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地方戏“活过来”

2016-07-18 11:50文丨朱永华
遵义 2016年7期
关键词:老腔永华剧种

文丨朱永华

让更多地方戏“活过来”

文丨朱永华

提起地方传统戏曲,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除了北京等极少数城市尚有部分老戏迷购票观看京剧等著名剧种剧目以外,一般城市上演的戏剧即使“免费”也鲜有年轻观众进场,而在农村,传统戏剧往往也只有在村镇逢会或庙会,在所搭的露天舞台上“惨淡演出”,台下观众也大多是一些带着孙儿孙女的老头老太太。尽管台上锣鼓琴弦伴着悲欢离合,但在很多年轻人看来还是不知所云,戏曲名角赶不上三流歌星受捧也早已是见怪不怪。在电影、电视、网络等多重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发展的时代大潮中,传统戏曲尤其是众多小地方剧种的“覆灭”似乎已成定局。

每一种地方戏曲,都承载者一个地方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地方剧种,都凝聚着一个地区特有的艺术价值观,也几乎每一个地方戏,都曾经走过灿烂的辉煌,而每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无论走到哪里,也都会哼哼几句家乡戏,面对承载着一代代乡愁的地方戏曲,在有人执着追求传承的同时,也正在被更多人所遗忘,即便是像京剧这样的“国粹”,还有多大的舞台,还有多少人愿意进场观看,同样不能乐观。纵然行家如何把戏曲的艺术价值加以“神话”,缺少观众的喜爱做支撑,这样的艺术价值终归是“苍白”的。

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初,黄梅戏《天仙配》《牛郎与织女》、越剧《红楼梦》和京剧《野猪林》、豫剧《花木兰》等一批戏曲电影先后解禁,各大影院几乎连场爆满。但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各种文化生活的丰富,这些曾经“回头一看,倾倒一片”的戏曲艺术再也难见辉煌,很多地方戏除了由少数民间“草台班子”苦苦支撑逢会赶场以外,平时已很难见到演出。

然而,对于地方传统戏曲的保护和挽救,不能局限于建立“博物馆”,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艺术收藏进博物馆,基本就等于失传。还是应该以创新的思维,将传统地方戏融入现代元素,在保障京剧姓“京”地方戏姓“地”的前提下,让年轻人看得懂、看进去,让其“活过来”才是根本。在这方面,各地不妨借鉴“华阴老腔”的成功经验,“华阴老腔”在当地以频临失传,正是因为现代电声器乐的融入和多重创新,不但“喊”进了卫视,“喊”进了春晚,更“喊”红了大江南北,也被年轻群体誉为最古老的“摇滚”而追捧。这足以说明,任何一种艺术,如果不能随着时代发展而创新,不能赢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注定不会寿命长久,更难被传承。可以预见,现有的500多种地方戏曲,如果不用创新思维去拯救,最终可能都会成为“历史记载”,即便是京剧这样的“国粹”,也不会有例外。

猜你喜欢
老腔永华剧种
唱首老腔给党听
老腔新韵绕梁来
How To Get Along With Your Friends Better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老腔唱新歌
Club Recruitment
现状与思考——写在江西剧种普查之后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华阴老腔悼念陈忠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