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易建平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使高考招录模式从“只见分不见人”逐步走向“既见分又见人”,其意义深远。然而,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在对基础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其本身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体系问题。能否建立起一套基于事实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而且能够在高考招录中切实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
二是操作问题。能否提供一种便于操作、便于使用的记录方式。高中想不想记、好不好记,高校好不好用、敢不敢用,关系到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成败。
三是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没有科学的流程设计、完善的监督、公示、质疑和审核机制,这个评价就会成为教育腐败的温床。
面对挑战,我们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研究。
“综合素质评价雷达图”直观呈现学生的发展状况
新高考改革之前,每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我们称之为“四校”)自主招生的遴选标准总是被学生、家长、社会津津乐道,学校当然就更加关注:大学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或者说,我们该用怎样的评价模式直觀地“呈现”学生,让高校“按需取才”?前几年,面试学生的过程中,四校提出了同一个问题:除了学生考试成绩百分位排序、教师的推荐信,还有什么材料可供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
于是,我们马上调出成绩靠前的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雷达图”,并就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和评价用途一一加以介绍和说明(见下图)。
听完介绍,四校招办老师对我们的“综合素质评价”非常感兴趣,不断扩大面试范围。面试后对我校学生很欣赏,一致认为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不是读书机器,生活经历丰富,精神状态不一样。这让我们也明白了:大学爱才,需求清晰,取之有道。
“综合素质评价雷达图”的评价指标包括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关爱他人、行为举止、自我约束、出勤情况、社会实践、集体活动、团结合作、志愿服务、学习态度、作业状况、课堂表现、拓展研究、心理发展、体育健身、特长表现等17项。图中的曲线是班级学生的平均水平,色块为个人水平。对照“雷达图”,每个人的强项、弱项一目了然,也便于学生自省。
评价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学生自我描述性评价,不超过500字,尽量简要,能够准确进行自我描述。重点谈人格健康、社会服务、学业进步、学术能力、特长表现等;二是自评、互评、班级教师团队按10制评分,按三项平均分描点,画出“雷达图”;三是档案袋评价,包括各种特长证书的申报,这些材料由学校统一认定,社会调查报告、创新课题结题报告等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四是班务记载,包括出勤情况、作业状况、课堂表现、集体活动等。
我校从2003年开始实施此项评价,用于各项评优和班主任写操行评语的参考,还据此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建议。
清单评价实现质性评价的量化管理
我们非常清楚:评价一旦与大学招生挂钩,压力马上就来。
首先,公平性问题如何解决?之前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基于班级内部的比较,“自评、互评、班级教师团队评”的前提是互相了解、知根知底。放在一个年级的层面,就很难比较;有一些质性评价指标,就更难保证客观公正。因此,从2013年9月起,我们重新研制“曹杨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我们草拟了“曹杨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又通过三次征询教师和学生意见,最终形成了“基本规范、君子风范、博学创新、强身健体、审美体验、社会实践”等“六个模块42个观测点”的指标体系(见表1)。
每一个观测点由相关主评单位(年级部或教导处、政教处、团委等部门)策划若干个可检查评比的活动,提前公示;活动结束后,进行年级层面的检查评比,评价结果再次公示,对表现好和表现差的两极学生按公示规定给予加分和减分。这样,保证了在年级层面的相对公平和可比较。
第二,评价模式如何确定?我们受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启发,在原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咨询专家、调查研究,初步构建了“曹杨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负面清单”(即底线要求的观测点,见表2)和“曹杨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激励清单”(即培养目标的观测点)相结合的管理评价模式。
对刚进校的新生,我们给定“六个维度”的一个平均值。每个学期公布相应维度的“负面清单”和“激励清单”,违反了底线要求的按规定在平均值上减分,做好了激励项目的按评奖等第在平均值上加分;并且在每一个加(减)分点都超链接一个“文件夹”,存放加(减)分的档案材料;再加上以获得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测试A档个数为单位的“学业水平”维度和以在校重大考试总分百分位为基础的“学习能力”维度,形成集“GPA平均绩点雷达图”评价和档案袋评价为一体的多元评价方式。通过不断积累,一个学生在曹杨二中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不足,一目了然,并且能随时反馈。
第三,操作是否简便易行?我们知道,任何改革,若操作复杂、给学生和教师增添许多负担,再好的理念也很难在学校推进。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选择“清单评价”这种对象最小化的评价模式,开发了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字化系统。数字化系统的基本框架为:公布清单和评价标准——对观测点进行检查和评比——对照检查和评比结果自己申报加(减)分,并提供相应档案材料——分级审核——自动生成“雷达图”。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开放的维度描述——便于在每个维度上描述清单观测点,因为每个学期的清单观测点是不同的、递进的。负面清单项目(减分)和激励清单项目(加分)累计,并且能自动调整年级在该维度上的平均值。与成长档案的超链接——每一次加减分的申报,都必须提供相应的档案材料,确认后自动生成“雷达图”上的“点”,点击这个“点”,就能查阅相应的档案材料。学业水平成绩以A档个数累计——1个A档记1分,以此类推。考试成绩以百分位累计平均——如某生第一次重大考试总分百分位年级排序10%,记9分;第二次重大考试年级排序20%,与前次累计平均15%,上次的“点”降到8.5的位置;每次“点”的位置都被保留下来,可以记录该生的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公示栏目——由主评单位(年级部或教导处、政教处、团委等部门)每学期(或某时间段)提前公示“清单项目观测点”及评价标准,检查评比结束后公示评价结果,自动保存所有文档。分级审批——谁主评谁审批学生的加减分申报请求;年级自管会监督。终端上传——所有终端都可以上传申报材料;获批后不可被修改或删节。成绩自动导入——与网络阅卷系统相连,成绩自动导入;或者批量录入。
目前,我们在2014级和2015级两个年级試用这套系统,结果令人满意。首先引入“负面清单”和“激励清单”评价模式,实现质性评价的量化管理,既保证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公正,又提高了评价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其次,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综合素质评价数字化系统,便于查阅和调取数据,使操作方式简便易行;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案诊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便于高校选拔学生,推进高考改革。第三,互联网络环境建设与平板电脑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一年评一次”的总结性评价方式,使评价和反馈更加及时,给学生更加充分的调整和改进的时间与空间,更加注重学生成长的形成性评价。
落实上海方案需要进行校本化研究
2015年4月,上海市颁发《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是上海对《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的具体细化和落实,其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程序的描述与规定更明确、分类更细致,方便基层操作,体现了上海的地方特色。
首先,建立了一套基于事实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仅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而且将在高校招生中发挥重要参考价值。《实施办法》指出,综合素质评价的记录和评价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修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相关内容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只要学校把握好每个模块所要记录的具体内容就可确保方案的落地实施。
其次,推进和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海市已有部分高中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将学校原创的“特色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是《实施办法》的又一亮点。“学校特色指标”的设立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有利于促进特色高中建设。为了防止“特色指标”的失真和泛滥,真正促进和鼓励普通高中的特色建设,《实施办法》规定,只有同时满足以下四条基本标准的高中才可以获得录入“学校特色指标”权限。一是学校有独特的育人目标,主要体现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特色;二是学校要有课程群的支撑,仅仅是单个项目或活动还不足以形成特色指标;三是需要有测量评价的标准,只有这样,学生表现等第的评定才有切实的依据;四是要覆盖本校的大多数学生,仅有个别或少部分学生参与的综合素质评价不能视为学校特色指标。
最后,多管齐下让综合素质评价更公开、更透明。《实施办法》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记录方式,评价程序环节清楚,具有规范、严谨、递进的特点,操作性强;每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及具体要求都非常明确,而且高度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个性差异。此外,《实施办法》要求相关高等学校在招生章程中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使用办法并提前公布,规范、公开使用情况。在“记录方法与程序”方面,《实施办法》明确了校、区、市三级管理制度和不同的职责,这样就方便了“档案的形成”和“材料的使用”。
2017年起,在推动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过程中,上海市将试行把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参考。为保障评价方式的客观性,上海市将启用全市统一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明确高中学校作为信息录入主体,采用客观数据导入、高中学校和社会机构统一录入、学生提交实证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历。同时,将构建市、区县和学校三级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审核、信誉等级认定、公示与举报投诉等配套制度体系,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实施办法》明确高中学校作为信息录入主体,这就需要我们总结经验,在多年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和深化。为此,我们把校本化实施的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推进学校特色指标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学校创建六十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以立德树人为主轴、以中华传统文化滋养的博雅教育实验和以跨文化视野架构的国际理工创新实验为两翼”的办学模式,“文理相通、人文引领”的教育理念日趋成熟,博雅教育品牌效应逐步彰显;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有序开展,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国内外名校的认可;国际理工创新实验独树一帜,社会影响日益增强。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据《实施办法》明确的特色指标四条标准,着力完善“曹杨二中多维有序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曹杨二中博雅教育评价”和“曹杨二中国际理工教育评价”等三个指标体系,并细化实施流程。
第二,开发与上海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对接的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数字化平台,使相同信息一次录入,自动导入市平台。这既有利于学校特色建设、学生个性发展的写实记录,也有利于高校的追踪查询,使综合素质评价更有利于素质教育走向深入,促进学生认识自我、积极主动的发展,实现自我的完善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