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增强
[摘要]爱玛一生都在幻想美好的爱情,甚至婚后频繁红杏出墙。爱玛的本能欲望即力比多是其一切行为的真正动力。本我挣脱了自我和超我的压抑后,爱玛背叛丈夫,没有去寻求爱欲升华的途径,最终被禁锢在心灵的炼狱。
[关键词]力比多;自我;本我;超我;升华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18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85[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犹如绚丽的浪花般的爱情故事扣人心弦,历久弥新。我们都渴望真爱,就像童话里王子和公主一样幸福地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爱玛是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亦是如此,她寻找梦想的幸福的火焰一直在内心燃烧,不曾熄灭。正是爱玛这样强烈的本能欲望(力比多)驱使其本我这匹野马挣脱牢笼,不可驾驭,她总是处于自我幻想中,最终导致自己无法走出心灵的炼狱。
一、心灵的炼狱的雏形
爱玛是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十三岁那年,父亲送她去修道院读书,学习贵族的谈吐、举止,接受贵族的思想教育。初进修道院,爱玛全然没有感到沉闷乏味,但是日子一久,她便开始厌倦憋闷的修道院生活。慢慢地爱玛开始如饥似渴地偷看描写心灵骚动、信誓旦旦的爱情小说。就是这些有关两情缱绻的小说燃起了爱玛心中爱的火焰,让她开始梦想美妙的爱情。
19世纪是一平庸而讲究实际和功利的世纪,以药剂师奥梅为代表的所谓自由资产者打着科学的旗号,欺世盗名,无往而不胜。而爱玛有点类似于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不顾真实的现实,完全生活在主观幻想中,在19世纪还在幻想中世纪那种骑士的典雅爱情,“她但愿自己能生活在一座古老的小城堡里,像那些身穿长腰的紧身胸衣的城堡夫人一样,整天待在有三叶饰的尖顶拱门下面,双肘撑着石栏,手托下巴,眺望远处平野上一位骑黑马、戴白翎饰的骑士疾驰而来。”即使修道院的嬷嬷们不厌其烦地教诲爱玛,唯有克制肉体的欲念才能求得灵魂的永福。但是富于幻想的爱玛对教规愈来愈反感,觉得自己与修道院的生活无法相容,甚至变得对修道院很不敬了。父亲送儿女去修道院学习最终是为了女儿可以进入上流社会,同时也让女儿幼小的心灵被神秘的爱情所笼罩住了,也致使爱玛在未来的日子里甚至不恪守妇道,不顾社会道德,盲目地追求刺激和新生活。
不可否认的是爱玛去修道院接受良好的教育,变得头脑聪慧,举止优雅。但是问题就在于受贵族思想熏陶的爱玛的爱情观脱离现实并与她所处的社会的宗教、道德规范、生活准则、法律等格格不入。毋庸置疑,爱玛的所获的价值观念和被灌输的贵族思想为其心灵的炼狱奠定了基石。就这样,爱玛心灵的炼狱也随之出现了。
当然,众所周知福楼拜先生本意并非说爱玛是一个淫娃荡妇,通奸偷情,自食恶果,意在揭示爱玛所处的时代容不得半点对高尚思想的追求,甚至是爱玛对虚无缥缈的幸福的追求,福楼拜先生对爱玛完全是同情、怜悯。
二、被困于心灵的炼狱
爱玛从修道院回到家里,感到心灰意冷,百无聊赖时,乡镇医生夏尔·包法利的出现给爱玛带来新的希望。在爱玛父亲的撮合下,两人喜结连理。憧憬美好爱情和婚姻的爱玛发现丈夫呆板、迟钝,根本就不解风情,甚至幻想自己的丈夫是其他气宇轩昂的男人。偶然的一次侯爵家的豪华舞会让爱玛对贵族的生活羡慕不已。舞会之行可以说是爱玛迈人心灵的炼狱真正的第一步。
爱玛忘却自己只是平民,而渴望贵族的生活与贵族似的爱,她渴望自己置身贵族之间,成为其中的一员。如舞会之后,爱玛每天回忆舞会的场景,浮想联翩,愈看夏尔愈不顺眼,变得脾气暴躁,性格古怪,大病一场,夏尔以为她是水土不服,实际上是心病,就是爱玛不满现实的婚姻,幻想虚幻的爱情生活。
正是爱玛这样的渴望使她遇到了两个将其带人心灵的炼狱的“魔鬼”,一个是年轻的英俊小伙名叫莱昂,在当地公证人事务所当书记员,另一个人是附近的庄园主罗多尔夫。爱玛先遇到莱昂,此时,已经身为人母的爱玛,并没有因为女儿到来而阻止她对莱昂的爱恋,甚至滋生通奸的欲念。莱昂的离开让爱玛心中的欲念愈是难以按捺住。恰在这个时候,罗多尔夫的花言巧语让爱玛看到爱情的希望,顺从地做了他的情妇。爱玛不但没有感到羞愧,反而觉得自己终于企盼到了爱情的欢乐,爱玛堕入了心灵的炼狱。“她反复在心里说,‘我终于有情人了!这个念头使她欣喜异常,就好比回到了情窦初开的年岁。”痴狂的爱玛自以为找到了真爱,请求罗多尔夫带她私奔时,却被逢场作戏,玩弄感情的罗多尔夫抛弃。
爱玛与莱昂的二度相逢令她完全无法自拔,飞蛾扑火。一别三载又重逢,二人旧情复燃,很快沉湎于爱情的快乐中。爱玛把二人幽会的旅馆当成了真正的家,好像她和莱昂才是真正的夫妻。爱玛被彻底困在心灵的炼狱里,无法自拔。虚幻的爱情让爱玛完全失去理性,她背着丈夫借高利贷以满足她和情夫的花销。债台高筑的爱玛被债主逼债时,陷入了困境,即使在此时,她还没有觉醒,依然梦幻般地活在心灵的炼狱里,竟然还天真地相信情人莱昂会帮她渡过难关。在莱昂消失后,爱玛还在幻想着对幸福的追求。“私情在心中燃起的浴火烧得她喘不过气来……而后她仰望着星空,企盼有个白马王子来跟自己相爱。她想念莱昂。这会儿,为了一次让她心满意足的幽会,她甘愿付出任何代价。”可怜又可恨的爱玛就这样被禁锢在心灵的炼狱中。
三、爱玛的“力比多”分析
“爱洛斯是人格生成之源。大江东去,奔腾至海,总有滥觞之处;风筝飘飞,扶摇人云端,还有执线之手。爱洛斯便是滥觞,便是风筝手……它是人格舞台上最活跃的演员,既唱红脸,又唱花脸,把一台戏弄的有声有色。”本我的核心是性本能,性本能与爱洛斯是可以画等号的“力比多和饥饿相同,是一种力量,本能一这里是性的本能,饥饿时则为营养本能一即借这个力量以完成其目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力比多(libido)”理论。弗氏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它是一种力量,表现为性冲动,被压抑包裹在潜意识中成为性力或心理能量,决定人的行为。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真正的原动力;它是一切行为的动机,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这种本能驱使人寻求快乐,特别是性快乐。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被弗氏称为“力比多”。
力比多必须以各种方式释放出来,因为它的增加会导致焦虑,力比多倾向于维持在一种令人舒适的紧张水平。自我经常采取以社会可接受的目标和方式来代替性欲的满足由于超我的约束。“力比多可以通过做梦等方式间接表现出来也会升华到各种物质和文化的创造活动中去……自我的冲动冲破压抑,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或形式得到充分满足和表现,这是弗洛伊德的性欲升华说。”
本我、自我和超我,形成了弗洛伊德的系统的人格理论。“本我以追求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为目的……本我按照快乐的原则行事”少女爱玛在修道院学习期间,偷读爱情小说,并开始梦想妙不可言的爱情,这是性欲原动力力比多的驱动作用的体现,她所渴望的也就是她本能的需求。“与本我相反,自我奉行唯实原则,唯实原则的目的,就是推迟本我的冲动性行为,一直推迟到那些能满足本我需求的对象直至被发现或产生的时刻。”所以按自我的要求,爱玛束缚着本我,而未让本我这匹野马挣脱牢笼。换言之爱玛的自我协调了本我和现实的冲突,否则作为少女的爱玛就会遭受痛苦的经历。超我,是人格结构中道德和良心的代表,对本我的管束和压抑更加严格甚至苛刻。
在爱玛的婚姻中,她没有得到她所渴望的爱情,她不满意自己的婚姻,此时爱玛的力比多又在蠢蠢欲动驱动着爱玛寻求新的爱情生活,幻想她的理想中的男人。“她心想,倘若当初一切都换个样子,不知她会不会碰上另一男人……反正,不管是谁,都不会是眼前这位的模样。他想必既英俊,又潇洒……”但是爱玛所处的社会的宗教、道德等逐步形成严格的超我,超我要求爱玛必须努力压抑自己,安守本分,一辈子和夏尔守护这份婚姻。当爱玛遇到莱昂和罗多尔夫后,再次在力比多的作用下,爱玛不再顾及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那个超我的管束,于是爱玛的本我这匹野马再也无法受到自我的驾驭而挣脱了自我和超我的压抑,爱玛迷失了自我和超我后,义无反顾寻求快乐,与情人相爱、通奸。
简言之,爱玛对爱的欲望和幻想都是爱玛性欲冲动即力比多的具体体现,通过越轨行为,爱玛满足了自己压抑多年的生物性本能需求。换言之,爱玛的本我按照快乐的原则行事,其欲望、幻想终究转化为性欲冲动(力比多)得以实现,满足爱玛本我中对性爱与被爱的强烈需求。
爱玛的问题还在于她没有把自己的力比多升华,也就是没能把本能冲动、欲望转向崇高的目标或方向和对象。在第一次和莱昂分手后,还未曾意识到力比多的升华途径有很多,以至于力比多驱动爱玛盲目寻求虚幻的爱情。在这种情况下,爱玛的自我不能调和本我与超我的矛盾,遵循的不是现实原则而依然是快乐原则。如果爱玛可以将本能的释放推迟到了真正需要的对象被发现或产生出来为止,从而平衡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对外界做种种心理防御,其力比多势必得到升华。霍桑作品《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违背世俗法律规定与丁梅丝代尔相爱后,她把相爱时的那种力比多升华转变为对众人、社会、生活的信念和热爱。而爱玛未能做到这一点,注定她无法走出心灵的炼狱。“人毕竟是人,人总是要冲破桎梏,总是超越障碍,总是走向明天,走向彼岸,走向更高的境界。靠什么走出心灵的炼狱?靠“升华”。”弗洛伊德的爱欲升华学说的实质是将原始的冲动转向更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中去,弗氏曾指出达·芬奇的很多艺术作品,比如《蒙娜丽莎》,都是达·芬奇的性欲转移到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四、结语
爱玛,包法利·夏尔的夫人,一生都受力比多的驱动,追逐理想的爱情,甚至不顾丈夫和女儿与情人幽会,而她也为每次的欢快爱情付出了代价。爱玛未能明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没去寻求爱欲升华的途径,爱玛终究被困于心灵炼狱之中而不能浴火重生。
(责任编辑: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