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婧
摘要: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铁路供电的重要性,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详细阐述了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供用电技术;实践教学;专业改革
一、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企业调研,实地走访校企合作单位,确定本专业的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针对供用电技术专业岗位(群)要求,确定本专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此来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供用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供用电设备安装调试,供用电系统设计、运行、维护、技术改造及工矿企业、民用建筑电气设备和控制设备的运行、检修和管理等工作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二、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1)进一步突出职业岗位针对性。根据专业特点,本专业教师和校企合作单位一起开发符合岗位特点的项目式教材,将工作任务引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的全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在学习中完成项目,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目前,我院供电专业已和多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到企业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到学校上实训课,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3)实现“双证融合”。大力推行“双证书”培养制度,通过建立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鉴定的教学环节,使毕业生不仅取得学历教育毕业证书,还至少获得一项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课程整合优化。根据电力行业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将原有培养模式中《微机继电保护》课程改成了《电力系统远动》,并将《工厂供电》、《电力设备运行与维护》、《变配电二次》课程的学时进行了优化。增大了实训比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主要从事电力网和变配电站电气设备运行、检修、管理及用电检查、电能计量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培养模式的确立。围绕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中心。实现两个突破:突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限;突破原有课程理论授课模式,实施新的课程体系。坚持三个不松懈:计算机训练不松懈、英语训练不松懈、实践操作能力训练不松懈。实现四个扩大:知识面的扩大、适应能力要素的扩大、综合能力的扩大、就业领域扩大。(3)实践教学模式。1)三线实践教学体系。即实验—实习—设计三条线。2)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即职业基础实践—职业技能实践—工程实践三层次。(4)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
四、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1)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良好。近年来该专业的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英语证书、高级维修电工证、高级电力线路工证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毕业生的满意度。2014年2015年曾连续两年以问卷的形式向用人单位及学生本人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将问卷中反映的问题总结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在专业知识的传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同学们和用人单位还是满意的。
结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将进一步以专业教学改革为契机,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不断培养出契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