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周仰之回忆周立波:他在上海拿到第一笔稿费

2016-07-20 03:49董岩
北广人物 2016年17期
关键词:周立波山乡大洋

写下了《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巨作的著名作家周立波,最初是在上海走上了写作道路。他当年是在《申报》发表了一篇小文,得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四个大洋,从此结缘写作。

写下了《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巨作的著名作家周立波,最初是在上海走上了写作道路。近日,周立波的孙女、旅美华人作家周仰之携纪实作品《斯人已远》来到张爱玲故居楼下的“千彩书坊”,带读者重温1930年代至1970年代的国民生活,讲述那些行将消逝于历史烟尘的时代故事,而其祖父周立波的故事自然是她最绕不开的话题。据她披露,当年祖父正是在《申报》发表了一篇小文,得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四个大洋,从此结缘写作。

一部《暴风骤雨》写了6年

已在美国生活二十多年的周仰之,在少年时代曾有幸和祖父有过一段朝夕相伴的日子。但学工科出身并一直在硅谷工作的周仰之,之前却没有想过要动笔写下这一切。直至40多岁时,当她说过多次的一个关于祖父的玩笑,在被不断讲述后,终于有人鼓动她,应该写一写她这位著名的作家祖父。

于是这位工科生拿起了笔,先后写下了纪实作品《人间事都付与流风:我的祖父周立波》、《梦思故国静听箫》以及《斯人已远》。

在周仰之看来,祖父周立波是个很认真的作家,因为在他写作的那个年代,社会上有很多人并不认识字,所以他们那一辈的作家,对文字非常讲究,一部《暴风骤雨》写了整整6年,《山乡巨变》写了3年。

曾在1973年陪着祖父在五七千校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周仰之说,在生活中,祖父是个特别有趣的人。在那祖孙俩朝夕相伴并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两人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聊天,祖父常常会训练她如何观察人物关系,而有关自己年轻时代在上海的奋斗故事更是他一直向孙女津津乐道的。初到上海时试过各种职业

周仰之说,当年祖父初到上海时,并不知道要靠什么养活自己,但积极地寻找方向。“他报考过店员、跑街的——就是现在的业务员、瓷器工人,还有别的什么奇怪的职业,都没有被录取。更夸张的是他还去考过电影演员,当然也没录取。”

除了跌跌撞撞地摸人生的方向之外,周立波当时还与身边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在上海玩了个痛快。没有钱也是可以玩的,周仰之说,祖父告诉她,“口袋里只有一毛钱就去最拥挤的上海九曲桥,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反正也不在乎扒手,看到别的人因为怕扒手而躲来闪去倒也是一乐”。此外,他们还学会了上海人的“人要衣装马要鞍装”的门面功夫,把唯一的一条好长裤叠好压在枕头下,第二天出门就像模像样了。虽然口袋里没有几毛钱,但站出来还是很神气的。路上遇到有名的人,祖父他们也会指指点点。有一次他们还在路上看见了鲁迅。鲁迅先生当时颇有名,正搬家,抽着烟斗跟在搬家的板车后面压阵。好奇的周立波和刘姓表弟直跟了好几条街。周仰之回忆,“在五七干校祖父对我提起这段时还自嘲了一番:说我反鲁迅,我当时不过小混混一个,鲁迅已是大家,实在是抬举了我”。

“不过,当时祖父有两件事时时挂在心上,一是自己的前途,二是国家的命运。”学历低的周立波原本想跟人学英语,结果对方就扔给他一本厚厚的《莎士比亚全集》,周立波竟然就真的拿本字典背起来,没想到用这种方式学出来的英文,后来竟让他成了翻译家。

最初投稿还用了女性笔名

而周立波的第一次投稿也是在上海期间。“祖父一生都是生活美学家,很能够在各种生活环境中找到趣味,也会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或文字把自己所见所感告诉别人。有一桩买菜的趣事他告诉了朋友还嫌不足,又写了一篇风趣的干字小文,谈被迫早起去菜市的无奈、菜市的活力和市井的趣味。文章写好后他还开玩笑地署了个“小妮”的女性笔名寄给当时在上海刚兴起的副刊。

“文章寄出后,祖父天天追着报纸看发表没有,果然,没有多久就在报上发表了,他非常高兴,但并没有想到还可以有稿费拿。当报社通知他去领稿费时,他没有放在心上,也懒得去领,指使刘姓表弟去。刘不干,祖父就许他,取到的稿费全归他,刘姓表弟方前往领取稿费。”

刘表弟领到稿费大吃一嚎,稿费竟有四个大洋之多,当时一般的劳工三四个大洋就是一个月的工钱。刘表弟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吃各种平时想吃而不得的吃食,吃到肚子痛也只花了一个多大洋。回家他交出两个多大洋,祖父把这笔意外之财全部拿出来请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而正是这次发表经过,让周立波慢慢发现了自己的写作才能,并从此走上写作之路。

相关链接:扎根乡土的作家

著名作家周立波,1908年7月3日出生在湖南益阳谢林港镇清溪村。1932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奔赴延安,先后在《解放日报》工作和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写出了一系列文学作品,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

周立波是毛泽东这段著名论断的诸多实践者之一。他在小说中自如地运用以方言为基础的农民语言,使乡土生活小说充满了洞庭湖区农村的诗情画意,为群众深深喜爱。他说:“在农村和工厂,我常常留心倾听一切人的说话,从他们口里,学习和记取生动活泼的语言。方言土语是广泛流传于群众口头的活的语言,如果抛弃不用,会使表现生活的文学作品受到蛮大的损失。”周立波摸索了一套使用方言土语的经验,他在故乡深入生活的十年,自觉深入到农民之中,走进农民日常生活,与农民真诚交朋友,从而成为农民思想感情、理想愿望的代言人。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和《山那面人家》等20多篇短篇小说,之所以被称之为故乡生活小说的作品,其本质性意义就在于以自觉的群众代言人意识,反映人民心声,讴歌新的时代。

从1954年到1965年,周立波大部分时间扎根在他的故乡益阳农村。他是建国后最早,也是时间最长的在自己家乡农村安家落户并担任了基层领导职务、参与具体工作、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作家。据档案史料记载:1954年夏,周立波住在邓石桥乡清溪村;1955年9月至1958年8月,住在桃花仑乡竹山湾村,其中一段时间住在大海塘和瓦窑坡;1961年春,住在邓石桥公社;1962年冬至1963年春,住在邓石桥公社清溪村;1963年秋至1964年,住在迎风桥公社民主二生产队。

董岩据中新网等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立波山乡大洋
冬暖山乡
悬浮屋
山乡的春天
中国画《山乡春早》
揭掉山乡的贫困封印
从波波到涛涛,周立波终于活成了玛丽苏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