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友明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浅谈兴山民歌的特点与传承
肖友明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湖北兴山民歌距今大约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确切的说它属于劳动歌曲中的薅草锣鼓,因其特有的“兴山三度音程”而被文化部专门定名,且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中,笔者将对兴山民歌的起源与美学特征,以及特色与演唱提示等围绕民歌本体内容方面进行探讨。同时,笔者认识到民间歌曲往往面临传承难的尴尬局面,掌握民歌本身的艺术特征仅仅是做了最基础的工作,而对于民歌的传承和保护才是摆在每一个音乐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故笔者提出一些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做法,力求在这方面得出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兴山民歌;起源;美学特征;特色;演唱要求;保护;传承
据音乐史书记载,关于我国音乐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它们是模仿说、感情说和劳动说。其中“劳动创造了人,而音乐又是人创造出来的”,所以音乐起源于劳动便是一个重要的源头。我国古代就有大量的民歌是在描写劳动场面,如相传黄帝时期的《弹歌》,全曲共八个字,描绘的就是先民们为了生存狩猎时的情景。湖北兴山民歌正是人们在劳作过程中,伴随着薅草的锣鼓点即兴演唱的民歌类型。
先秦时期,民歌就分为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民歌和以《楚辞》为代表的南方民歌。其中,《楚辞》主要是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地区民歌集,其内容大都是祭祀鬼神的篇章,湖北兴山地区又是楚文化的核心地带,现今兴山民歌的音乐风格主要是以“悲”为美,这可能与古楚民歌用于祭祀鬼神有一定的相联。从汉武帝立乐府到唐太宗制雅乐,都有楚音“哀伤”、“悲”的记载,直到今天,人们也认为兴山民歌“音悲”,或许有人认为这种音乐并不美,但这种认识却与楚人的感觉大相径庭,而这本身就体现了音乐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人审美心理不同,所谓的反“悲”为“喜”,正是荆楚古歌的美学特征。
兴山民歌的特色在于居于大、小三度之间的特殊“三度音程”,国内音乐学界部分学者将其认为是“荆楚古歌”的遗存,所以兴山民歌常被称为“巴楚古音活化石”。兴山民歌源远流长,蕴藏丰饶,其音调奇特,常常使受过现代音乐训练的人误认为“没唱准”。笔者认为,兴山民歌的特殊三度音程主要是根据哭泣时发出呜咽之声逐渐演变而来,演唱时就没有所谓的音准之说,如果音高非常准确,反而影响了哭泣呜咽时的真情流露。演唱时一定要把握“兴山三度音程”的分寸、力度,要反复听,反复琢磨,才能达到其特色的理想效果。
兴山民歌在演唱时要寻求呜咽之感,所以在气息的运用方面尤其要注意。演唱时,声音要与气息形成一种较强的对抗力量,要寻找一种抽泣的感觉。从音色处理的角度来讲,应力争做到“原汁原味”,保留其最原始、朴质、粗犷的音质特征。
兴山民歌演唱过程中,每一句的末尾通常都有一个下滑音,这也是在演唱中尤其应当注意的,这与兴山民歌以悲为美的审美特征是相符合的。另外,在演唱过程中节奏也是应该注意的,多数情况下其节奏型舒展自由,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停顿常无规律可循,全凭演唱者“自由地”发挥,而这种有控制的自由又是较难做到的。
为保留兴山民歌原汁原味的艺术特征,通常要求必须要使用兴山本地方言进行演唱,如《五句子歌》中的发音:五(vu)、歌(go)、难(lan)、桃(tiao)、色(sei)、舌(shei) 等。另外,在演唱时衬词也是应当注意的,因为它能准确描绘歌曲的情绪与呼吸的气口。在我国传统民歌中,常用衬词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情感的表达,有些衬词则是为了加强节奏和语气,使音乐更加形象生动。可以想象人们在薅草锣鼓的伴奏下,歌词为劳动过程中特定的景物和心情,句段中添加的衬词大大丰富了情感表达,同时又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2006年5月20日,兴山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作为专业院校的音乐工作者,有责任去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首先我们要明白民歌传承的载体是什么?载体是人,是每个热爱兴山民歌的老百姓。有了这一个认识后,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具体的思路与方法。
笔者认为时下的音乐强调大众化,将兴山民歌和与流行元素相结合不失为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凤凰传奇的部分作品就是将蒙古民歌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从而使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蒙古民歌的音调特点,同时这也起到了传播民间音乐的作用。其次,民歌保护与传承应从青少年抓起,让地方民歌走入校园,走进课堂。音乐学院的学生本身就是音乐事业的传播者,他们更应该履行职责,来推动这一工作的有序展开。
另一方向,作曲家们应多地运用民歌素材进行音乐创作,这也是传播民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根据当地名人轶事或是民间故事,融入兴山民歌的旋律素材来编创音乐剧、歌舞剧等。政府可定期开展诸如“兴山民歌节”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对传承和保护兴山民歌大有裨益。最后,国家也应该投入更多的经费,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设立专门的机构,来整理、录制、传播民歌。
兴山民歌流传于湖北省兴山县各乡镇及其东、南、北部的周边地区,属汉族民间音乐。其研究价值在于,兴山古民歌在近千年历史中传承下来,有力地证明了我国传统音乐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它属于我国中南部独有的民间音乐乐种,从内容上看,它承袭了荆楚古歌的基本面貌,其独特的乐律学原理对音乐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蓝本,同时也填补了对这一音乐现象理论研究的空白。
兴山民歌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与世界各民族音乐交流中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化身份”。只有把根深扎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音乐文化的土壤中,才能最终结出硕果。通过对兴山民歌学习和研究后,身为中华文化的践行者,我们有义务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梁莹莹:《鄂西南兴山县薅草锣鼓艺术特点探析》——以《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1032、1035、1038、1040、1047首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专刊
[2]王庆沅:《荆楚古音的发现》[J],黄钟,1997年第2期
[3]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4]苟利芝:《四川清音的传承与革新研究综述》[J],音乐大观,2013年第3期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16-01
作者简介:肖友明(1983-),男,汉族,讲师,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