”期间,贵阳国家高新区将围绕大数据,全力打造贵州大数据城,打造“贵阳大数据特区”“大数据服务新绿洲”,引进、培育10000家大数据企业。

贵阳国家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文章做实做好。目前,贵阳国家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大数据发展上步调急、速度快,形成了先声夺人之势”,继续向着更高远的目标前行。(责任编辑/顾 全)

猜你喜欢
高新区贵阳创客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