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的微课程传播机制研究

2016-07-19 01:21闫俊霞薇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401520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传播学课程设计学习者

闫俊霞,陈 薇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1520

传播学视域下的微课程传播机制研究

闫俊霞,陈薇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401520

随着在翻转课堂教学、慕课开发中的广泛应用,微课程作为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新兴信息化资源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从传播学“5W”模式出发,通过分析微课程的传播机制,力图从传播学角度对微课程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

5W;微课程;传播机制;设计原则

1 微课程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随着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蓬勃兴起,“微课程”这一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新兴信息化资源受到广泛关注。关于“微课程”的概念,目前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英国纳皮尔大学T. P. 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 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等。我国的微课程实践与研究者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即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任务而开展的一切教与学的活动[1]。笔者认为,微课程主要是指在“大数据时代”,为满足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诉求,针对特定学科的单元内容和活动,而设计与开发的微型课程化产物。

2 基于传播学“5W”模式的微课程传播机制解析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拉斯韦尔(H.Lasswell)在《传播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经典的传播模式——“5W”结构模型: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2]。微课程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兴的、发展势头强劲的学习传播现象,也同样遵循着基本的信息传播规律,由此我们可以沿着微课程的基本传播过程:传播者(控制分析)→讯息(内容分析)→媒介(渠道分析)→受众(受众分析)→效果(效果分析),对微课程的传播机制进行解析。

2.1微课程传播者分析

微课程传播者主要是指发布微课程的教育机构、技术人员、设计开发者以及主讲教师等。他们作为微课程的传播主体不仅决定着微课程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传播范围,而且微课程传播源的权威性、可信性、教学设计能力、教育技术策略等也将对微课程的受众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抛开微课程传播中的其他因素不管,就微课程传播者本身来说,他们需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使受众相信和听从的力量、威望、地位的特质)、可信性(使受众承认和信赖的特质)、接近性(了解受众阅读习惯,能使其产生“自己人”的共鸣)、熟知性(知名度大,能使受众产生“熟人”印象)和悦目性(视频课程内容短小精悍易于接受),只有凭借丰富多样的教学经验、详尽完备的教育理论、熟练灵活的传播技巧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传播中,使受众的态度、行为和情感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

2.2微课程传播受众分析

微课程的传播受众,就是微课程的教学对象,它涵盖了微课程传播中所有的学习信息接受群体,即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所有客户端目标人群。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视频相比而言,不但注重教师的“教”,而且也注重学生的“学”,采取的是一对多的发散型网络传播模式[3]。

微课程的受众依据其浏览课程的不同目的,可以分为积极选择型和随意旁观型;依据其对待课程学习的不同方式,又可以分为纯粹学习型和介质中转型。积极选择型微课程受众,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主动地选取某些在线学习内容,帮助其实现某种目标,如教师为获得职称评定而主动进行公需课在线学习等。随意旁观型则是偶然接触到微课程内容,他们并没有预先形成接受期待、接受定向和接受需要。纯粹学习型是指他们学习微课只是为了个人提升或完成学习任务,并不做“二次传播”。介质中转型,是指介于微课传播源与纯粹学习型受众之间的一些人,如教育培训机构、教育服务网站等,他们是微课传播的中转站,具有“双重”的身份,既亲自上传微课学习视频,也转载别家的微课学习资源。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活动理论视角下高职房地产经纪微课程设计与应用”(项目编号:153290)。

作者简介:闫俊霞,讲师,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

陈薇,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研究。

2.3微课程传播内容分析

微课程主要是指以微教学视频为核心,采取PPT式微课程、讲授式微课程、情景剧式微课程的制作形式,主要教学内容涵盖“教学设计”“课件资源”“练习测试”“教学反思”“评价反馈”等,从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紧密的教学实践过程。考虑到受众的注意力特点,微课程视频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且教学目标应该简单、明确,教学内容应短小精悍,知识点应高度概括凝练。

微课程依据其传播内容时长可分为小粒度资源和大粒度资源。小粒度资源可适用于讲授概览性知识内容、常识性小知识、问题解决和技能共享类知识等,有利于学习者通过自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学习。大粒度资源通常是知识结构性较强、知识粒度较大的内容,例如课程学习单元的内容等,此类资源是内容容量较大的知识点,具有全面的教学设计,包含情境导入、问题提出、案例分析等[4]。

2.4微课程传播渠道分析

“微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微时代学习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资源产物——微视频课程既是智慧学习的重要资源,能够满足学习者入境学习、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资源需求,也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因学习时空分割、学习媒体多元化而造成的学习注意力稳定性变弱等不足。就传播渠道与媒介载体而言,微课程可以通过互联网门户网站、智能手机、上网本、移动传媒、平板电脑等终端进行传播,主要采用的技术支持是Web技术和云学习技术,每个微课程视频资源的内容时长约为10分钟左右,微课程的资源容量一般在百兆以内,视频格式通常为流媒体格式,支持网络点播等功能,如MP4、Avi、Flv等[5]。

2.5微课程传播效果分析

微课程视频学习能够突破传统的课程学习局限性,实现随时随地、异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使学习者利用自媒体终端进行碎片化学习。与此同时,微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极大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为继续教育、移动学习、师资培训、辅助学习等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教学载体,由于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近两年取得令人瞩目的传播效果。比较著名的国内外代表性微课程传播案例有可汗学院向全球网络学习者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源、TED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智慧树网站、vko.cn微课程网等。

3 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微课程设计原则

微课程内容开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笔者结合以上对微课程的传播机制研究,总结出以下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微课程内容设计原则。

1)传播主体上,微课程传播者应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可信性和接近性,以使学习受众的态度、行为和情感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

2)传播内容上,微课程设计应教学主题突出,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目标明确。

3)传播形式上,微课程设计应课程短小精悍,便于使用,易于扩充,能够提高学习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4)传播效果上,微课程设计应突破时空局限,增强教学情境性,易于为学习者接受。

5)传播渠道上,微课程设计可更新技术支持,丰富课程载体,通过视频、动画等多元化的网络流媒体技术开发微课资源,打造网络学习共同体。

[1]赵毅.面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邵培仁.传播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6.

[3]姜妍.影响凤凰微课程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J].今传媒,2015(7):123-124.

[4]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5]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88-94.

2096-0360(2016)14-0027-02

G2

A

猜你喜欢
传播学课程设计学习者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传播学视野下刘乐筝乐艺术的文化特征思考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传播学视域下《格萨尔》史诗的传播与保护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