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的民主执政观

2016-07-20 05:25姬莹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列宁民主

姬莹

【摘要】列宁提出要想让人民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上来,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于国家公职人员他们没有超越自身为人民服务以外的更高的权力,所以一旦发现他们滥用私权,人民就有权力对其进行罢免。所以这就更要求巩固俄共执政党的地位,并提高党员的称号和作用。

【关键词】列宁 民主 执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5-01

20世纪以后的俄国,沙皇的统治有所缓和,但中央集权的、以君主为核心的统治历史并没有改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当中,沙皇俄国经济上的劣势地位不可避免的使它在军事上也处于弱势,战场上的频频失利,国内严重的饥荒以及无止境的战争动员,这一切使得俄国人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革命的时机即将到来。1917年俄历2月,彼得格勒的工人举行了罢工和示威游行,规模浩大,沙皇命令军队进行武装镇压,但是士兵们痛恨沙皇的暴政,并最终同工人们站在一起推翻了沙皇的统治。最终,1917年俄历10月,列宁领导人民群众和布尔什维克英勇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一、以广泛的民主原则来制约国家的权力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俄共(布)成为执政党,他们手中掌握着无限大的权力,这种执政地位难免会使一些企图升官发财的人进入到执政党内部,利用自己的职权干些苟且之事。同历史上一切剥削政权相比,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是实现劳动人民管理国家的政权。所以必须以广泛的民主原则来制约国家的权力。

第一,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建设是否进步,其衡量的主要标志就是人民参与政治的热情是否提高。要想让人民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上来,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非常必要的。早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就肯定了公开性原则对建立民主政治的益处,并提出了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维埃俄国建立了新政权,列宁认为新政权丝毫没有什么隐私和秘密。这就意味着苏维埃新政权是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权,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公仆”,而广大劳动人民只有充分了解新政权,才能毫不犹豫的、不假思索的支持新政权,这体现了信息公开和人民参与政治的互补关系。

第二,“社会公仆”由人民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撤换。而国家公职人员他们没有超越自身为人民服务以外的更高的权力,所以一旦发现他们滥用私权,人民就有权力对其进行罢免。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社会公仆”思想,认为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权力机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关。

二、努力提高党员的称号和作用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俄共(布)成为执政党,他们手中掌握着无限大的权力,这种执政地位难免会使一些企图升官发财的人进入到执政党内部,利用自己的职权干些苟且之事;而列宁所期待的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迟迟未发生,所以这就更要求巩固俄共执政党的地位,提高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正如他所说:“宁可十个办实事的人不自称为党员(真正办实事的人是不追求头衔的!),也不让一个说空话的人有权利和机会当党员。这样一条原则在我看来是毋庸置辩的……我们的任务是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为此,列宁在会议中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一方面,规定最严格的入党条件和延长各种预备期。为了防止那些野心家和骗子利用党员的称号飞黄腾达,列宁要求必须严格入党条件,要对党员的身份来源做明确规定,要求严把入党介绍人这一关,还要求入党介绍人的党龄要与被介绍人身份相匹配并对入党人负责,同时还要求将预备党员的考察期延长。

另一方面,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觉悟性是头等任务。由于苏维埃俄国的历史现实,其身上难免会有旧社会的痕迹,党内就会出现一些拖拉作风。列宁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列宁在党的十一大中指出:“在国内战争的狂风暴雨的年代里,没有可能对提高普通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文化水平给予足够的注意和提供人力。最近几年内应当进行的正是这一头等重要的任务。”列宁的要求是指要用更多的注意力去提醒党员要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性,同时在这一方面还要给予更多的物力保障支持。

总之,同历史上一切剥削政权相比,苏维埃政权是鼓励劳动人民积极参与政治的政权。而且列宁提出要想让人民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上来,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巩固俄共执政党的地位,必须提高党员的称号和作用。十月革命之后列宁的民主执政观无疑会对当前领导人民主执政思想产生巨大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72.

[2]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2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7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列宁民主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中国式民主
斗鹅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列宁的后代
尼日利亚 民主日
拉美有多少“列宁”?
纪念列宁
再说民主
最后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