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环境监测站 林起传
三明市大田县总面积2294km2,辖8个镇、10个乡,265个行政村和8个居委会,总人口40.2万。改革开放以来,大田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摘取中国高山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之乡、中国洛神茶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县等殊荣,2011—2013年连续三年荣获“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成为八闽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辖区有各类企业1031家,企业具有点多、规模小、入园比例不高等特点,其中重点污染源224家,主要集中在采选、水泥、皮革、造纸等行业。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闽中宝库”之称,但因矿产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被列为全省22个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之一,是重金属污染防治区。
多年来,大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把构筑福建“三江之源”生态屏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建设生态大田为主线,认真贯彻执行新《环保法》,出台一系列环境管理政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和环境污染整治,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总量减排、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等各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2.1 管理理念待更新。受传统理念影响,一提到加强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首先考虑的是要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面对污染源监管和环境问题,信访件查处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运动战、突击战。
2.2 信息应用有待提升。大田县构建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红狮水泥、鹭峰矿业等14家国、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监测数据接入环保局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系统;开发应用了河长、街长、井长、库长、项目等管控平台,对相应行业进行监管;具备了一定的感知监测、信息应用、网络传输等信息化基础,但各个系统互不关联,数据不一致,形成数据孤岛,不能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3 环境监管水平待提高。当前,大田仍处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工业立县”仍然是大田县委、县政府一段时间内坚持的主战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是污染物新增量大幅增长;二是“十三五”期间,减排约束性指标任务进一步加重,国家对污染减排的政策越来越严,环保的尺子越卡越紧,减排的剩余空间和可挖潜力越来越小,在消化增量的同时,持续削减存量,任务艰巨;三是全社会处于环境诉求“高涨期”,环境风险隐患“高危期”、环境违法行为和污染事故“高发期”、环境承载力“高压期”。大田县局部存在的一些突出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整治力度还需加大;一些区域、企业环保措施不力,环境安全隐患较多,不仅会给环保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也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区域环境安全,对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大田县现有在编在岗的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仅有10人,监管力量较为薄弱。
大田县委、县政府为深入贯彻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按照“统一监管、资源共用”的原则,实践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监管新模式。2015年来,投资1200余万元(第一期),建设大田县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联姻“互联网+环保”, 整合监管资源系统,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并逐步实现从人防到技防,事后监管到事前预警转变。
3.1 网格化监管,打造一支尽职的巡逻队。一是人员监管网格。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19个网格,同时整合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人员,每个网格配置相应的县、乡、村网格员进行日常巡查,主动发现问题。二是探头监控网格。采用自动监测、视频监控、空间定位三类技术,适时采集环境质量、污染源、风险源等监管对象的数据信息,构建起环保监管的天罗地网。
3.2 闭环化运行,构筑一个开放的监管平台。指挥中心为全县18个乡镇、1个农场、13个部门安装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开发“大田生态通”,链接河长、街长、项目等易信群,这些终端可以现场采集信息,也是办理任务的工具。环保网格监管员通过手机端定位环境事件发生地点,及时有效处理问题;环境监察巡查执法人员借助装备移动终端,配备移动执法箱,进行执法记录、摄像取证、现场笔录等;各裁判长应用手机端查看有关信息,下达工作指令;指挥中心收集、汇总有关信息,调度处置环境事件。
3.3 精准化调度,塑造一个权威的裁判长。指挥中心是运行、调度的中心枢纽,具备数据展现、环境监控、举报受理、信息研判、指挥调度、绩效评价等六大功能。数据资源中心与乡镇、农场、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通过监控探头、网格员巡查、“12369”举报电话、生态通、县长信箱等方式,及时发现境内的水、气、声、固废、土壤及其他等污染事件,并通过网格所属进行职责定位,转发到事件发生相应网格进行事件处理,实现了“管理对象全覆盖,案件处置在网格”的要求。如果出现疑难案件、重大案件,指挥中心裁判长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处置,协同办理。
3.4 快捷化处置,确保四个“第一时间”
指挥中心是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责任、公众参与大环保格局的大胆探索和有效载体,运行中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1)通过适时监控、现场巡查和公众参与等途径“第一时间”发现生态问题。例如,高才流域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一旦水质出现异常,平台即刻报警,视频会自动上传保存,河段长在手机上就可以收到报警信息;职能部门按业务、乡镇、辖区划分出网格巡查点,按照职责开展巡查,上报发现问题;公众借助“大田生态通”、微信平台、易信群等将拍照图片和位置信息上传。(2)第一时间指挥调度。辖区环境问题受理后,在归档、分类、理清职责的基础上,即时分派任务。(3)第一时间分类处置。中心派发任务后,网格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按规范化、模板化的处理程序查处每个环境问题,确保件件有时限,件件有回应,件件有反馈,真正实现高效、快捷处置。(4)第一时间监督考评。按生态督察机制要求,全过程跟踪、督办、评价各乡镇、各部门的生态环境问题处置情况,办理质量纳入年度考评,并作为干部任期评价、履职追责的依据。
大田县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网格化监管、闭环化运行、精准化调度、快捷化处置”的监管模式,支撑了以问题为导向的交办、处置、考核全过程管理体系,集合了全方位、多元化、宽领域的监督平台,探索了信息化、网格化、精准化的监管途径。
4.1 技术上,助推了网格化监管落地。网格化技术通过上达下沉、调度到人、业务留痕,将生态环境保护现场监管各个环节的链条扣实,闭环监管。
4.2 管理上,实现了纵横互联共享平台。各部门实现了横向协同监管,在统一平台上就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进行了协同办理;乡镇环保网格员运用连通中心的移动终端、“生态通”对网格内生态环境实行监督,动态监管。
4.3 能力上,实现三个倍增。中心启动运用后,环保监管人员扩展到18个乡镇、1个农场、13个部门和265个村,巡查范围覆盖全县各类污染源,监管力量、办理能力、有效监管范围等三个方面均实现倍增。
4.4 效能上,实现了动态化监管。网格环保员把住监管对象和监管问题两个底数,及时更新重点污染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数据,实现监管动态化,助推了五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努力实现“水净、河清、天蓝、地绿、居怡”的生态大田。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发展格局的全方位变革和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政府需要推动监管模式的创新,从顶层上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路线、整合部门资源、优化管理体制,使政府监督管理、问题调查处置、公众参与途径更加贴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形成完整成熟的信息化、网格化、精准化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新模式。
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建设的核心之一在于整合各系统的数据,生态信息数据资源存贮于中心数据库,打破传统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部门、乡镇、村分享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信息从垂直化变成闭环化,实现互联互通共享;政府可以对复杂、多样的生态数据和问题实行智能化管理,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质量,促进决策方式的转变和决策水平的提高。
“互联网+环保”的推进,可以明确县级监督指挥平台、乡镇部门平台和重点污染源平台等三级网格平台的边界、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形成“政府实施、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监管工作格局,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真正做到精准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