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构式“NP+V起来+AP ”是现代汉语口语以及书面语中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种表达格式,也逐渐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主要用来表达说话人对某人、某事物的主观评价。本文综述前人研究,罗列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从句法结构、语义特点、语用功能、与英语中动句的比较以及教学建议等角度进行总结,从而达到对构式“NP+V起来+AP”进一步认识的目的。
关键词:V起来 语义特征 语用功能 中动句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的口语以及书面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以下类型的句子:
(1)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2)这个案件调查起来很困难。
(3)她笑起来很美。
(4)什么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5)这道菜吃起来很爽口。
以上5个例句有一个共同点,即“V起来”,前人在研究中将其归纳为“NP+V起来+AP”格式(构式),多从“V起来”的语义虚化轨迹、“NP+V起来+AP”的语义特征、与英语中动句进行比较等角度来分析此构式,也有人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来阐释“NP+V起来+AP”构式。
二、“NP+V起来+AP”研究概况
(一)“NP+V起来+AP”的结构层次分析
吴为善(2012)根据“V起来”的不同位置将“V起来”分为谓语位置的“V起来”(A式)、谓语前位置的“V起来”(B式)和主语前位置的“V起来”(C式)三类。其中,构式“NP+V起来+AP”中的“V起来”属于B式,客观上承认了“NP+V起来+AP”的结构层次,即认为在此构式中:“NP”为主语,“AP”为谓语,而“V起来”为谓语前的状语。也有人认为,“NP”表句式的主语,“V起来”为谓语,“AP”为补语。以上两种观点均以“NP”为主语,而另一种观点则与前两种观点不同,它认为“NP”为话题,“V起来”则为此构式的主语,“AP”为谓语。
王永鹏(2008)认为,“NP+V起来+AP”的语法关系是主谓结构,并分析了“V起来”和“AP”之间的语法关系,他首先列举了三种可能的关系——连动、插入语以及状-谓,然后分别加以验证,分别排除了连动式和插入语,最后得出了“V起来”和“AP”之间是状-谓式的偏正结构。孟子(2012)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手段和大量的篇幅验证了第一种观点更具有合理性。
(二)“NP+V起来+AP”语义特点
在构式“NP+V起来+AP”中,主要有三部分:“NP”“V起来”和“AP”。下面分别概述这三部分的语义特点:
1.关于“NP”的语义
王永鹏(2008)指出,“NP”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认为施事具有任指性的特点并且一般是隐含的。吴为善(2012)详细分析了施事“NP”式和受事“NP”式的“NP+V起来+AP”的特征成形和动因。王永鹏根据“NP”可为受事和施事的特点,将构式“NP+V起来+AP”分为两类即“NP(施事)+V起来+AP”和“NP(受事)+V起来+AP”,在此基础上又将“NP(受事)+V起来+AP”分为了型式一和型式二。型式一中的“NP”通常是定指的或任指的,一般还要是具体的,不能是抽象的,他将型式一的意义概括为:由于某人对“NP”实施“V”这一动作,使“NP”凸显“AP”的性质。将型式二的语义概括为:由于“NP”自身内在原因,“V+NP”这一事件的实施是“AP”的。型式二中“NP”除了包含型式一的“NP”的特点,也有自身的特点:无定的数量名结构的“NP”多。
2.关于“V”
能与“起来”搭配的“V”有很多,但是并非所有能与“起来”搭配的“V”都可以进入构式“NP+V起来+AP”。王永鹏(2008)认为,型式一对“V”有严格限制,并引用了宋国明(1994)的观点,即用影响效应来解释并给出了原因,影响效应是指某些句型结构必须要求是受到动词(语义上)直接影响的词组才能在构式“NP+V起来+AP”中出现。对于“V”的语法特征,吴锋文(2006)作了详细的描述,认为“V起来”处于构式“NP+V起来+AP”的中间部分,在句法上连接着“NP、AP”两个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该构式的句法特点,并指出,构式里的“V”绝对不能是述补式的动词,不能是心理感官类的动词,同时“V”在时态上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吴锋文从构式的语义特点这个角度出发,指出动词“V”的无界性,说明“V”表示的是一种与时间无关的活动,它在语义上是无界的,动词“V”使得构式不表示独立具体的事件,只表示一种恒常状态,与句尾的“AP”在语义上相容。
3.关于“AP”
前人时贤大多从“AP”在句中的语义指向以及和“NP”与“V”的关系来讨论“AP”。
孙宜春(2010)指出,“AP”不仅可以指向实体也可以指向动作,不仅可以指向句中出现的语义角色,也可以指向隐含的语义角色。孙宜春将论旨角色关系分为A、B、C三类,A:“NP”和“V”的语义关系是“施事—动作”,B:“NP”和“V”的语义关系是“受事—动作”,C:“NP”是工具、处所等其他语义角色。并且指出“B”类和“C”类都可以完成“V—NP”的动宾关系转换。并进一步根据论旨关系的不同,对“AP”的语义指向进行再分类:指向施事“NP”,指向受事“NP”或其他语义角色的“NP”,指向隐含施事,指向隐含受事。作者还指出,在考察实际语料中,“AP”的语义指向情况有时比较复杂,有的同时指向“V”和“NP”,有的指向以“V”为核心的整个表述,有时“V”之前同时出现多个语义角色,“AP”指向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吴锋文(2006)将构式“NP+V起来+AP”分为S1:NP(施事)+V起来+AP和S2:NP(受事)+V起来+AP,并分别讨论了S1和S2中的“AP”语义指向问题。在“S1”中,当“AP”表示某人在实施某种动作行为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情状,“AP”指向“NP”和“V”,当“AP”表示某种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时,“AP”指向“V”。在“S2”中,当“AP”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支配对象的性状时,“AP”指向“NP”;当“AP”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所关涉的广义受事的性状,又表示该动作行为的隐含施事者的心态反应或感受状态,“AP”指向“NP”和“S”;当“AP”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实施时所伴随或实施后达到的状态,又表示该动作行为隐含施事者的心态反应或是感受状态,“AP”指向“V”和“S”;当“AP”是表示某种动作行为实施后时或实施后所达到的状态,“AP”指向“V”。并得出“AP”是该构式的语义重心,是句子的自然焦点,是整个构式表性状的枢纽点。endprint
4.构式“NP+V起来+AP”的语义特点
王永鹏(2008)指出,“NP+V起来+AP”构式具有通指性的特点。吴锋文(2006)从句首“NP”的通指性、“V”的无界性以及施事的隐含性来分析该构式的语义特点。
(三)构式“NP+V起来+AP”的语用功能
根据“AP”的语义指向不同,构式“NP+V起来+AP”又可以分为两类:句式一:“NP+V起来+AP”(“AP”语义指向句首“NP”)和句式二:“NP+V起来+AP”(“AP”语义指向句中动词“V”),曹宏(2005)认为,句式二中的“NP+V起来+AP”是一个套叠式的话题结构,即“大话题”+“小话题”+说明。“大话题”是传递旧信息,“小话题”则是为了“AP”作出评论而提供的一种参考标准,“说明”传递新信息,从传信范畴的角度来看,格式的语用表达功能是用以表达说话人做出评论(AP)的根据和信息来源。殷树林(2006a;2006b)也表明“NP”是话题的观点。冯军伟(2009)也引用过曹宏、殷树林的“话题”观点。宋红梅(2008)提出“V起来”句作为有形态标记的话题句。王晓凌(2012)详述了“V起来”的话题标记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
(四)与英语中动句的比较
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对等翻译中,构式“NP+V起来+AP”与英语中动句(Middle Construction:NP+V+ADV)有很大的相似性,于是很多研究者将此构式与英语中动句作了比较,部分研究者提出了汉语中动句一说。曹宏对此作出了详细的比较和描述。吴为善(2012)详述了英语中动句名称的由来以及其特征并指出了“NP+V起来+AP”与英语中动句的三点差异,得出不能将两种构式作简单的比附的结论。
(五)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对构式“NP+V起来+AP”的考察和研究颇多,但是涉及到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少之又少,仅有北京语言大学的吴玲玲在其硕士论文中针对此构式提出了教学建议,她首先分析了现在常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中是如何安排此构式的学习顺序,又以日本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外国留学生对此构式使用的正确率,并多角度研究了北京大学语料库,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等,提出了安排留学生对不同种类的构式“NP+V起来+AP”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学习“AP”指向句首“NP”的句式;第二步,学习表示判断、评价的“看/听/说/想+起来”作插入语的句式;第三步,学习在语料库中较少的“AP”语义指向句中动词和隐含施事的“V起来”句。
参考文献:
[1]王永鹏.“NP+V起来+AP”格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孟子.汉语“NP+V-起来+AP”结构探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吴玲玲.“NP (对象)+V+起来+AP”句式考察及教学建议[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冯军伟.“(NP)+V+起来+AP”结构的语用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3):59-61.
[5]王永鹏.中动句“V+起来”句式补议[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11):57-59.
[6]孙宜春.“NP+V-起来+AP(VP)”句式考察[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殷树林.“NP(对象)+(状)+V+起来+AP”格式的句法构造[J].语言科学,2006,(2):29-38.
[8]吴锋文.“NP+V-起来+AP”格式句法语义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4):69-72.
[9]殷树林.“NP+(状)+V起来+AP”格式与英语中动句的比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1):59-65.
[10]孙宜春.“NP+V-起来+AP(VP)”句式的语义结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1):99-102.
[11]王晓凌.“V起来”的话题标记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 [J].当代修辞学,2012,(2):40-45.
[12]吴为善.“V起来”构式的多义性及其话语功能——兼论英语中动句的构式特征[J].汉语学习,2012,(4):3-13.
[13]宋红梅.“V起来”句作为有形态标记的话题句[J].外语研究,2008,(5):14-19.
[14]曹宏.论中动句的层次结构和语法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5):42-52.
(朱永莉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200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