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雪莲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策略
◎房雪莲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国企内部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是国企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可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有利于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然而在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还是暴露了一定问题,有待完善。基于此,本文对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完善策略,以供参考。
不同学者对绩效管理具有不同看法,部分学者认为绩效管理是员工绩效系统,通过制定员工绩效目标,整合相关绩效信息,以提升员工工作绩效,并让企业整体绩效得以提升;还有学者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公司绩效的系统,可将该系统视作团体系统,具有一体化年度管理周期的特征;另有学者结合上述两种观点,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与员工绩效的综合性系统。绩效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员工潜力,促使其绩效提升,并实现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化,促使企业绩效提升。若将企业与员工视作一个整体化的系统,显然第三种管理更能体现出绩效管理的价值,反映出绩效管理的内涵。在国企日常运营过程中,绩效管理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绩效目标设定、分解、考核、绩效跟踪、绩效计划改善等。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活动,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正确导向,有利于促进企业战略实施。另外,绩效管理过程中,可加深对员工的了解,有利于开发员工潜质,使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尽其所长,以此来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促使企业整体绩效提升。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对绩效管理愈来愈重视,并将现代化管理理念与绩效管理充分融合,使绩效管理工作得到了优化,但在部分环节上还是表现了一定问题,具体如下:(1)绩效考核定位模糊。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考核定位属于核心问题,通过考核定位来确定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考核定位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考核的实效。之所以出现绩效考核定位模糊,主要还是因为相关考核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未能与组织长远战略目标关联起来。部分国企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考核,导致考核针对性不强,使之流于形式;还有部分国企将绩效考核仅作为确定员工薪酬的手段,考核定位过于狭隘,制约了绩效考核的真实作用。(2)绩效考核与工作前后未形成有效衔接。部分国企对绩效考核理解不够充分,将绩效考核视作单独性的工作,未将其与其他绩效管理环节关联起来。考核结束后,未进行有效反馈,使得考核结果无法充分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力、物力浪费。(3)重结果而轻过程。国企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过于重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例如,很多国企在绩效考核指标选择时,多选用结果型指标,如将利润、销售额、合格率等作为绩效考核的主体,使之与员工薪酬紧密挂钩,过于功利化,但对于考核指标实现过程、员工实现考核指标的行为是否规范、绩效考核能否促进企业长期经营等问题却未给予重视,忽视了品质指标与过程指标的重要性,这对于国企长远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完善绩效反馈机制。在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绩效反馈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可对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与完善。在绩效考核结束后,相关考核结果应面向全体人员展示,做到透明化、公开化、民主化。完成绩效考核评价后,可适当地进行考核面谈,让员工对自身的业绩情况充分了解。另外,要善于收集员工的建议与意见,以便发掘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之进一步改善。
实施PDCA管理。PDCA(戴明环)又被称为质量环,是管理学中最为常见的模型。PDCA环涵盖了4个部分,即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以上环节形成了一个闭合环,并可不断进行内循环。每实现一次循环后,都可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掘,并予以针对性完善,未解决的问题将纳入到下个循环当中。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可对项目进行持续性完善,让项目质量不断提升。PDCA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要求是相契合的,通过将PDCA理念与绩效管理融合,以促使绩效管理质量持续性提升。
重视人性化管理。国企绩效管理过程中,其主体是人,所以应当遵从“以人为本”,将人性化管理与绩效管理充分结合起来。通过人性化管理,让员工得到尊重、信任,使其获得归属感与价值感,从而实现柔性管理。首先,要动员员工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当中。在企业制定战略目标、绩效标准时,都需要充分考虑员工实际情况,组织管理层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并通过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绩效管理发挥成效。其次,要做好互动工作。通过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将传统的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向员工指派目标时,切不能单纯性的将目标赋予员工,还需要主动询问员工是否能承担目标、实现目标过程中有什么困难、需要获取哪些支持等,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支持。另外,要注重共同发展。绩效管理始终是以发展为导向的。企业的核心动力与竞争力是人员,企业要实现长远战略目标,必须具备人才优势。因此,组织内部需要加强人才管理,协助员工进行合理职业规划,为员工创造培训机会,以不断提升其综合素养,让组织时刻保持竞争优势。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能否取得成效将直接关系到国企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国企日常运营中,必须要重视绩效管理的作用,通过优化制度、改进方法、合理配置资源等促进绩效管理有效实施,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作者单位: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