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杰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当代大学生在身高、体重、胸围等体格特征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体能素质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本文对长春市六所高校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认识、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以及耐力素质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的基础体能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基础体能
0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饮食状况与生活环境的优化,当代大学生在体格特征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胸围等。但是体能素质却不如从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这里的体能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本文对长春市六所高校大学生对体能锻炼的意识以及参加体能锻炼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如何培养长春市大学生基础体能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1研究对象
长春市七所高校一、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约4000人。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首先翻阅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其次查阅了《职业体能训练》、《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回顾与展望》、《高校公共体育管理》、《体育与健康指导》、《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等大量著作;最后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数十篇论文及背景材料。
2.2访谈法
通过对长春市六所高校一、二年级的师生的访谈,获得了大量关于本文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3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4000份问卷,其中问卷回收3916份,有效回收率为97.2%;问卷都是通过亲自发放和邮寄的方式进行的。
3调查结果
从调查情况看,认识到体能锻炼的重要性,并且喜欢参加体能锻炼的学生占56.1%;但是,真正爱好体能锻炼的占30.5%;不积极锻炼,不能养成体能锻炼习惯的占13.4%。具有锻炼习惯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80.1%;女生占女生总人数的30.5%。显然,说明男生的锻炼意识、兴趣和参与锻炼活动组织方式比女生强得多。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发现,真正爱好体能锻炼的仅仅占30.5%,且男生多于女生,这与长春市培养大学生基础体能的目标相差甚远。
4影响长春市大学生基础体能培养的因素分析
4.1体力劳动减少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目前能够从事体力劳动的大学生已经很少,即使有少数大学生从事体力劳动,劳动的强度也明显降低,大学生的耐力素质自然下降。
4.2耐力性项目逐渐减少
在学校的课程内容设置上,由于耐力性项目的自身特点,如果在训练中没有新意的话,学生由于训练内容枯燥乏味,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因此,耐力性项目正逐渐减少。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发现,长春市六所高校中,仅有一所高校开设了耐力性项目,其他的高校都以速度、力量等项目为主,耐力性项目锻炼相对较少。
4.3高校的锻炼场地具有局限性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人数逐渐增多,但是与之相配套的体育场馆与体育设施并没有随之而增加。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目前长春市多数高校的体育场地有限,体育设施配备不足,限制了大学生的体能运动。
5长春市大学生基础体能培养策略
5.1培养体能锻炼意识和行为习惯
5.1.1掌握大学生的体能锻炼情况
高校要掌握大学生的体能情况,定期对每个大学生做详细的了解并建立个人身体素质档案,体能情况包括: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与锻炼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体能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同时,根据大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锻炼效果进行跟踪指导,随时制定适合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方案,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通过连续体育运动获得身心快乐和身体机能提高的成就感。
5.1.2有效组织和管理
对于一些不爱体能锻炼和没有形成良好体能锻炼习惯的学生也要进行组织,不能放任不管。可以适当的改变锻炼方式,例如,组织校园内的植树、扫除等。还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例如拔河、花式跳绳等等,这样就能给学生提供一些体力劳动的实践机会,使他们逐渐爱上体能锻炼,并形成良好的体能锻炼习惯。
5.2运动方式要有新意
由于耐力性项目的自身特点:内容简单,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们训练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课程内容的传授方式上要有新意,营造学生参与的氛围,使学生能真正投入体育活动中,既能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又学会了体育运动技能。例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体育运动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以便于达到教学效果;还可以把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相互配合,共同实现体育运动目的和任务,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5.3加强建设体育场地和设施
第一,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体能运动,各个高校的体育场馆应该实行开放政策,且开放的时间和设施也要符合学生的作息时间,让大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第二,运动设施和运动器械也要丰富多样,同时需要对体育场地和设施增加投入,定期的进行维护和保养。
6总结
本文对长春市六所高校大学生对体能锻炼的意识以及参加体能锻炼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如何培养长春市大学生基础体能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