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廷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45
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把握
韩廷建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45
电视专题片是20世纪诞生于电视艺术中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在电视专题片中,准确的细节把控能力有助于凸显人物个性与故事主题,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着重大推动性。细节叙述的好坏是判定电视专题片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之一,文章在分析电视专题片常见表现手法和细节把握对专题片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探索了强化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细节把握能力的有效措施。
电视专题片;表现手法;细节把握
国内关于电视专题片的研究从电视专题片诞生之际就开始,但是分析近年来的相关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拍摄手法和专题形态上,虽然有部分研究者已经认识到细节把握对专题片质量的重要意义,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使得近年来电视专题片质量的提高受到巨大影响。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对电视专题片中细节把握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剖析,并探索了强化电视专题片细节把握的有效措施,对于电视专题片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唯美化的解读手法
对电视专题片主题的解读决定了整部专题片的审美层次,在实践中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从主题确立、素材收集、观点提出以及结构、风格影调、节奏、音效处理和解说词创作,都要经过较长时间不断地丰富、完善、锤炼、提高,力求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内涵深刻,具有充分的表现能力。以笔者自身工作实践为例,曾创作过一个以《一个工程师的日记》为主题的电视专题片,旨在通过日记的视角来展现电力工程师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其为解决电力系统运行问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该部电视专题片中,笔者在采用解说词加画面表现的基础上注重了叙事的真实性,综合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使得专题片具有富于变化的叙述节奏,从而加深了电视专题片的表达广度。
1.2多样化的画面语言
画面和语言是电视专题片的基本要求,其艺术感染力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组合和画面展示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理论上,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镜头语言要生动丰富,注意色彩的演变和光影效果的变化,然后配合适当的解说词,使得专题片内涵更加丰富细腻。例如,在实践中笔者曾在《电力专家鹏时雄》时并没有直接将镜头对准专题人物,更没有“夜深”“鸡叫三更”等词语来突出其辛劳,而将镜头转向周边的河面,通过河面平静的“入睡”来衬托专题人物的“疲劳”,在保证镜头画面的优美的同时也极大的加深了专题片的艺术感染力,取得了理想中的效果。总而言之,作为一门艺术,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并不是将镜头对准某个人或者某个事件即可的,而是要尽可能的通过多样化的画面语言来展示专题片的文化内涵。
1.3多级化的主题思想
电视专题片和一般的纪录片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即“专题片允许创作者直抒胸臆或是将拍摄意图做出明显的指向,因而在倡导纪实的同时,容纳了说教性内容、适当的‘情景再现’存在的可能。”这也就决定了电视专题片主题思想的多样化。在实践中一部专题片往往在表达创作主题的同时也蕴藏着主创人员的思绪情怀,从而使得电视专题片思想更富于变化性,审美价值更高。例如,电力专题片《家》的主题思想不仅仅是再现了政府为保证农村供电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更展现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环境,暗示了创作人员对农村的认知。主题“家”一语双关,既表现了电力人员为打造农村幸福家庭所付出的努力,也暗示了电力人员服务祖国这一“大家”的伟大情怀。
理论上来说实现电视专题片唯美化的解读、画面语言的多样化组合、主题思想的多层次性即可保证电视专题片的质量,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却常常可以发现很多达到这些要求的电视专题片毫无艺术感染力。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的把握细节,随意的镜头堆砌导致艺术感染力大幅度下降。从某种程度来说,电视专题片的生动性和表现手法、镜头语言的多元化关系并不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细节的正确把握,更有利吸引受众的关注。解说词、镜头画面和音乐是电视专题片的三个基本要素,因此笔者分别从这三个角度对电视专题片的细节把握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作者简介:韩廷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1解说词中的细节把握
语言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合适的语言总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观众的情绪,对于解说词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把握。
首先,是解说词的情境性。好的解说词总是和情景环境相匹配的,例如,在创作表现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艰辛的专题片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情景来展现这一主题,但是在具体的解说词上却需要进行一定的变化,使得主题、画面、情景更加的契合。同样是以月亮作为情景,直接描述月亮的毫无疑问远不如通过将月亮描述成“月亮升起来,吸口气圆圆的,叹口气又弯了腰”在表现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艰辛上更有感染力。
其次,是解说词贴切性,即不同主题的电视专题片需要匹配不同的解说词,例如,描述农村电力整改的专题片解说词要尽可能额“接地气”,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大上”,给予观众虚假之感。
最后,是解说词的暗示性。直接的陈述在内涵上远不如暗示性语言,因此要尽可能的采用暗示性语言,例如在电力系统专题片中常常以“太阳”暗示“电力”、以“足迹”来暗示电力人员的“业绩”、以“清风明月”暗示“生活的清贫”等。
2.2镜头画面的细节把握
好的电视专题片并不是直观的将情节或者人物展现给观众,而是要尽可能通过细节画面的展现来加强电视专题片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描述电力人员年复一年的工作时,并不是将镜头对准电力人员的工作场面,通过解说词来向观众展示,而是将镜头对准时钟,通过时钟一分一秒的流动来从侧面暗示电力人员的工作。对于镜头画面的细节把握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独创性,即在选择镜头画面时一方面要和电视专题片的主题相吻合,比如不能以其它行业的情景来展示电力行业等,另一方面要避免镜头画面的重复性,很多有创意的镜头画面都被其它专题片使用过了,这种情况下要发挥创新能力避免镜头画面的雷同性,避免给观众产生一种抄袭之感,影响艺术感染力。
其次,是镜头画面的生活化,镜头画面要尽可能多的对准普通生活,主要原因就在于普通大众是专题片的主要观众,将普通生活作为镜头画面的主要来源能够更加容易的激发他们的共鸣之情,确保电视专题片产生应有效果。
2.3音乐的细节把握
电视专题片有长有短,在实践中较长的电视专题片往往是多种音乐混合运用,从而产生了较强的共鸣效果,这也是优秀专题片以大型专题片为主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反,较短的专题片往往采用一种音乐贯穿始终,不仅给予观众一种审美疲劳之感,更削弱了专题片的艺术效果。因此,在创作专题片时要根据不同的解说词、不同的镜头画面灵活采用不同的音乐,以此来加强电视专题片的感染力。对此笔者认为电力专题片《热血塑辉煌》中的音乐运用是值得借鉴的,在该部记录片中创作人员不仅针对性的灵活采用各种音乐例如在专题人物专心奋斗工作时采用的激昂向上的音乐等,更从整体上对音乐的平衡进行了准确的把握,从而保证了不会出现上一画面的音乐影响下一画面的表达的现象。
电视专题片细节把握具有真实性与新闻特性统一的特点,对于创作人员来说可谓是一个巨大挑战。很多电视专题片无论是立意、拍摄还是音乐都极具创意,但是却因对细节把握的不到位导致其艺术感染力大幅度下降,无法带动观众的思维与观众产生共鸣,使得电视专题片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在实践中电视专题片创作人员要意识到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不仅仅是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专题内容的真实性和细节把握,每一处细节的把握都能够促使专题片的感染力提高一成,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有效的弥补专题片中的虚构成分,加强专题片的共鸣效果。“细节决定成败”这一定律在电视专题片创作中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1]李显宏.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认识[J].中国报业,2012 (22):88-89.
[2]牛瑞芳.电视专题片的特点及思维方式[J].科学之友,2012(20):125-126.
[3]扎西达娃.电视专题片摄像的创作与编辑意识的重要性[J].新闻研究导刊,2015(19):85.
[4]牛涛.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探析[J].科技传播,2014(18):23,35.
2096-0360(2016)14-0108-02
G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