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陈淑容+陈宁
“每个人心中一定有一个充满诗意的桃花源。”郑州外国语学校王中立校长在2014年10月18日于郑州外国语学校举行的“黄河诗韵”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的开幕式上如是说。
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是由福州一中五所高中校长共同发起的活动,旨在促进高中校园里的师生快乐幸福地成长。在每一届诗会活动里,全国各地师生带着情怀,带着诗意,带着原创作品相聚一堂,共同在舞台上演绎全国各地师生们亲手创作的诗篇。办诗会,归根结底是要实现“有灵魂的教育”,实现海德格尔说的“诗意的栖居”。教育,要让生命充满阳光,让生命健康地成长才是教育的真谛,让诗情画意回归校园。这是诗会发起者们的共同理念。
“诗歌让双眼如此明亮,让生命如此饱满,让灵魂如此轻盈”。《中国教育报》理论文化中心《环球周刊》主编杨桂青先生曾如此评价诗歌。他觉得,高考即将改变,孩子们的人生即将改变。在高考方向越来越倾向于综合素质评价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愿诗的灵性,诗人的灵性与我们相伴一生。
这是一个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是一个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天地。在福州一中举行的“海峡听潮”第三届诗会和“黄河诗韵”第四届诗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海霞老师曾到场指导过孩子们。在第四届诗会上,海霞老师和老一辈播音艺术家虹云老师,在学生朗诵的间隙联袂献上了一首《春江花月夜》。现场的老师和学生深深陶醉于两位艺术家为我们展示的诗歌艺术魅力之中。这时候,虚怀若谷的两位老师带着对学子们的关爱之情和对诗歌艺术薪火相传的心愿,耐心地现场传授朗诵诗歌的技巧。
虹云老师告诉大家,朗诵是体会文章的好办法。言为心声,无论是自己的作品还是别人的作品,语言一定要奏出心声。要细细品味,声情并茂,还要练好语言的基本功。虹云老师还饶有兴致地带着全场观众做起了朗读基本功练习。而海霞老师则谆谆教诲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感受生活,用自己的笔触表达,这是最好的个性化表达,是最好的创新精神。孩子们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要用心体会诵读的那个瞬间,心灵经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撞击的过程。她希望孩子不仅能创作诗还能朗诵诗,还要会朗诵自己创作的诗。在她看来,用朗诵的艺术方式,把自己的情感更具象地表达出来,可以让自己的诗更动人。她亲自教孩子们体会语词内涵的方法,教孩子们用内涵带动朗诵,细心感受诗歌的画面,把一幅幅画面呈现在观众和听众的眼前和耳边。“诗歌传承中华文化历史的责任和担当”。
“黄河是永远的母题,是华夏文化的源头。很多的诗词歌赋都与黄河有密切的关联”。河南诗人杨炳麟,为孩子们展示出了一个诗人应有的情怀,家国之思,民族之情。他忧虑诗歌在教育中的边缘化,他充满感情地期望我们能做有情怀的教育,因为这是诗歌血脉传承延续的根本。“写青春的诗歌要有梦想、有激情、有温度。要真实,要至善至美至纯,不要无病呻吟。”“真实是唯一的创作出路。把真实和经验放在想象中,让它自由起来。不要因为自己将来不做诗人就不再写诗。”
这是一位诗人给孩子们的指引,要让孩子们灵魂中的诗性渐渐苏醒。
要想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呼唤孩子们灵魂中的诗性,课堂诗歌教学、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教师的指引是必不可少的。
教材中的诗歌是现成的材料,必修5册教材及《唐诗宋词》选读课本如能得到有效利用,以名诗品鉴引领整个诗歌教学,便可收到不错的成效。无论是古诗与新诗,都具有情感的典范性,有共同的价值、情感与实践。现在诗歌鉴赏教学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考试,考试使学生诗歌情怀丧失了。鉴赏为课文服务,课文为功能服务,这是现在诗歌鉴赏教学的弊端,却也是不得已。如果在应试的诗歌鉴赏教学之外,能为诗意的灵魂多留一些位置——如让学生早读、摹写,让学生多一些课堂上的品位,善莫大焉。我觉得诵读不必非要受到当时所学课文的局限。有的学校老师介绍,他们专门编辑了给学生早读用的诗歌选集,这个做法的可取之处在于:诗歌在中国文化学习中具有相对较高的诵读价值,诵读亦是学习诗歌的最佳方法之一,学生读诗歌比读文章更感兴趣些。诗歌诵读学习对学生语文成绩的影响,并非是某一篇作品直接进入考题,而是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既然如此,跳出课文组织早读,有何不可?
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方面,利用学生社团和刊物,以及学校组织的诗歌文化活动是最常见的形式。很多学校都会组建学生的诗社,出版学生的诗刊,也会举办原创诗会、原创诗歌展览、朗诵比赛等活动。“让急功近利远离洁白的象牙塔,让诗歌在学子心中留住精神的自由与纯净。”这是许多老师的心声,怀有诗意理想的老师都愿意投身其中,这是可以充分运用的有利条件。有的学校老师介绍,他们会组织学生给校园建筑命名,会在校庆的时候征集“校赋”,我以为这是可以借鉴的做法。但我觉得,诗性岂能只存在于诗歌中?既然学校的社团活动很丰富,何不让学生给社团取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这样做是否比用几个英文字母命名来得更好?能用美丽的语言介绍宣传我们的社团,除了能给外人留下深刻印象外,这些社团自身成员是否会为之自豪进而细细体会到其中的诗意之处?诗意,不应只停留在和诗歌直接相关的活动中,更应当渗入生活的各个角落之中,“润物细无声”,方是真正的诗性。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社团成员都会作诗,而是要所有社团的成员都能体会到汉语文字的美。不一定要会写,会“悟”也可以;体会到的不一定都是诗,哪怕是字词也可以。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接近真正的诗歌艺术,很多学校都会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例如,据西安高新一中国际部语文组的陈晨老师介绍,当地文化人士凤凰卫视中文台著名配音演员张妙阳先生、著名作家商子雍先生、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方英文先生、著名文学评论家肖云儒先生等人都曾经到现场指导学生座谈或给予点评。让学生走出学校,让诗人走进校园,这是一种良好的互动,给予学生的熏陶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有了学校的支持,让这些活动常态化,可以说就是校园诗歌文化环境的一道亮色。
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的“梦之彼岸”第二届校园诗会上,清华附中的老师曾经介绍过他们学校的诗歌教学状况,特别提到了一点,他们一直坚持在学校各年级开展诗歌原创及朗诵大赛并把优秀诗歌结集成册,结果逐渐在校园里形成写诗、读诗、评诗、朗诵诗的热潮,老师——包括其他理科组的老师也投入其中。原先语文组的每位老师都创作诗歌,后来数学、物理等其他组的老师也参与进来。当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老师创作的诗歌时,诗歌创作热情被进一步激发。老师对于学生的示范作用,往往比我们看到的更大。据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周和平老师介绍,他们学校重视教师的引领作用,他们学校的诗歌刊物《晨曦》中的经典栏目“教师手记”最受学生欢迎,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周老师认为,要进行诗歌教学,教师首先要亲近诗歌,要有孩子般的率真热情,经历了风雨之后还要有诗性,才能带领学生诗意地栖居。实事求是地说,功利的社会,功利的教育,导致学生沉浸题海,没有了诗情,也使一些语文老师既不写文章又不写诗。如果语文老师没有了对诗的热爱,那么怎能期望学生爱好诗歌呢?而且,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网络世界中长大的孩子们,损失的并不只是理性逻辑能力,他们的感性与情商也在疯狂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中退化。教师要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这话虽是不错,但万不可放任自流。学生的诗性的确需要在感悟体会中慢慢地被激发,但如何感悟体会绝对是需要教师引导的。而且,学生的感性能力越是不足,对教师的要求必然越高。
诗意的教育,必须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浸润到校园生活每个角落中的教育。其实,仔细地想,生活中有太多地方给我们留下诗情飞扬的空间。每个学校都有独特的校园生活,但每一种校园生活都必然存在激发学生诗性的力量。我们要做的,是擦亮自己的眼睛,找到能让自己力量爆发的途径。
“诗,让人心不死。”——叶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