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谢家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探析

2016-07-20 06:07:13晔,牟
四川建筑 2016年3期
关键词:景观营造湿地公园内江

周 晔,牟 江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内江谢家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探析

周晔,牟江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文章就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的背景、景观营造、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进行梳理,用专业的理论和专业的知识分析,以了解该公园在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方面的布局与实现方式,从而达到学习与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内江;湿地公园;张大千;景观营造;典型特征;布局与实现

1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的背景及区位分析

1.1背景

湿地、森林与海洋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号称“城市之肺”。它的存在为生物的生存空间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湿地公园纳入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内,它具有自然生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特质。

内江市位于成都和重庆两地之间,是四川省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交通枢纽。在成渝经济带中处于南北交汇、东联西接的重要位置,为四川省内交通流量最大、最具现代水平的主动脉。区位优势十分显著。谢家河湿地公园在内江主城区内,紧邻沱江河。位于城市主干道汉安大道以南,占地面积500多亩(33hm2)。公园周边有商业中心万达广场、内江国际展览中心和隔江相望的圣水寺。

1.2区位分析

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辐射范围(图1)包括多处居住小区、桐梓坝小学、内江师范学院、西林公园及大洲广场。周边用地类型(图2)主要为二类居住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公共绿地及商业金融用地,赋予了公园为居民生活娱乐、教育学习的功能。

图1 辐射范围

图2 周边用地类型

2谢家河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

2.1景观构成

公园分两片区域:一片位于谢家河,一片沿新坝大桥下沱江一线(图3)。两个区域建设连为一体,统称谢家河生态湿地公园。谢家河生态湿地公园主要分为四个区,分别为:主题广场、“甜”文化馆的多功能休闲区域、养生台、观景佳地“太阳岛”。公园的设计秉承“理水、治山” 的理念,整个园区分布有果岭绿地、沱江赋主题广场、景观走廊、亲水步道、水生植物园、健身场、林荫小径等生态景观功能区。

公园由18个景观节点构成,包括一个主入口、三个次入口、瞰湖台、索桥、谢家河广场、摩崖石刻、兰花坡、花河折栈、乡水桥、甜城港湾、晚风台、清溪湿地、白鹭滩、甜文化馆、百草台和清溪广场(图4)。园内的主园路富氧步道和木栈道将各个景观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定的景观廊道和景观序列。

从主入口进入,自然曲折的椭圆形湖泊,岸边以置石和水生植物处理。瞰湖台,顾名思义,“瞰”,从高处往下看,以欣赏湖景及不远处的索桥和谢家河广场。瞰湖台与索桥和谢家河广场形成视线通道,从瞰湖台滆湖相望,可观看到广场的景观和人们的活动。

摩崖石刻景观节点,一幅再现内江历史文化的“立体画卷”呼之欲出。占地面积约2 000m2,景点包括摩崖石刻和石刻广场,摩崖石刻有三大组成部分:内江名人墙、历史纪念墙和内江碑刻。内江名人墙,有张大千、范长江等历史名人。历史纪念墙,有内江儿女在抗战中的突出贡献、内江糖文化历史业绩。内江碑刻,集纳境内价值颇高的石刻、碑刻,如唐建般若寺内的明清题词、凤天寺将军山题碑。

图3 谢家河湿地公园总平面

图4 谢家河湿地公园全景

白鹭滩位于谢家河公园靠近沱江沿岸的东面。此处湿地环境适宜,丰富的水生动植物,有各类鱼、虾、蟹,也是白鹭天然理想的栖息地。来自各方的白鹭纷飞于浅滩中,呈现出“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妙画面。

百草台坐落于谢家河公园的西面,紧邻沱江水岸。此处根据谢家河公园的整体景观布置,在植物的搭配上十分丰富,不仅有草坪、灌木、乔木等绿色植被,更配有多品种的鲜花作为亮点,成为公园内的一处赏花佳处。

2.2地域性设计——场所精神

地域特色是特定区域土地上自然和文化的特色,它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也包括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大地景观[1]。城市湿地公园的地域特色,即城市湿地公园所体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城市湿地公园的富有个性的、并能反映出该城市以及该湿地公园自身个性魅力的独特风格[2]。

世间万物,各尽其用,各自有它的用途和特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一块场地同样具有其特质和地域特点,地域文化、经济、历史、人民、地形、气候等因素赋予了场地独特的氛围和“精神”。诺伯舒兹提及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一个说法。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它的特性和本质。

内江地处巴蜀腹心,依傍悠悠沱江,常被称为“书画之乡”、“文化之乡”。世世代代人才辈出,孔子之师苌弘。世界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都出自内江,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处处彰显内江厚重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浓郁的沱江风情和人文特色。谢家河生态湿地公园充分尊重当地的人文特色,提取各种历史人文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场所的地域特色更加突显。

尤为突出地域性设计的是摩崖石刻(图5)景观节点,再现了内江的历史文化。设计区因地制宜,提取水文化、蜀文化图腾的元素,将各个部分有机结合,寓意文化一脉相承。石刻在突出原始地貌的同时,注入了内江深厚的历史文化,追溯内江历史发源,彰显出内江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谢家河摩崖石刻是内江历史文化的一幅‘立体画卷’,是内江城市精神的载体,也是‘文化内江’新时期又一艺术杰作。”

图5 摩崖石刻

2.3体验性设计——人与场所

空间和场所是城市设计的主题。然而空间的意义及场所精神的塑造,不是靠规划师虚拟创造的,不能脱离人们的感知而独立存在,需要源自体验,通过体验感知在使用者与实际作品之间产生[3]。一个好的设计之所以好,是因为有人的参与,离开了人的使用和体验,那就失去了设计的意义,不能称之为好的设计。优秀的景观设计同样也离不开人的参与,所以充分考虑人与场所的关系极为重要,那就要对人的“体验”如人的感官、行为、情感、叙事进行研究分析,因而设计出适宜的空间形式和场所类型。一个好的空间形式和类型可以对体验的获取起促进作用,吸引人们聚集游玩,积极参与其中。然而,体验性设计对空间的表现和形成也有极大的帮助。

空间的形成主要通过围合和占领的形式,立面设计即竖向设计可通过建(构)筑物、地形、设施小品、植物及水体表现。谢家河湿地公园中通过大量的微地形(图6)设计营造了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封闭空间类型,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心理要求,丰富了人们的行为活动。位于沱江水岸边的一处半开放空间(图7),通过地形的高差变化形成微地形,大部分立面利用芦苇阻隔与该空间外部的视线,小部分点缀些许小乔木与外部空间有一定的渗透,形成一个社交空间,满足人们娱乐和交流活动。

图6 微地形

图7 半开放空间

设计者也综合考虑到各种不同能力人群的使用,使健全人、儿童、老年人、轮椅使用者、视觉残疾人、听觉残疾人,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公园中设计有无障碍通道(图8)以满足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营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2.4生态性设计——人与自然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原有的自然生境和自然景观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硬质铺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续而开始了对“生态”的追求。人们渴望在喧嚣的城市环境中寻得一方净土,放松身心、享受自然。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便是近年来城市公园的新兴类型。它是市民休闲、娱乐和身心再生的重要场所,不仅满足了市民游憩的需求,也更好地发挥健全城市生态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谢家河湿地公园在沿江滩涂挖出许多沟壑与园内建筑相连,江水在其间自由流淌,栽种了大面积的芦苇,其中有马儿杆、海市花(音)、菩苇、芭茅等约十个品种,形成湿地公园特有的生态环境。园内栽种植物200多种,其中包括不少珍稀、名贵树种,如水杉、美国红枫、金桂、银杏和各类花卉。植物上挂有“科普牌”,方便人们教育学习,也增添了市民游园的乐趣。谢家河公园是川南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内江市青少年植物科普基地,是甜城湖沿岸一大重要景观节点和候鸟栖息地。一个湖清岸绿、鸟鸣鱼游、百鸟翔集、绿道穿梭的生态湿地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春季赏花、夏季亲水、秋季看叶、冬季观鸟”城市后花园。

3结束语

谢家河公园的建立保护了内江地域文化,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提升了内江城市环境形象,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同时,它给城市注入新鲜活力,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是人们教育学习的绝佳场所。公园有改善人居环境的生态意义,对内江的水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对于内江整个甜城湖景区来讲,谢家河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布置为整个沱江湿地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描绘了重要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2]黄发祥.中国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塑造[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3][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生态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刘正刚.回归“体验”——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的探索[J].现代园林,2010(12).

[作者简介]周晔,风景园林硕士;牟江,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TU984.181

【文献标志码】B

[定稿日期]2016-03-23

猜你喜欢
景观营造湿地公园内江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四川内江:青花椒成为增收新引擎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内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研究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实践
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的特色表达研究
旧城改造中城市河道的景观营造
现代园艺(2016年9期)2016-07-16 11:25:06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探究
现代园艺(2016年4期)2016-03-24 19:29:39
内江市中区联社:做“小微”金融服务专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