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宇 孔庆权/Peng Yu and Kong Qingquan
哈尔滨近代建筑中的装饰纹样调查
彭 宇 孔庆权/Peng Yu and Kong Qingquan
19世纪末,哈尔滨市道外区形成了以中国民族工商业为主体的商业街区,建造了大量西洋样式与中原装饰相融合的折中主义建筑。今天,多种原因造成了这些历史建筑群和传统建筑装饰不同程度的破损,原有的历史文化景观在逐渐消失。本文选取现存建筑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进行实地测绘调查,重新阐述和解读该区域历史建筑的装饰方法,为将来合理地继承、保护及再建设提供必要的参照依据。
哈尔滨市道外区;历史建筑;装饰纹样
本文考察的对象是哈尔滨市道外区被称为“中华巴洛克建筑群”①的近代建筑街区。道外区曾被称为“傅家甸”,19世纪末随着山东、河北等中原地区大量移民的移入,该区域日渐兴盛。在街区建设的过程中,工匠们一边模仿道里区(20世纪10到30年代,俄国人在哈尔滨的聚集区)的西洋现代建筑,一边将中原文化和本土传统建筑样式和装饰融入到西洋建筑之中,建造了大量西洋样式与中国装饰相结合的折中主义建筑。该街区带着殖民色彩、风格复杂的近代建筑也成为了哈尔滨独特的城市名片。
如今,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该地区历史建筑数量逐年减少,加上建筑装饰破损以及传统历史景观逐渐变容,这些带着历史遗风的老景观也将逐渐消失。据统计,该区域内有7941家住户,人口两万多,人口密度堪称哈尔滨市最高,一度成为该市著名的“棚户区”。②而长期居住于此的居民们并未意识到老建筑的价值,违章搭建到处可见,老建筑中最为精彩的装饰纹样——墙立面的花饰、雕花围檐等,遭受着摧残。许多典型建筑的墙体已经出现裂缝,还有一些建筑局部塌陷成为危房。曾经辉煌繁荣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今天几乎被快速发展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洪流吞没,“中华巴洛克”这一典型的中国北方近代建筑风格,随时都有消失的危险。
图1
图2
图3
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对该地区现存的历史建筑物的建筑装饰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本文通过对该区域现存历史建筑中的建筑装饰纹样进行实地现状考察、图纸绘制并按类型整理归纳,探讨其形成背景和要因。然后,系统性地进行分类归纳,阐述建筑装饰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艺术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最后,深入阐述并解读历史建筑中建筑装饰语汇的含义。为将来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修复和再利用提案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东省铁路的建成和远东格局的形成,哈尔滨成为东北重镇,也成为各国在中国势力扩张、相互角逐的重要据点。铁路的布局和大量国内外移民的到来,给哈尔滨带来了中原传统文化和西洋现代文明。在此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哈尔滨被动地吸收了来自西欧、俄罗斯、日本的新建筑文化。至20世纪20年代前后,随着青岛、沈阳、天津等地的资本家不断来此设厂经商,哈尔滨迅速成为东北地区中西文化杂糅的国际化都市,其近代建筑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其独特而复杂的建筑语言。俄罗斯式和折中主义建筑构成了哈尔滨近代建筑古典语言基调。新艺术运动建筑创造了“摩登式”的哈尔滨近代建筑语言。日本近代式建筑的出现为哈尔滨近代建筑语言注入了微弱的现代气息。中国式建筑则为哈尔滨近代建筑增添了本民族的语言色彩,促成中西文化的交融。③
本研究聚焦于近代哈尔滨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彼时的道里区及南岗区成为俄租界,而道外区“傅家甸”是中国居民的集居地。道外区的建筑活动一度达到了鼎盛状态,该区的民居借鉴西洋巴洛克建筑样式,结合中国传统装饰,营造了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折中主义建筑样式——“中华巴洛克样式”。这种样式颇为奇特,外表看来明明是一栋西式建筑,走进去后才发觉内部的中原传统的四合院。在这里,西方经典建筑装饰构件和本国民俗传统寓意的装饰纹样经过中国工匠的艺术加工,呈现出十分独特和复杂的视觉效果。
图4
图5
作为最能体现老哈尔滨风貌之一的区域,道外区传统商市保护区从道外区景阳街与靖宇街交口,一直向东延伸至道外十道街,北面到升平街,南面至南勋街。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现存历史建筑物主要集中分布在以靖宇街为中心的两侧街区,历史建筑约350栋,其中约90%具有传统建筑装饰。由于老朽腐化、年久失修、商业开发、不合理改造以及政府保护改造政策不善等原因造成传统历史建筑在逐年递减。约1/3的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装饰已经模糊甚至消失,许多建筑装饰残缺无法辨识(图1)。
从图1可以看出,由于该地区当时属于商业繁华街区,大部分商住建筑十分注重建筑装饰,反映了近代工商阶层追求现世繁华、喜炫耀财富等心理。其主要装饰特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地区在建筑装饰的表现内容和题材上大量采用了与中国传统宗教、伦理、民俗相关的人物、动物、花鸟植物纹样,其寓意深刻,内容题材丰富。传统装饰图案造型的表现形式多样,以传统的雕刻为主,主要材料种类有木雕、石雕、砖雕、彩塑、泥塑等。另外,彩绘、壁画以及书法篆刻等艺术造型表现手法也是其主要的装饰形式。最后,该地区历史建筑的传统装饰密度高、范围广,约90%左右历史建筑中具有传统装饰纹样。其中重度装饰的建筑5栋约占0.1%,装饰丰富的建筑25栋约占0.7%,中度装饰120栋约占40%,轻度装饰150栋约占45%。例如靖宇街412号的纯化医院建筑立面传统装饰纹样极为丰富。(图1、图2-a)
人们在建筑装饰中借鉴传统文化内容,运用吉祥图案进行装饰,从而表达了祈望家庭和睦、事业繁荣,生意兴隆、吉庆瑞祥、富贵如意等美好心愿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人居观。
道外区建筑在装饰中大量采用了具有象征性的,来自于中原儒家思想、成语典故、民间风俗中的吉祥纹样作为装饰题材,主要采取隐喻、借代、谐音等手法来赋予吉祥装饰纹样以寓意。例如:牡丹、荷花纹样分别代表富贵吉祥、公正廉洁。葡萄枝叶和石榴图案则意在祈盼家族人丁兴旺、多子多孙、子孙绵长。蝙蝠、鹿、松树、仙鹤、喜鹊等的组合纹样代表福禄寿喜、松鹤延年、鹿鹤同春,表达了祈福平安长寿的美好愿望。水果与谷物纹样代表五谷丰登,盘长和吉祥结纹样象征富贵、吉祥如意,长久永恒、延年益寿。
在道外区建筑上,纹样装饰于建筑的不同位置。首先,该地区的传统装饰主要集中在历史建筑的正立面中,在建筑立面各部位中施以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较多。多数建筑的正立面上和各大门入口上方,以及顶部的山墙中,传统装饰最为明显突出(图2)。
其次,传统装饰纹样在历史建筑山墙中也有大量应用。该地区的传统历史建筑特别注重山墙装饰,把山墙作为建筑装饰的最重要的表现部位。另外,在山墙以及两侧的墙垛也作为突出的装饰表现部位,装饰内容最为丰富(图3)。
再则,道外区的建筑柱式中,传统装饰纹样主要用在历史建筑正、侧面的门柱、墙柱、窗柱和山墙的短柱、柱头、柱身、檐柱及柱础上,多数是参照西洋柱式,再施以中国传统图案作为装饰(图4)。
再次,门窗的装饰纹样应用中,建筑正面大门的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主要安排在两侧柱子、门楣、门框、门钹等部位上;在窗饰上主要突出体现在窗户的窗柱、窗楣、窗拱石、窗格、窗棂等部位(图5)。
最后,在其他建筑构件中,传统装饰纹样及传统装饰符号也极为丰富。例如,匾额、檐墙、栏杆、拱券、斗拱、女儿墙、墙垛、雀替、垂花门、楣子等部位都有装饰出现(图6)。
哈尔滨市道外区历史建筑样式是在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建筑样式。其丰富的建筑装饰语汇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借鉴和接纳西洋文化时的复杂心态——不甘愿舍弃代表传统中原文化的建筑装饰体系,又不得不在西风东渐的变迁中接受西方的现代性。这种复杂的心理情结可以在这些中华巴洛克历史建筑群的装饰纹样运用中有所体现。
图6
通过对道外区这些近代历史建筑遗存的实地调查,我们还可以看到,民间艺术在当代建筑实体上创造性的实验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已经相当精彩。哈尔滨道外区的这些富含寓意的传统建筑装饰纹样,无论从其反映出的时代信息还是从其独特的匠意形式来看,都是考察近代建筑营造手法的重要文化遗产。我们用田野调查的科学方法,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把与现代生活逐渐割裂的这些历史符号系统重新记录、收集和整理,希望能成为当代设计师们进行建筑改造工作时的重要参考。
注释:
①“中华巴洛克”这一名词最早被日本学者西泽泰彦提及。他在《哈尔滨近代建筑的特色》一文中写道:“在哈尔滨近代建筑中,中国系样式包括两类:一是符合中国古代建筑样式规范的,可称为‘中国样式’;一是基于中国工匠对西洋古典建筑样式的理解而造就出来的,可称之为‘中华巴洛克’建筑。”见西泽泰彦:《中国近代建筑总揽·哈尔滨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第15页。
②马玉忠:《挽救哈尔滨老味道》,《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7期,第41页。
③谭婕姝,王静:《哈尔滨近代建筑语言的启示》,《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04页。
[1]侯幼彬.文化碰撞与“中西建筑交融”[J].华中建筑,1988(3):6-9.
[2]西泽泰彦.图说满洲都市故事[M].东京:河出书房新社,1996.
[3]赵兴斌,赵晓鸣.哈尔滨道外早期商住建筑群的外墙装饰[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3):68-69.
[4]高阳.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5]单琳琳.哈尔滨市道外区近代建筑装饰艺术研究[J].艺术教育,2011(2):42-43.
[6]李述笑.哈尔滨历史编年(1763—1949)[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
彭 宇: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讲师
孔庆权: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A Survey of Decorative Patterns on Harbin Modern Architecture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some commercial streets,with Chinese national industry and commerce as the main body, took shape in Daowai District of Harbin, where a large number of eclectic architectures with Western style and Central Plains decoration combined were built. Today, a variety of factors have caused different degrees of damage to those historic buildings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and the origi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is gradually vanishing. On the basis of the field survey of most representative decorative patterns from selected existing buildings, this paper gives a new expos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corative methods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this area, which may serve as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the proper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se buildings in the future.
Daowai District of Harbin; historical architecture;decorative patte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