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美珠
【摘要】方案制定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种课型。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是每一个主题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是活动实施阶段的线路图。教师的有效指导是方案制定课有效实施的核心。教师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给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注意扶放结合,从粗到细,导而有度,引导学生在经历方案制定的各个环节的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学会制定计划、提高规划能力,并使学生从规划活动逐渐走向规划人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实现方案制定课的价值。
【关键词】方案制定 有效 指导 规划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57-01
方案制定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种课型。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是每一个主题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是活动实施阶段的线路图。但是在方案制定课上,我们不难看到“完全放手”、“包办代替”等指导不当的问题与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制定方案基本技能的掌握,也会影响后面活动的有效开展。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郭元祥教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如果只讲开放、没有规范;只讲体验、没有建构;只讲学生自主实践、没有教师有效指导;只讲经历过程、没有目标达成,可能都是不利于课程实施的有效性[1]。可见,教师的有效指导是方案制定课有效实施的核心。下面我就从方案制定课的一般流程谈谈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情趣先导,诱发动机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兴趣会直接影响方案制定的效果。教师可通过“做事没计划,盲人骑害马”、“一份具体可行的方案是活动成功的关键”等富有启发性的名言警句,让孩子们认识到方案制定的重要性。还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来诱发动机,调动学生制定方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执教《我的市场我策划》活动中,我通过课件播放上届跳蚤市场的照片,将孩子们再次带入跳蚤市场热闹、快乐的场景中,最后定格在一张摊点生意冷清的照片上,这时孩子们的视角都聚焦到了“为什么这些摊点生意冷清”的问题上来,经过讨论大家一致提出为了在本届跳蚤市场上生意红火,应该制定一份具体的活动方案,特别要好好策划一下促销活动。可见教师创设的情境已有效地诱发了学生制定方案的动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扶放结合,指明方向
有动机还得有方向。对于小学生来说制定活动方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方向,允许有一个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中年段,主要以“扶”为主,可以提供一些成功的范例给学生参考,通过阅读、质疑、讨论、讲解等环节,初步了解方案构成的基本要素和要求,为创造性地制定方案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到高年级,孩子们对活动方案的制定比较熟悉后,就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制定方案,以“放”为主,扶放结合。
教师要注意正确处理扶放的关系。但是综合实践不同领域的活动要制定的方案的基本要素也不尽相同。如果是研究性学习领域的活动方案则一般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期的困难和解决方法、预计成果形式等要素。老师要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指导学生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自主策划,初定方案
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确定后,老师应把制定方案的权力还给学生,留足时间,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自主策划,对方案中各要素进行一一细化,让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在自由的思维空间里,在讨论,甚至争论中达成共识。如:XX小组在制定“零用钱小调查”活动方案中,既讨论确定出具体的“调查内容”,如:同学的零用钱是哪里来的?同学每个星期的零用钱大约有多少?同学一般怎样使用零用钱……也对“活动步骤”进行了详细安排:①确定调查对象;②设计调查问卷;③开展调查活动;④统计分析调查结果;⑤撰写调查报告;⑥进行成果汇报……这样经过细化的活动方案才能真正起到规划活动的作用。也许他们制定的方案不够完善,甚至漏洞百出,但这种现象才是一种能力提高与技巧生成的自然过程。
在这一环节,教师不能干涉太多,也不要只当个旁观者,而应深入各小组中去,及时给予帮助和评价,如发现有的主题没人选择,而有的主题多个小组选择,要及时引导调整,以避免研究内容的局限性;发现有的组长组织有序、组员能积极发表意见,可及时奖励“合作性”,并点出亮点之处鼓励其他组学习。在巡视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发现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后面展示评议的重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作为指导者、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
四、从粗到细,完善方案
学生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由于自身阅历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很容易出现考虑不全面、线条太粗的现象,因此开展班级交流论证,修订活动方案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组初定方案后,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在班里展示交流,引导对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具体性进行评议。教师要注意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在制定“包饺子活动方案”时,我发现有几个小组材料与工具的分工不合理,于是我引导对各组的分工情况进行评议。“我发现他们组很会利用家庭资源,如XX同学家里是在开饭馆的,就由他提供一次性餐具;XX同学家里是卖沙县小吃的,就负责准备饺子皮……”对于善于发现优点的同学我给予了“评价星”的肯定;“我发现他们组材料和工具只有两个人负责,这样不合理。”当孩子提出这个意见后,我没有简单指出这组的不足,而是请他们小组来解释解释,原来他们组有些成员不愿带东西。“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我把这个难题抛回给了孩子们,大家纷纷出谋献策。在一阵热烈的交流中,孩子们总结出了合理分工的不少经验,如:要根据能力和兴趣来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组长要耐心倾听组员的意见,集思广益;组员要有主人翁意识,积极配合。可见,虽然方案的初稿有很多的不足,但在全班的交流中,学生通过倾听、评议,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学生规划活动的思考过程逐渐从表面、粗浅走向深入和周密,使方案真正起到规划整个活动的作用。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方案制定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结论,不能仅用传授式的方式来“告知”学生。教师要根据活动的需要,结合学情灵活地选择指导策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经历制定方案的各个环节的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学会制定计划、提高规划能力,并使学生从规划活动逐渐走向规划人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课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