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在The Song of the River译文中的运用评析

2016-07-18 07:20先蕾梁戈任朝迎
现代语文 2016年6期
关键词:奈达原文译文

先蕾 梁戈 任朝迎

摘 要:英汉翻译作品越来越多,但是能够满足读者需求的优秀作品并不多见,有些译作使读者失去了阅读该有的享受和快乐。本文通过对尤金·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介绍,以及利用该理论对陈文伯先生所翻译的毛姆散文“The Song of the River”进行分析,探讨了“动态对等”理论在普通文学作品翻译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动态对等 奈达 散文 The Song of the River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当今英汉翻译作品快速增多,虽然能够及时传递大量信息,但对译文读者来说,优秀的翻译作品并不多见。本文从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应该拥有的享受感觉出发,运用以“读者反应论”为核心的“动态对等”理论,针对陈文伯对散文The Song of the River(1986:59-62)的译文,从对源语信息的贴近和译文语言的表达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动态对等理论在散文翻译中应该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期对当今翻译作品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影响。

二、“动态对等”理论

(一)理论背景

“动态对等”理论的创始人尤金·奈达于1914年出生在美国。由于他在《圣经》、拉丁语、希腊语和语言学方面卓越的成就,1946年担任了美国《圣经》翻译部的执行秘书。“动态对等”理论是尤金·奈达在上世纪50年代组织圣经翻译过程中所实施的翻译思想,旨在满足缺乏《圣经》知识的普通人的需求。在该理论指导下,《圣经》译本的英语形式清爽明晰,可读性强,大受读者欢迎。由此,该理论左右着从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的翻译,尤其是《圣经》的翻译。(谭载喜,1989:29)

“动态对等”是奈达翻译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交际理论阶段的代表思想。在这个阶段,奈达鉴于通讯论和信息论,将其运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任何信息起不到交际作用就毫无价值可言。“因此,评判一篇翻译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它能否被接受者即时看懂,能否起到思想、信息、感情的交流作用。”(谭载喜,2006:233)

(二)理论定义及内容

“动态对等”翻译就是“与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谢天振,2008:50)。其中包含三个关键术语:“对等物,这一术语指向源语信息;自然的,这一术语指向接受语言;最切近的,这一术语以最高程度近似值为基础,将两种导向结合在一起。”(谢天振,2008:50)。奈达同时指出翻译要满足的四个要求:传达意义;传达原作的精髓和风格;行文自然晓畅;能产生类似的反应。在上文提到的意义与风格方面,也就是内容与形式,当它们发生冲突时,“宁取意义而舍风格”(谢天振,2008:47)。“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努力,争取做到‘意义和风格兼得,毕竟于任何一条信息而言,两者都是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谢天振,2008:47)。由于“动态对等”要达到的目的是译文读者能有原文读者类似的反应,而不是以形式为导向,强调信息本身的对等,那么“自然”内涵的界定就尤为重要。自然的翻译必须适合以下三点:“作为整体的接受语言和接受文化;特定信息的语境;接受语的受众”(谢天振,2008:50)。首先,“翻译的语言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元素,是思想和感情的媒介而非其他,它永远不应把注意力引向它本身”(谢天振,2008:50);其次,翻译的语言要适合特定的上下文语境,不能让读者感觉突兀。为了语境,避免明显的失误,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增加一些积极有效的风格元素,给文章提供恰当的能够准确反映原作者观点的情感语气是应当的。

(三)研究现状

尤金·奈达的翻译思想是从上世纪40年代在美国组织《圣经》翻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受世界瞩目。他的翻译思想自70年代引入中国,对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笔者通过关键词搜索,从中国知网上查到主题与“翻译、奈达”相关的期刊论文,数量达到3674篇,时间跨度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其中大部分是用奈达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的,例如,儿童文学、商贸、外宣、医药、文学等领域的翻译,也有对奈达理论的介绍以及与其他理论的对比和评价。例如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不能完全帮助人们进行文学翻译(马会娟,1999:78-79),在“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中提出了该理论在体现原文隐含意义及美学价值方面的局限性(龙芳菲,2006:89-91)。在“论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普遍适应性”中首先用纽马克对“动态对等”理论在描述语言及文化的特殊性上的非文学文本和具有时空特殊性的艺术作品的翻译上的局限性对该理论的普遍适应性提出疑问,紧接着从“动态对等”中核心的“读者反应论”方面提出了质疑,认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作品在读者身上浮现的意境是完全不可能等同的,并且从翻译应具有的传播文化的作用的角度提出这种翻译理论只重视“读者反应”的原则是不合理的。李克难(2012:81-85)在“论读者反映在奈达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中阐述了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重在论述翻译过程,是对翻译过程的描写和规范,“读者反应”是译文要达到的结果,指出大家对该理论的误解。笔者认为,“动态对等”通过“最切近”的要求,通过对原文意义、精髓、风格的贴近和对译语的自然运用,可以指导文学作品的翻译。

三、“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视野下The Song of the River的译文评析

(一)The Song of the River的特点分析

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作用在于给读者以精神的享受。它可以传递不同的时空和思想文化,给人以乐趣、美感、启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散文。散文以其灵活的写作手法,可以广泛涉猎不同的题材,能够像其他文学作品一样给人以精神享受(高鲁,1985)。本文以一篇散文为主体,在用“动态对等”理论评价这篇散文的翻译之前,先对其进行简要的特点介绍。

The Song of the River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920年到中国时写的一篇记叙性散文。文中写的是毛姆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进入四川,沿途所看到的景象(刘瑶,2012:106)。毛姆的散文有着传统的英国散文的特点,文字平易、清晰、简洁,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统摄全文。这篇散文文字质朴,没有生僻词汇;句子结构简单,全文二十二句话,除了第二、三、四句由于句中添加短语成分显得有些复杂,句子比较长之外,其句子要么是简单句,要么是包含对仗的简单句,要么是包含一个分句的复合句。复杂句是为了用有限的语言描写景物,给读者以大量的信息,而后面的短句则是为了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以感染读者;文章在以歌声为主线描写三种劳动人民的劳动,从他们一般的劳动情况到艰难情况的描写,再到情感的抒发的写作方法,并且修辞上运用了排比,重复等手段增强语言气势,传递作者对中国劳动人民的同情的思想,增加文章美感,并且使文章首尾呼应。下文中选取陈文伯译文的部分句子进行评析。

(二)The Song of the River的译文评析

1.源语信息的切近

(1)原文:You hear it all along the river. You hear it, loud and strong, from the rowers as they urge the junk with its high stern,the mast lashed alongside, down the swift running stream.

译文:沿河上下都可以听见那歌声。它响亮而有力,那是船夫,他们划着木船顺流向下,船尾翘得很高,桅杆系在船边。

从意义上讲,译文体现了原文的思想。例(1)中“with its high stern”表面意思是船的船尾很高,但是通读全句可以发现,原文不是指这只船本身的船尾很高,而是指这只船因为顺水而下,船尾才高高翘起。译者紧紧抓住原文的意思,译为“船尾翘得很高”,将原文中的形容词所表达的动作描绘了出来。另外,作者用“junk”这个词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舢船”,鉴于该文章的主题是突出作者对中国劳动人民艰辛的深切同情,与文化词语解释的相关性不大,译者舍弃了铺张的解释,直接译为“木船”,既没有影响散文的整体美感,又准确而流畅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还自然贴切地表达出了原作者的情感。

(2)原文:You hear it,loud and strong,from the rowers as they urge the junk with its high stern,the mast lashed alongside,down the swift running stream.You hear it from the trackers,a more breathless chant,as they pull desperately against the current,half a dozen of them perhaps if they are taking up wupan,a couple of hundred if they are hauling a splendid junk,its square sail set,over a rapid.

译文:它响亮而有力,那是船夫,他们划着木船顺流向下,船尾翘得很高,桅杆系在船边。它也可能是比较急促的号子,那是纤夫,他们拉纤逆流而上。如果拉的是小木船,也许就只五六个人;如果拉的是扬着横帆的大船过急滩,那就要二百来人。

从结构上看,原文句式整齐、衔接自然得当。例(2)的两句话采用相同的排比句式:You hear it from……。其中,通过形容词短语和名词性短语放在“You hear it”之后,对“it”所指代的歌声进行了描述,即“loud and strong”“a more breathless chant”。同样,在两句话中,都用名词短语作伴随状语,对物体进行静态的描述,“the mast lashed alongside”“its square sail set”,都是用介词短语描述物体的动态,“down the swift running stream”“against the current”“over a rapid”。译文虽然对原文结构稍作调整,但是仍然努力做到了排比的结构,体现了散文结构的精巧,与原文无大差别。译文中的两句话都是从声音写起,然后找到歌声的来源,再对唱歌的劳动者的劳动情况进行了大概的介绍。为保持与第一句的相似句型,译者则把第二句纤夫拉船附加的两种情况与主句断开,另起一句。译文第三句中两种情况的句式也相似,形成对仗,保持与原文结构的相似。

(3)原文:On the junk,a man stands amidships beating a drum incessantly to guide their efforts, and they pull with all their strength,like men possessed,bent double;and sometimes in the extremity of their travail they crawl on the ground,on all fours,like the beasts of the field.They strain,strain fiercely,against the pitiless might of the stream.

译文:船中央站着一个汉子不停地击鼓助威,引导他们加劲。于是他们使出全部力量,像着了魔似的,腰弯成两折,有时力量用到极限就全身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像田里的牲口。他们使劲,拼命使劲,对抗着水流无情的威力。

从情感表达方法上看,原文对每一类劳动人民都是从概述到详细描述再到抒发情感;对他们的劳动情况的描述也是由好到坏,为作者抒发感情蓄力。例(3)的译文根据原文的表现手法,把纤夫的艰难,从“腰弯成两折”,到“全身趴在地上”,再到“拼命”,让人深受触动。

2.译文的自然

(4)原文:You hear it all along the river. You hear it,loud and strong,from the rowers as they urge the junk with its high stern,the mast lashed alongside,down the swift running stream.

译文:沿河上下都可以听见那歌声。它响亮而有力,那是船夫,他们划着木船顺流向下,船尾翘得很高,桅杆系在船边。

英语与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系统。首先,两种语言完全对等的情况不多,总有一种语言的表达在相对的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词。另外,英语的特点是层级式的,主句套从句,从句套独立主格或其他名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成分的结构,最主要的内容成为主句放句首,其他修饰及详述成分则置后。汉语的特点是流水型,句与句之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直接的形式上的关联。最后,英语是重形式的。一句话要有完备的句子成分。而汉语重意义,句与句之间或者是一个句子里,只要意义可以为人理解,句子成分完整与否汉语是不关注的。(任晓霏,2002:34)

从语言角度上看,例(4)译文没有按原文直译。其中“它响亮而有力,那是船夫”译文紧承上句,用“它”指代歌声,但是后面就不符合英语的逻辑思维,歌声怎么会是船夫?但是汉语的意合特点,让读者毫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理解句子的意思是歌声是来自船夫的,而且在读者头脑中再现“寻歌望去,那是船夫”的情景。译者用汉语可以省略主语的特点省略了原文的“You”,凸显了歌声,不但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义,而且顺着主旨词顺序描写,符合汉语“竹节式”的描写手法。

(5)原文:On the junk,a man stands amidships beating a drum incessantly to guide their efforts, and they pull with all their strength, like men possessed,bent double;and sometimes in the extremity of their travail they crawl on the ground, on all fours,like the beasts of the field.

译文:船中央站着一个汉子不停地击鼓助威,引导他们加劲。于是他们使出全部力量,像着了魔似的,腰弯成两折,有时力量用到极限就全身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像田里的牲口。

例(5)从人称的翻译上,译文更能够体现中国当时的文化特点。其中,船上的那个不停击鼓,引导纤夫使劲儿的男人,在中国人眼中就是一个光着脊梁的壮汉形象,译者译为“汉子”非常形象。“the beasts”译为“牲口”而非字面的“野兽”更加适合中国的那个历史阶段的国情,劳动力低下,劳动人民在地里靠牛拉犁耕种土地。劳动人民已经很苦,地里的牲口更苦。

(6)原文:Each one must do his utmost or the labour of all is vain.And still they sing a vehement,eager chant,the chant of the turbulent waters.

译文:每个人都必须竭尽全力,否则就要前功尽弃。就这样他们还是唱着激昂而热切的号子,那汹涌澎湃的河水号子。

文章是需要上下文的连贯去形成一个有统一结构、思想的整体的,其中为了译文上下文结构和语气思想的一致,需要做出调整。例(6)原文中“and”连接了前后两句话。在这里是需要连接词的,但是译文没有直接简单的翻译为“并且”,考虑到作者的思想和上下文的语气。译者用“就这样”带过了上一句劳动人民无法改变的无情的客观现实,转述到了下一句对作者对纤夫精神的热情歌颂上来。

四、结语

本文从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陈文伯关于The Song of the River的译文,从与源语言信息的切近和译文的自然两方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陈文伯的译文与毛姆的原文同样具有散文文学美的特点,而且译文还充分体现了作者在原文中的思想表达,不失为一篇上乘译作。由此证明,运用“动态对等”理论来指导普通文学作品的英译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15年度昆明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15-22;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百门核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0998086。)

感谢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王庆奖教授对本文的悉心指导以及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参考文献:

[1]陈文伯.河之歌[J].中国翻译,1986:59-62.

[2]高鲁.文学写作知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

[3]刘瑶.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J].宜春学院学报,2012,(2):106-109.

[4]李克难.论读者反映在奈达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2):81-85.

[5]龙芳菲.论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普遍适应性[J].铜陵学院学报,2006,(5):89-91.

[6]马会娟.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J].外语学刊,1999,(3):74-79.

[7]任晓霏.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J].中国翻译,2002,(3):33-35.

[8]谭载喜.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J].外国语,1989,(5):28-35.

[9]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0]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先蕾 梁戈 任朝迎 云南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650500)

猜你喜欢
奈达原文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译文摘要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I Like Thinking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