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举子“公车上书”
杨兆鳞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4月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反对。康有为联合在北京会试的1300多举人联名上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3项主张,史称“公车上书”。
最后签名的有603人,贵州省有95人,其中遵义有15人。遵义县有杨兆麟、谢承琏、张致安、吴懋卿4人参与。
杨兆麟(1871-1919),字次典,别名锡谟,遵义县牛蹄场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再次上京应考,获殿试一甲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三十二年(1906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浙江省嘉兴府知府。1914年回遵义,倡修《续遵义府志》,任总纂。1917年,应邀赴广州任护法军政府参议员,1919年8月16日病逝于广州,遗体归葬牛蹄金鼎山玉石坎。遗著有石印《杨次典文集》,手抄本《杨兆麟诗文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