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分析及对策*

2016-07-21 05:11王婷
现代防御技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装备管理工作质量

王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6所军事代表室,北京 100854)



综合保障性技术

新时期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分析及对策*

王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6所军事代表室,北京100854)

摘要:以现行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现状为研究出发点,针对某新型被动体制雷达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产生的新需求,从质量管理、制度规范、人才培养和综合配套4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的对策,以强化质量管理,严格制度规范,搞好人才培养,完善综合配套,从而提供一种提高新时期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益的方法。

关键词:地空导弹;装备管理;质量管理;制度规范;人才培养;综合配套

0引言

随着多种新型地空导弹装备,尤其是某新型被动体制雷达地空导弹装备的研发,地空导弹装备日趋体系化[1-4]。如何对这些由复杂系统构成的高新技术装备体系进行管理,控制其研发周期、开发成本,发挥出其应有的作战效能,是新时期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5-10]。因此,找出当前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与新型地空导弹装备管理需求之间的差距,寻求一种能够指导新时期地空导弹装备管理的方法,对于提高新型地空导弹装备管理质量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现状

早期的地空导弹装备型号单一,装备研制也是通过外购获得装备成品再仿制的模式进行,无论是装备的研制开发还是使用维护,都容许有一定的误差,管理过程也都依赖于装备管理人员的经验,装备管理工作主要体现为“单台管理”,没有“体系管理”的概念。

目前,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能够自主研制多种型号的地空导弹装备,装备的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在不断提高,装备对经济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研制周期越来越长,研制采购和使用维护费用急剧上升, 装备结构也日趋复杂,逐渐形成高低搭配、远近结合的装备体系。这样,之前针对单一型号发展起来的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方法就逐步不能适应这种体系化的装备管理工作需求[11-16]。

特别是随着某新型被动体制雷达地空导弹装备的立项、研制,由于该型装备是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独创,其装备管理工作都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的,装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都是边学习边研究,人才缺口比较大,人员知识结构也需不断更新,一系列的装备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制度规范也没有现成的资源可供借鉴,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备管理思路来适应新时期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的需要。

2新型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需求

某新型被动体制雷达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等新型装备的诞生,对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图1所示。

图1 新时期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需求Fig.1 Management work requirements of air defense equipment in new era.

具体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一是需要更加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新型地空导弹装备的研制往往都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科研本身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意味着有一定的反复和局部的失败,要有效规避风险,就必须加强质量管理。此外,某些新型装备的研制周期更长,技术含量更高,装备试验成本也更高,必须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战斗力,以协调新型地空导弹装备全寿命周期内的性能、可靠性、研制进度和费用在时间和空间2个方面达到全过程、全方位的平衡,提高管理效益。

二是需要更加严格的制度规范约束。某新型被动体制雷达地空导弹装备的加入,丰富了地空导弹装备的类别。新体制往往要求新制度的约束,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地空导弹装备管理使用、维护保养条例进行修订,以尽可能与新型武器装备匹配,因此,应当尽快制定新型地空导弹装备立项论证、研制开发、作战使用、维护保养等条令条例和各项新时期装备管理工作的法规、制度、规范,使新型地空导弹装备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是需要更加优质的人才资源支撑。新型地空导弹装备的技术含量往往较高,装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就需要不断学习,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新时期装备管理工作的需要。另外,近些年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一些有着丰富技术开发经验的技术骨干逐步流失,迫切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留住人才,使人才与装备同步发展、紧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装备管理的效益。

四是需要更加完善的综合配套保障。现行的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偏向于强调硬件配套设施建设,软性的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工作标准等重视程度不够,而新型地空导弹装备的加入提升了地空导弹装备体系结构的复杂程度,对于“体系管理”的要求更高,必须革新现有装备管理理论,创新装备管理方法,以对新时期装备管理工作总体运筹、科学决策,有效提升我国地空导弹装备体系整体作战能力。

3新时期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对策

新形势下,随着某新型被动体制雷达地空导弹装备的研制、列装,为了适应新的地空导弹装备管理需求,可以从质量管理、制度规范、人才培养和综合配套4个方面改进现有地空导弹装备管理方式,提升地空导弹装备管理水平。

3.1强化质量管理,筑牢装备管理技术根基

3.1.1协作创新,提高质量管理技术水准

通过协作交流、学习探讨的方式确定地空导弹装备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以指导地空导弹装备管理中的立项、研制、使用和改进等全部活动。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综合运用统计分析表法、措施计划表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分层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散布图法等多种工具收集和分析地空导弹装备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用数据说话,实现全过程、全系统、全人员的管控。采用数理统计分析以及仿真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现代质量管理工作方法来控制、预防质量问题,构建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辅助装备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对掌握的装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统计规律,预测其质量发展趋势,通过仿真手段减少实装试验次数,优化试验流程,从技术层面节约管理成本,从而提高地空导弹装备质量管理技术水准。

3.1.2精扣细研,构建质量管理评价标准

通过聘请装备管理领域专家开会研讨的方式,经过多轮“头脑风暴”,确立质量管理评估指标,构建地空导弹装备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权威性,使装备管理人员能够定时、定点、定量地对所属装备进行精确管理,解决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中“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等问题,实现地空导弹装备管理由随意化、粗放型向精细化、精确型的转变。另外,对于这种精细化的质量管理模式,责任要落实到人,定期考评,对于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也要随着新型装备的加入而不断修订,反复迭代,定期更新,以持续适应新时期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的新需要。

3.1.3长期督导,确保质量管理全程受控

通过对新型地空导弹装备立项、论证、研制、试验、使用、维护、退役等装备全寿命周期关键节点的管控,防止任何装备缺陷的产生,避免由于某些微小失误引发整个装备管理链条的“蝴蝶效应”,对于任何错误都要“零容忍”。地空导弹装备管理人员要深入一线,切实掌握装备质量管理的要求、标准,技术保障人员也要对装备全程跟踪、全程保障,不能满足于过得去就行,而是要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保证装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由于管理上的疏忽而引发质量缺陷。

3.2严格制度规范,树立装备管理运行规则

3.2.1完善法规,强化制度规范学习

结合某新型被动体制雷达地空导弹装备实际,深入研究,及时制定、修订装备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修改与新环境、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相关规定,补充急需的缺项法规,把地空导弹装备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均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建立新时期地空导弹装备管理的运行规则。通过集中宣讲、授课辅导、组织讨论交流等方式加强法规制度的宣传力度,通过学习强化地空导弹装备管理人员的法规意识,加深对法规制度的理解和掌握,增强管装爱装、履行职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2奖惩分明,确立制度规范权威

地空导弹装备管理人员、技术开发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要牢固树立爱装管装的理念,把法规制度贯穿到装备全寿命使用管理的各个环节。依据地空导弹装备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规定的职责、内容和分工,严格按照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要求规范地空导弹装备管理秩序,正确处理经常抓与集中抓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有关奖励办法和措施,做到想干的给机会,能干的给岗位,干好的给地位。对取得成果、发现和排除重大故障、做出贡献的尖子人才,要敢于重奖,在调级、调职、住房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逐步实现地空导弹装备管理由人治向法治、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纠治重突击轻经常、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树立法制威信。

3.2.3明确职责,严抓制度规范落实

依据按职务定责任,按职责定权限,按分工定任务的思路,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科学规范的管理秩序。以目标管理为基本方法,以制度形式明确管理者的责、权、利。按照地空导弹装备管理人员、技术开发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在装备管理工作中不同的目标和责任,将任务目标分解到个人,明确各类人员对应的职责和所担负的任务,从而确立责任目标。针对装备特点,明确地空导弹装备管理责任要素,合理区分装备指挥和技术保障“两条线”的管理责任,明确管理人的直接责任、连带责任、分管责任和完全责任,确保责任主体目标明、责任清。加强检查督导,及时发现纠正问题,定期进行责任目标考评及奖惩,逐步完善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四个机制,以竞争促活力,以评价量成绩,以监督抓落实,以激励强干劲,促进风清气正、规范有效的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责任制度形成。

3.3搞好人才培养,夯实装备管理智力基础

3.3.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树立超前培养的理念,按照“人才等装备”的要求,提前培训新装备专业,培训目标要体现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加大管理专业和技术专业的交叉培训,促进管理能力与技术能力的快速融合。根据专业特长、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岗位需求,建立梯次科学、搭配合理、专业优势互补的人才群体结构。理顺培养与使用的关系,按照所学专业对口上岗,坚持学以致用,防止人才流失。盘活人才资源,加强动态管理,通过科学调配、调余补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益,减少人才资源浪费。健全完善人才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年轻装备技术骨干跨系列转行、改任行政职务、调动或转业,突出考评考核的作用,坚持能上能下,打破技术职称终身制。

3.3.2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按照脱产学习与岗位锻炼相结合的方式,畅通人才培养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依托院校、装备研制和新装备列装等,加大选派人才培训的力度,发挥培训完成人员的“种子”和“酵母”作用,带动和培养其他干部,形成“师傅带徒弟、尖子带群体”的浓厚氛围。结合重大任务、装备维护、排除故障、科研攻关等实践活动,磨练地空导弹装备管理队伍,使装备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稳步提升装备管理能力。

3.3.3优化人才培养环境

注重发挥政策的凝聚和激励作用,把现有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并着眼新的实际,各级领导干部和装备管理人员要深入装备一线,深入到地空导弹装备技术人才队伍中,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积极解决技术干部存在的现实困难,积极为他们干事业铺路搭桥。注重人文关怀,对有才华、有个性的装备技术干部和管理人才要搞好引导,多关心他们。注重改善生活条件,解决好住房、婚恋、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装备技术人才和装备管理人员履职尽责、提高素质的内在动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人装高度融合的地空导弹装备管理新路子。

3.4完善综合配套,提升装备管理综合效益

3.4.1优化配套资源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从改善装备环境、物资存储条件等方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地空导弹装备管理系统建设,建立装备技术档案,提高对装备技术状态的掌控能力,同意规范装备技术标准,包括资源信息采集、物资器材条码、实力统计等,建立规范、配套的装备信息资源制度体系,解决“接口不一致,系统不兼容、信息不共享”等问题,逐步实现装备信息的自动采集,推进地空导弹装备管理由传统经验型管理向现代信息化管理的根本转变。

3.4.2搞好科学统筹

把地空导弹装备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抓,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将主要装备、保障装备纳入一体化管理范畴,按照全员全装和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要求,精心设计和完善装备决策、研制、生产、采购、调配、维修等组织系统,形成要素齐全、上下对应、左右衔接、职能分明、高效运转的“矩阵式管理”。真正做到技术管理与安全管理并举,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并重,平时管理与战时管理并行,促进地空导弹装备管理科学化的全面落实。

3.4.3坚持软硬并举

在地空导弹装备管理中,要克服重硬轻软的思想,既要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要深入进行管理理论研究。根据装备的新特点、新规律、新要求,研究适合新装备管理的科学理论。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提高在研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解决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地空导弹装备管理由“单台管理”向“体系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现代管理”、“由技术管理”向“效益管理”、由“过程管理”向“质量管理”的转变。

4结束语

某新型被动体制雷达地空导弹装备的研制与列装将会给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切实抓好地空导弹装备管理工作中的质量管理,严格制度规范,搞好人才培养,强化综合配套,才能走出一条新时期地空导弹装备管理的新路子,提升装备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鹏飞, 孟庆龙, 张雪胭.我国武器装备管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创新[J].装备学院学报, 2015(1): 10-13.

XU Peng-fei, MENG Qing-long, ZHANG Xue-yan. Research on the Path Dependence and Reformation of China’s Weaponry Management Institutional Change[J]. Journal of Equipment Academy, 2015(1): 10-13.

[2]胡奇.QR码在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 2014(8):125-128.

HU Qi.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QR Code in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J].Computer Engineering & Software, 2014(8): 125-128.

[3]陈伟, 唐金国, 赵路华. 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我军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07(4): 1-5.

CHEN Wei, TANG Jin-guo, ZHAO Lu-hua. 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 Accelerate Good and Quick Development of Our Army’s Weaponry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J]. Journal of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2007(4):1-5.

[4]贾红丽,刘钢,王健.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装备学院学报, 2014(1): 20-23.

JIA Hong-li, LIU Gang, WANG Jian. Actuality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rmy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J]. Journal of Equipment Academy, 2014(1): 20-23.

[5]苏坤洋, 贾红丽, 宋义刚, 等. 系统思考理论在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0(13): 179-180.

SU Kun-yang, JIA Hong-li,SONG Yi-g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System Thinking Theory in the Army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J]. Value Engineering, 2010(13): 179-180.

[6]苏宪程, 唐小丰, 白凤凯, 等.基于熵理论的装备管理组织结构优化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 2014(6): 38-42.

SU Xian-cheng, TANG Xiao-feng, BAI Feng-kai, et al. Research on Weapon Equipment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Optimization Based on Entropy Theory[J]. Journal of Equipment Academy, 2014(6): 38-42.

[7]叶术青,古平,李秀春,等.信息技术影响装备管理的作用机理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1(2):1-4.

YE Shu-qing, GU Ping, LI Xiu-chun, et al.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of Information Technique on Equipment Management[J]. Fire Control and Command Control, 2011(2):1-4.

[8]冀松娅, 苏坤洋, 贾红丽, 等.基于系统思考的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10):150-153.

JI Song-ya, SU Kun-yang, JIA Hong-li, et al. Study on the Army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System Thinking[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1(10):150-153.

[9]吕文奇, 李相良, 王敦士.规范秩序强化装备管理问题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 2014(2): 10-13.

LÜ Wen-qi, LI Xiang-liang, WANG Dun-shi. Research on Intensify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by Normalizing Order[J]. Journal of Equipment Academy, 2014(2): 10-13.

[10]高超.基于模糊层次法的装备管理工作绩效综合评价[J].舰船电子工程, 2014(8): 135-137.

GAO Chao. Equipment Management Wor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Fuzzy AHP[J].Ship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4(8):135-137.

[11]李冲, 刘争元, 陈海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武器装备管理与应用探析[J].物联网技术, 2011(9):35-37.

LI Chong, LIU Zheng-yuan, CHEN Hai-yong.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Based on Internet of Tings[J].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ies, 2011(9): 35-37.

[12]王自成, 陈炳福.中、美军装备管理比较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08(2): 72-76.

WANG Zi-cheng, CHEN Bing-fu.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J]. Moder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2008(2):72-76.

[13]陆凡,刘文超.加强部队装备管理创新的思考[J].兵工自动化, 2010(12): 34-37.

LU Fan, LIU Wen-chao. Thinking on Strengthening Army Equipm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J]. Ordance Industry Automation, 2010(12): 34-37.

[14]孟庆龙,张雪胭,徐鹏飞.推进装备管理问责制的思考[J].装备学院学报, 2014(2): 6-9.

MENG Qing-long, ZHANG Xue-yan, XU Peng-fei. Consideration of Improv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Accusatorial System[J]. Journal of Equipment Academy, 2014(2): 6-9.

[15]杨帆,花兴来,陈昌孝,等.基于熵理论的装备管理体系组织结构评价[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7(4): 241-243.

YANG Fan, HUA Xing-lai, CHEN Chang-xiao,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Structures Based on Entropy Theory[J]. Journal of Air Force Radar Academy, 2007(4): 241-243.

[16]贾红丽,苏坤洋,刘爱珍, 等.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动态反馈复杂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1(2): 197-201.

JIA Hong-li, SU Kun-yang, LIU Ai-zhen, et al. Feedback Complexity of Army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1(2): 197-201.

Analysis and Methods of Air Defense Equipment Management in New Period

WANG Ting

(The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the PLA in the Institute 206 of the 2nd Research Academy of CASIC, Beijing 100854, 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present air defense equipment management as background and aiming at new management work requirements of a new type of air defense equipment with the passive radar, the methods of air defense equipment management in new period are proposed in terms of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rules,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omprehensive matching, which can strengthen quality management, enforce work rules, improve personnel training and optimize comprehensive matching.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work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ir defense equipment in new era.

Key words:air defense missile; equipment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work rules;personnel training;comprehensive matching

*收稿日期:2015-08-18;修回日期:2015-12-10

作者简介:王婷(1988-),女,辽宁丹东人。工程师,学士,从事地空导弹研究。

通信地址:100854北京市永定路52号142信箱208分箱空军代表室E-mail:zhiyan891121@163.com

doi:10.3969/j.issn.1009-086x.2016.02.031

中图分类号:E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86X(2016)-02-0197-06

猜你喜欢
装备管理工作质量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质量”知识巩固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防晒装备折起来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