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青年接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动因及引领

2016-07-20 08:55谭丙华李清津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引领动因

谭丙华 李清津

[摘要]社会思潮从生成、发展、成熟到形成高潮的过程实质是社会思潮不断被传播扩散和同步接受的过程。从接受的视角,新时期青年接受不良社会思潮主要源自:现实性境况的应答;网络化生活的助推;青年期心理的作祟;价值观倾向的摇摆。对青年不良社会思潮的引领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重点把握对象、方式、时机三个方面。

[关键词]社会思潮;动因;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4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21[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社会思潮从生成、发展、成熟到形成高潮的过程实质是社会思潮不断被传播扩散和同步接受的过程。新时期各种社会思潮争相涌动,纷至沓来,“在促进社会文明多元发展和青年群体个性成长的同时,又对青年群体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本文试图从接受的视角,探讨新时期青年接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动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引领之策。

一、高度重视新时期不良社会思潮在青年群体中的涌动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并相互激荡。既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主导社会思潮,也有与此相异、相对的其他社会思潮,使新时期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发展呈现出异常复杂的图景。“中国、西方社会思潮共涌,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社会思潮并存,精英思潮、大众思潮竞现,依附于大众文化之上的社会思潮异军突起”。新时期不良社会思潮以青年群体为先头向其他群体辐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提出严峻挑战。 青年思想是社会发展的先声。在时代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青年群体的思维方式和关注视野发生了深刻变化。“偏重横向观察,忽视纵向观察,偏重微观感受,忽视宏观把握,偏重局部观察,忽视全局判断”。“关注视野从国家大事转向个人生活领域,从抽象理论问题转向具体生活问题,从国家哲学转向生活哲学”。与此相适应,系统化、思辨化、哲理化的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吸引作用逐步降低,碎片化、世俗化、感性化的社会思潮逐步博得青年人的眼球。新时期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紧紧抓住青年群体的特点,披着正义、民主、光鲜的外衣粉墨登场,给新时期青年以强烈的感官刺激,逐渐成为影响青年心理和行为的风向标,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如果不注重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必将会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冲击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因此,加强对社会思潮引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引导青年勇于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要求。

二、准确把握新时期青年接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动因

青年接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动因是指激发和驱使青年认同不良社会思潮的力量系统。其中,新时期青年所处的现实境况和网络媒介作为接受的外在条件,是接受的外动力。青年本身的心理特点和价值取向作为接受的内在遵循,是接受的内动力。二者共同指向接受客体,构成青年接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合动力。

(一)社会因素:现实性境况的应答

社会思潮是社会潮流的一部分。“当它以理论形态出现时,便将社会潜隐的、郁积的冲突与对抗通过传播而引起社会大众强烈的、广泛的共鸣”,从这层意义上讲,社会思潮是现实性境况的回应。正如马克思所言:“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现生活过程”。因此,新时期青年接受社会思潮需要探究其社会性缘由。 1.边缘化处境的挣扎 新时期青年处于社会的边缘:物质资源相对匮乏,没有完全摆脱原生家庭的依附;政治地位普遍偏低,多数被隔离在决策圈层之外;精神文化前卫超前,处于主流社会文化的边缘。青年群体无法撼动成人群体的主导地位,边缘化的社会处境与强烈的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激烈冲突。在主流社会中深陷冲突、挫折、不满的青年迫切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求得理解和认同,当社会思潮对青年群体的现实状况作出理解,对青年群体的利益诉求作出表达,正好切中了青年的内心需求,必然引起青年的追捧。 2.转型期问题的回应 当前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城乡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加剧,青年中的一些人过早地体会了“世态炎凉”。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地沟油、问题奶、毒胶囊,贪污腐败、为富不仁、作威作福等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不断冲击着青年敏感脆弱的神经。转型期青年的不满情绪迫切需要发泄,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回应,各种社会思潮应运而生,自然成为青年竞相追逐的对象。 3.重大敏感事件的诱发 社会思潮常常以社会重大或敏感事件为契机集中爆发。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或敏感事件,如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伤痕文学、潘晓来信、八九风波、苏联解体、法轮功事件、南斯拉夫炸馆事件、中国人世、钓鱼岛事件、美韩黄海军演等等。这些重大或敏感事件发生发展期,也是社会思潮最为活跃、诉求表达最集中、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时期。面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在“重大或敏感事件”上的纷争,青年易受迷惑、鼓动,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轨道,诱发青年接受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

(二)媒介因素:网络化生活的助推

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青年带来快捷、方便、多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载体,促使青年群体与社会思潮之间建立起有形和无形、显性和隐形、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互动关联。

1.网络化生活成为青年的新常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青年群体作为网络用户的主体,几乎达到“无人不网”的状况。互联网在青年群体发展重心从“广泛”向“深入”转换,各项网络应用深刻改变着青年群体传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新常态。青年群体畅游在网络场域,购物、相亲、交友、娱乐,查阅资料、了解咨询、学习知识、发表观点等等,网络几乎达到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境地,吸引着青年群体把生活的目光聚焦网络。 2.网络空间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平台 新时期青年对边缘化的处境和转型期的不满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诸自由、公平、私密的赛博空间,不断评论、转发、散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用以确认自己的存在、地位和价值。这种网络化生活方式在为青年赢得话语权的同时,也以其传播的零时差、零成本、交互性改变社会思潮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为社会思潮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社会思潮自身则以其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现实味道,在网络世界充当“正义使者”和“知心大姐”的角色,给深陷不满、迷茫和困惑中的青年以理解、同情和应答,自然使当代青年产生相见恨晚的快意。

(三)心理因素:青年期心理的作祟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具有现实性和流行性的特征。青年期是人生中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具有求新、求异、求变的特点。因此,社会思潮与青年群体有着天然内在的契合性,当思潮期撞上青年期,必然会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一,寻奇而接受。思潮一般都有时代的新鲜感,尽管很多思潮的理论观点、学说没有超出以往范围,然而由于其提法新颖、标新立异,适应青年对新异刺激的兴趣,使一些青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加以接受。第二,从众而接受。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心理在青年群体中的表现尤为突出。青年中普遍存在赶时髦、图新鲜、追新潮的“趋时”心理和主动接受社会思潮避免被群体隔离的“附众”心理,受此心理的影响,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在青年群体中大行其道。第三,逆反而接受。逆反心理是新时期青年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社会思潮的异向性特征正好与青年的这种心理合拍,能够为青年的反思、反叛提供理论上的支持”。迎合青年的诉求,引起青年的共鸣。

(四)观念因素:价值观倾向的摇摆

价值观念是社会思潮接受与否的内在遵循。由于“青年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容易造成青年价值观倾向的摇摆,成为青年接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因由。 1.经济价值观错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带来经济价值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青年群体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敏感时期,很容易摒弃旧有的价值观念,接受与当前社会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市场经济内在诚信观、契约观和竞争意识等价值观念在青年群体中不断觉醒和发扬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使传统集体主义、奉献精神、诚信观念受到冲击,与此相适应,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思潮大行其道,被部分青年追捧。 2.政治价值观迷失 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政治思潮犹如雨后春笋,喷发而出。政治意识由计划经济条件下政治客体意识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主体意识转变;政治态度由闭关锁国背景下“一元视角”向改革开放背景下“国际视角”转变。由于青年群体社会阅历有限、政治意识、政治态度等尚未定型,青年政治价值观念在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形势下容易迷失方向。一些不良政治思潮,如政治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乘虚而人,被部分青年接受。 3.文化价值观扭曲 新时期青年的文化价值观由过去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确证自己的地位和价值。然而,由于部分青年对自我和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脱离社会寻找自我,出现极端、偏执、错误的倾向。伤痕文学、痞子文学、人道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在青年群体一度引起强烈反响,被部分青年认同。

三、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力引领青年社会思潮

新时期青年接受社会思潮的过程是青年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在接受动力的推动下,以各类媒体为中介系统,认知认同社会思潮并指导自身行为外化的过程。接受过程体现出极强的群体特色和时代气息。对新时期青年社会思潮的引领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重点把握对象、方式、时机三个方面。

(一)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主要体现在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指导力两个方面,现实生活中,多样化社会思潮同主导意识形态的交流交锋,也都是围绕这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在理论和学术领域科学引领青年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说服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和理论只有紧紧抓住青年全体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对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解答,准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确立新的精神和思想制高点,才能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互动中居于主动地位,履行科学引领社会思潮的使命。二是在实践领域科学引领青年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指导力。实践领域是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争锋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中国要不要改革开放、要不要市场经济、要不要私营经济、要不要人世等问题,各种社会思潮都提出了各自的纲领和政策主张,青年群体首当其冲,表现出迷茫徘徊或激进保守。这种情形表明,科学引领青年社会思潮,不仅是理论和学术领域的责任,也是实践领域的重要任务,要在实践领域构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实践理念并努力贯彻践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

(二)引领对象:把“引领青年精英圈层”与“引领青年大众圈层”相结合

社会思潮一般首先与青年群体确立双向互动、双向建构的关系。就青年群体而言,可分为“精英圈层”和“大众圈层”。由于“精英圈层”本身的特点和地位,社会思潮的接受顺序一般遵循从“精英圈层”到“大众圈层”的过渡。引领过程要注意区别对待、分类引领。一方面,青年精英圈层是感受最敏锐、思想最解放的社会群体,是社会思潮的发动者、推动者与反对者、批判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社会思潮的存在和发展状况。对于青年精英群体,引领过程中可以重点采取理论宣传、学术研讨等理论形式进行,突出深刻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青年大众圈层是青年群体中的主体受众,是社会思潮的追随者。离开这一庞大群体的支持,社会思潮也就不可能在青年群体中形成“思潮”。对于青年大众群体,引领过程中要在内容上体现大众性,在语言表达上突出通俗性,可以采取电影电视、评书戏剧等现实形式进行,突出情节性和冲击力。

(三)引领方式:把“显性引导”与“隐性引导”相结合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当代社会思潮认真研究、主动回应,把“显性引导”与“隐形渗透”结合起来。一方面,显性引导提高青年对社会思潮的辨识力。基于个体差异性,青年对社会思潮的接受源自不同原因。然而,青年对社会思潮的辨识能力始终是其自觉规避社会思潮负面影响的内在依据。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引导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正确鉴别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样态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隐形引导重视对社会思潮引领的网络化。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便捷,贴吧、论坛、微博、微信、人人网、电子邮件、QQ等等,都成为思潮信息传播的媒介,青年群体在畅游在网络世界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受到某种思潮的影响。社会思潮在网络场域的隐形传播迫切要求加强社会思潮的网络化引领,建立引领的网络队伍,开辟引领的网络平台。重视总结网络引领的规律,积极弘扬进步思潮,坚决抵制落后思潮,形成网络空间正面引导的舆论强势。

(四)引领时机:把“日常生活化引领”与“重大敏感事件引导”相结合

社会思潮与青年群体的互动渗透体现为“社会思潮化青年”和“青年化社会思潮”两个方面,即社会思潮在不断改变青年群体认知方式、情感状态、价值结构的同时青年群体也在不断塑造建构自己所理解的社会思潮。两者的互动渗透在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中缓慢推进并以重大敏感事件为契机集中爆发,因此,引领青年社会思潮要把握好时机,把“日常生活化引领”与“重大敏感事件引导”相结合。一方面,日常生活化引领贴近青年实际。社会思潮对青年群体的影响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引领社会思潮,要贴近青年群体的生活实际和现实利益诉求,形成青年特色、青年风格、青年气派的话语体系,确保引领实效。另一方面,重大敏感事件的引导重视解疑释惑。重大敏感事件的出现往往会引发各种社会思潮的纷争,对青年群体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提出挑战。纷争的本源主要基于立场不同而对事件本质的模糊认识和被敌对势力的恶意利用。因此,引导过程中要积极对青年群体解疑释惑,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以保持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引领动因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