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药物混合液复合麻醉对患儿RR、HR、MAP、SpO2的影响

2016-07-17 19:40黄同玲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混合液异丙酚氯胺酮

黄同玲

三种不同药物混合液复合麻醉对患儿RR、HR、MAP、SpO2的影响

黄同玲

目的 观察氯胺酮、异丙酚以及利多卡因三种药物混合液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需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异丙酚以及利多卡因三种药物配制的混合液麻醉。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前和麻醉后10 min、20 min、30 min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4.1%,观察组患儿平均麻醉清醒时间(20.0±3.6)h,对照组患儿平均麻醉清醒时间(33.8±10.2)h,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种药物的混合液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不良反应少,术后清醒快,麻醉效果理想。

麻醉;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利多卡因

麻醉是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进行手术的目的,因此,麻醉药物的选择应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清醒快的麻醉方法[1]。我院2011-01—2015-01对收治的66例需手术患儿给予氯胺酮、异丙酚以及利多卡因三种药物混合液的麻醉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01—2015-01我院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6例,男52例,女14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7.2±1.6)岁;体质量23~46 kg,平均体质量(33.6±7.9)kg;对照组54例,男37例,女17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6.8±1.2)岁;体质量16~44 kg,平均体质量(30.3±5.7)kg;P>0.05,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儿均术前6 h禁食,手术开始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剂量为苯巴比妥钠1.5 mg/kg,阿托品0.01 mg/kg。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2 mg/kg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采用微量泵持续输注进行麻醉维持,输注速度控制在0.3~0.5 mL/(kg·h),匀速输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增减麻醉药品用量,手术结束前10 min开始减量,5 min停止麻醉维持。观察组:观察组患儿给予氯胺酮100 mg、异丙酚40 mg、利多卡因40 mg,将三种药物配制成10 mL的混合液,采用微量泵持续输注进行麻醉维持,输注速度控制在0.2~0.4 mL/(kg·h),匀速输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增减麻醉药品用量,手术结束前10 min开始减量,5 min停止麻醉维持。两组患儿均保留自主呼吸,面罩给氧,对麻醉期间患儿的各种反应认真记录。

1.3 统计学处理 将相关数据计入SPSS 20.00软件包,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前和麻醉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这说明,两组患儿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均比较平稳。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4.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麻醉清醒时间(20.0±3.6)h,对照组患儿平均麻醉清醒时间(33.8±10.2)h,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1 两组患儿麻醉前和麻醉后RR、HR、MAP、SpO2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麻醉前和麻醉后RR、HR、MAP、SpO2情况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

项目 组别 麻醉前5 min 麻醉后10 min 麻醉后20 min 麻醉后30 min RR(次/min) 观察组 23.6±2.5 22.6±3.0 22.5±2.8 22.7±3.0对照组 23.3±2.8 20.5±3.9 21.5±3.0 22.3±3.1 HR(次/min) 观察组 95.9±10.7 100.8±15.0 100.5±14.6 100.7±15.0对照组 95.5±11.6 105.7±16.3 104.5±15.4 103.5±12.7 MAP(mmHg) 观察组 83.5±9.0 92.7±10.5 92.6±5.1 87.6±8.8对照组 83.6±8.6 96.3±9.6 95.7±6.0 92.5±9.0 SpO2(%) 观察组 97.2±1.5 96.5±1.6 96.5±1.8 98.2±1.1对照组 96.3±1.5 91.5±1.5 96.2±1.6 98.0±1.1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及麻醉清醒时间情况比较(n)

3 讨论

氯胺酮是苯环已哌啶衍生物,属于静脉麻药,其麻醉和镇痛效果十分显著[2],但研究表明[3],氯胺酮药量蓄积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对心血管、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加大,其中以血压升高、呼吸抑制、心率增快、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且患者苏醒时易产生不良精神反应。因此,临床往往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麻醉。

由于儿童的生理方面特点与成年人不同,儿童的心排血量比较高,药物在组织分布平衡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小儿体内血浆白蛋白和药剂融合力较低,其代谢、解毒的功能也比较弱等。因此,在对儿童进行麻醉时,异丙酚的使用较多。异丙酚是一种高脂溶性、高代谢率的短效静脉麻醉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患儿的交感神经,容易进入血脑屏障,具有起效短、起效快的特点[4]。将氯胺酮和异丙酚联合使用,有效减少了氯胺酮出现的不良反应,两种药物有着极佳的协同作用,异丙酚可增强氯胺酮的催眠作用,拮抗氯胺酮的循环兴奋效应,同时又能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患儿的血压降低,减慢心率,且异丙酚和氯胺酮联合使用,有效解决了单独使用氯胺酮麻醉时术后苏醒慢,苏醒时容易产生谵妄的问题,苏醒质量较高[5]。但是,异丙酚和氯胺酮联合使用虽然能够增强催眠作用,但是镇痛效果不佳,故在麻醉药物中加入利多卡因,这样在提高麻醉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增加镇痛效果,使患儿注射药物后的疼痛感明显减轻。郭彬彬报道[5],利多卡因可作为静脉复合麻醉中的配合药物之一,其术后镇痛的优势明显,但使用应注意有效安全浓度的界限。因此,利多卡因的镇痛作用虽然在临床上已经取得较好的进展,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严格注意掌握用药剂量,重视其毒副作用,一次性用药不要超过100 mg,且注射速度要慢,避免出现严重的室性心律紊乱,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肌肉震颤等,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本研究中,两组患儿麻醉前和麻醉后10 min、20 min、30 min的RR、HR、MAP、SpO2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麻醉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氯胺酮、异丙酚、利多卡因三种药物的混合液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不良反应少,术后清醒快,麻醉效果理想。

[1]李毓,邢群智,韩学昌.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全麻维持的麻醉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5):72-73.

[2]Borazan H,Sahin O,Kececioglu A,et al.Prevention of propofol injection pain in children:a comparison of pretreatment with tramadol and propofol lidocaine mixtur[J].Int J Med Sci,2012,9(6):492-497.

[3]李龙柏,程金銮,孙新远,等.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6):610-611.

[4]姜爱华,金瑾,辛德乾,等.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PPH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6):107-708.

[5]郭彬彬.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对包皮环切术镇痛效果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36(2):84-86.

2015-08-13)

1005-619X(2016)03-0324-03

10.13517/j.cnki.ccm.2016.03.049

3521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

猜你喜欢
混合液异丙酚氯胺酮
S(+)-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镇痛的研究进展
月季生态培育方法新尝试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R 氯胺酮国内外药品研究资料文献综述
异丙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胆汁胰液混合液溶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外实验研究
铅、铋混合液配制方法的探索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