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外大学社团文化的建设

2016-07-16 05:16过筱
中国市场 2016年27期
关键词:英国

过筱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社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英国大学学生社团组织建设起步较早,社团内容多样化,组织形式灵活性强,影响范围广。2015年9月至1.2月,笔者作为国际交流生,赴英国学习、交流,针对中西方社团文化不同的层面,发现了许多社团文化的特色之处,值得我国各高校借鉴。最后,笔者针对我国在社团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对策,并且对我国高校社团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社团文化;英国;中外大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77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社团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大学生群体中的群众性组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相对于高校班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越来越小,而学生社团的影响力逐渐增强,高校社团对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和道德社会化的推进作用凸显。2003年,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社政司年终会议上指出,我国高校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学生公寓、进学生社团工作”,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大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发挥作用。

但从我国高校社团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许多社团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社团的相关研究也不全面和深入。高校学生社团虽然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高校社团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高校社团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比较中西高效学生社团不同的文化形成背景、不同的运作模式,以及所产生的不同教育效果,并对中西高校学生社团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社团的背景、类型及建设

1.1社团的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社团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团管理和健康发展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若仍以传统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不仅学生社团的功用在实践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可能影响着高校社团的生存与发展。为了解决我国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西方高校学生社团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其中也有不足之处,然而汲取西方社团建设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西方社团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取长补短,为加强我国高校社团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1.2社团类型

国内高校学生参加社团的类型主要为文化艺术类、公益服务类。由于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位于世界前列。同时,在现代社会,各种新鲜事物在年轻人之中流行开来,因此中国学生多偏向于该方面的学习与发展,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英国高校较流行的是偏向实践创业类的社团,国外学生倡导独立自主,创新思想,这是在国内高校内欠缺的。因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是我国政府对大学生倡导的一个就业方向。

学术科技类社团在国内学生中也处于不受青睐的地位。学术科技类注重的是钻研创新,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书籍。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的钻研精神比较欠缺,不偏向做高深的学术研究。运动社团也处于与学术类科技社团同样尴尬的现状,国内大学生多数接受的是被动的运动,例如体育测试这样强制性的要求,或许会使得一部分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而国外的大学生能够自身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或是对运动有浓厚的兴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不断加强自身的锻炼。

公益服务类的社团在两国大学生的参与程度相较不大,都属于大学生乐于加入的社团。可见不管是中国和英国,志愿者服务在大学生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也成为一种国际上的共识。

1.3社团的建设

了解中西方高校社团文化的基本情况,分析我国社团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将特殊性上升为普遍性,形成对社团文化的改进模式。再以该普遍性去指导特殊性,针对各大高校社团存在的共同问题,因地制宜地运用该普遍的改进模式,促进我国社团文化的繁荣大发展。分析不同方面存在的有利及不利之处,为更高地带动我国高校社团发展奠定基础。理性思考,形成对繁荣社团的完整准确的认识,从而给出一定的解决措施。加强对社团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社会。

2社团活动的总体认识

2.1社团活动与学习

国内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对学习是有影响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占用太多的学习时间,阻碍了学习。国内的课程安排较满,而且社团活动也是挺多的,这样就对学生在平衡学业与社团活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国外学生大部分是根据兴趣爱好而选择社团类型的,参加社团活动,可能并没有让他们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同时,国外大学的课程安排较少,教学氛围较宽松,但这不意味着课程低质量。国外注重的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加入社团,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可见社团与个人兴趣以及个人专业的关系较为紧密。而国内的社团更大意义上是一个放松身心,或者说很多大学生是为了加分而去选择一些社团,并没有想到要通过社团真正获取一些实质性的东西。

2.2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

在对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的认识上,大部分都认为社团活动会对校园文化形成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是两校学生在作用的大小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同。国内的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的形成方面,没有国外社团对校园文化的影响程度大,影响范围广。当然,这也因不同学校的现状而异。但总的来说,国外的社团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对活动的态度也促进社团的快速发展。

3社团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社团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国内学校来说,需要解决的是活动的流于形式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参与度。一般来说,大一新生的参与度是最高的,因为大学的社团相较初高中,形式丰富了许多,而且能够锻炼人的能力。换了一个全新的环境,自然想要参加几个社团,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随着年级的增加,对社团的兴趣也逐渐淡弱。一方面是由于学业课程繁忙,没时间参加社团活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社团活动本身并不能给予学生实质性的帮助,或是本身就没有对学生的胃口,从而使很多同学都对社团失去了信心和好奇。也正是由于社团的组织性纪律性不够高,导致大部分人认为不参加活动也无关紧要,没有形成对所参加的社团的凝聚力。同时,老师虽然是鼓励学生参加组织社团,但是在引导方面,在对学生组织社团的方面,或许没能给予及时的指导,所以社团难免流于形式化,只是某些学生干部在宣传社团本身、在招收会员方面下了功夫,而之后就很少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原先的会员们。

3.2社团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3.2.1加强社团的实质性教育

理论学习的内容要进一步规范。不同的学生社团,应根据其不同的社团性质,在学习内容上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学习。在学习目标上,分层要求每个社团成员在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学习。通过有效发挥理论学习型社团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社团学生对实践的学习。我们要在定位上强调学习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在观念上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效果上强调学习的整体性和实效性,在表现上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在保障上强调学习的制度性和科学性。

在社团接受不同方式的教育,就要做到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成果运用到解决社团现实问题中去,体现到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上,体现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加强社团实质性教育的精髓。

3.2.2规范管理

学生社团的成立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需要引导和保护,但不等于不约束,不管理。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要坚持管理监督和服务引导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要指导学生去做好社团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又要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体现对社团成员的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不要让制度化的条条框框约束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性。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建设也是一个社团不随着人员更替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一个社团积淀自身社团文化的可靠保障。

3.2.3创造更富有吸引力的活动

高校相关部门应该逐渐拓宽学生社团涉及范围,建立多样化学生社团,增强社团活动的可操作性、丰富多样性,以提高学生兴趣度、积极性和开发学生创造力从而使得学生社团在质量上得以提升。

传统的学习方式影响了社团成员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理论学习性社团为例,在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部分学生感觉在网络上就可以学习理论知识。对此,学生社团可通过开设理论讲座、理论沙发、演讲辩论等不同的理论学习形式,促进社团成员积极主动参加各项活动。

3.2.4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领和指导

学生社团既然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把握社团的正确导向。社团活动要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要激励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性和品味性社团活动是社团发展的根本,是社团的生命力,也是社团存在的亮点。社团的发展需要经过认真规划,社团的活动需要经过精心设计,社团的影响要体现正能量。这些要求对社团的指导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指导教师需要把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提到一定高度,要把学生社团真正建设成培养青年学生的重要阵地。

3.2.5多发展服务型社团

在多数西方国家,服务性社团所占比重较高。如英国,服务性团体有救灾俱乐部、青少年法庭、同情会组织等;而我国学生社团类型、数量和规模与国外相比相差较远,多为文娱型。

首先,灌输学生服务意识、加强学生服务型社团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学生可以从服务奉献中获得成就感、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建立强烈社会责任感。最后,团体的成员之间应互相配合融洽,建立各种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是确保社团之间团结合作的重要保证。

3.2.6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支持和帮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社团得不到必要的经费支持和场地保证,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高校应该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对学生社团建设的经费投入,保证学生社团在有指导、有监督的基础上有资金、有场地,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觉到学校的支持和关怀。有条件的高校,应该结合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的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社团走出去,到基层去,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青春的风采。

3.2.7完善留学生社团建设

随着我国留学生数量增多,教育国际化日益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又一重要部分。

在我国,高校中设有关于留学生的社团为数不多,且规模小也缺乏有力的管理。留学生课余活动单一,归属感低。国内社团与留学生社团互相独立、内部成员沟通与交流机会少等现象都促使留学生社团处于尴尬境地。

因此我们需一定程度地学习借鉴美国大学国际学生社团的模式,改革和调整有关思路,如组织国内与留学生社团联谊活动、竞赛活动等为加强社团之间沟通提供平台;建立混合型社团,无论国内学生或留学生都可参加,提高国内外学生共同参与度,满足留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社团制度,创建和谐、互助的社团环境,提高留学生归属感,提高留学生参与兴趣;组织语言文化类社团活动促进中外学生沟通交流,提高语言学习能力,如“外国语交流会”“留学生联盟”“欧美文化桥”等学生社团;在校内组织承办专门针对留学生的讲座,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校内资源设备、学校的图书馆等资源。这不仅有利于扩大交流,增强其归属感,同时在提高本地学生的国际视野方面也会有很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世刚,李秀松,中国社团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

[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于伟西方高校学生工作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4(2).

猜你喜欢
英国
英国的环保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Myths and legends-South Asia(Thailand)
Reading skills praCtice:A train timetable
Myths and Iegends-Europe
Writing skills practice:A social networking site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Southwest Asia(Ancient Mesopotamia-Sumer)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