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编年图景的呈现如何可能?
——王庆生《金代文学编年史》的启示

2016-07-16 15:18路元敦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名作欣赏 2016年26期
关键词:著者金代生平

⊙路元敦[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潘 玥[《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 成都 610072]

文学编年图景的呈现如何可能?
——王庆生《金代文学编年史》的启示

⊙路元敦[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山东泰安271000]

⊙潘玥[《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 成都610072]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文学编年史的撰著出现了一系列优秀成果。而王庆生编著的《金代文学编年史》是其中很有分量的一部,该书精心设计内容,突出文献实证,学术特色鲜明,堪称金代文学研究的一项新创获。

王庆生 《金代文学编年史》 学术特色

文学编年史就是文学的编年历史,它要展示不同时代立体交叉而又流动的文学图景。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文学编年史著作不断涌现。而相对冷清的金代文学研究,其编年史撰著也有出色的表现:在2011年牛贵琥《金代文学编年史》出版之后,2013年中华书局推出了王庆生编著的《金代文学编年史》(以下简称王著)。该书分上、下两册,共计120万字,以金代各类文学现象为主体,兼及艺术、宗教等门类,用编年方式排列史料,考证作家生平及作品年月,展示一代文学的发展轨迹。而著者王庆生是金代文学研究专家,几十年来致力于金代文史研究,其所著的编年史无疑是很有分量的。笔者仔细研读后,认为该书学术特色鲜明,确为金代文学研究的一项新创获,尤其在以下两个方面值得称道。

一、精心设计内容

要展示金源一代文学的运动轨迹,面对的材料无疑是丰富的。怎样取舍材料,设计内容,是摆在著者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处理,也恰恰能反映出著者的学术构想及著作的学术水准。对于金源文学的时间上限,学界一般没有争议,即是从金太祖收国元年(1115)算起。而对于其时间下限,却存在较大的争议。学界流行的文学史著作一般是以金代灭亡的时间(1234)为其时间下限,牛贵琥著编年史将下限定在至元元年(1264),而王著则将下限定在段成己故世之至元十九年(1282)。著者认为,金代后期作家,一类以元好问、李俊民等为代表,入元后成为金代遗民;一类以杨奂、王鹗为代表,生平创作主要在金,但入元而仕。段成己于蒙古宪宗时做了山西学官,只有短短数年,且学官在当时只是充当一方的学术代表,所以后人仍把他视为遗民。著者对金代后期两类作家的划分是符合实际的,尤其是对段成己何以被称为金遗民的说明是恰当的,这也就回答了为何该书将下限定在段成己故世之年。著者将金代遗民的文学创作也纳入编年,显示了其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与宏通开阔的学术视野。

王著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对金代主要作家的生平进行编年。对于哪些作家该入选,著者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合理取舍。著者认为,《中州集》《中州乐府》《河汾诸老诗集》三部总集中共收作家262人,加上元好问、杨奂、杨宏道、刘祁、王鹗、杜仁杰、李庭及全真教一些主要人物等不在上述三书中的作家,金代的代表作家有近300人。这些作家构成了金代文学创作队伍的主体。该书将约150余位作家的生平纳入编年,而这些作家处在当时文坛的中心位置,有较多作品传世,且作品形成了独特风貌,在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地位。纳入编年的作家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具有代表性。150人之外的作家,虽然没有仔细编列生平,但涉及重要文学现象、重大事件或重要创作,与作家生平有关的,仍做交代。对《中州集》所载历史人物,如刘豫、张孝纯、杜冲等,由于他们是重要政治名流,在文学上并无地位,其生平未纳入编年。但当他们的生平关涉重要时事时,也做必要的介绍。以上安排,显示出著者对金源文学宏观掌控的能力及其独特的学术构思。

王著的又一主要内容是将金代重要文学作品进行编年。该书以郭元《全金诗》、薛瑞兆等《全金诗》、阎凤梧等《全辽金诗》、张金吾《金文最》、阎凤梧《全辽金文》、唐圭璋《全金元词》及各作家本集为依据,除佛道诗词以外,凡可以明确界定创作年月的作品,皆在采录之列。没有明确的创作时间,或只能大致推断其创作年月的,则不纳入。纳入编年的作品数量是巨大的,仅诗歌就约有4000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著者细致爬梳文献,在《全辽金诗》的基础上,增编佚诗30余首;在《全辽金文》的基础上,增编佚文220余篇。这些作品无疑增加了金源文学研究的基本材料,对评价某些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意义,这是著者对金源文学研究的重大贡献。

王著秉持着“大文学史观”,对金源一代的史实,择其重要者,也逐年予以编列;对与文学并行发展的学术、艺术、宗教、民俗等重要文化现象,也做了部分编年。前者如明昌六年发生的赵秉文上书案,除赵秉文因此而获罪罢官外,王庭筠被牵连罢职,周昂亦被牵连入狱;贞南渡、天兴亡国,影响到元好问等众多作家,等等,该书都做了大致的勾勒。后者如多民族文化如何在相互碰撞中融合,民俗民风如何迁变,以及金代历届科举的状况,全真教创教、传教的活动轨迹等,王著也都予以关注。政治历史事件及学术、艺术、宗教、民俗等文化现象,表面看似与文学关系不大,实际上它们作为推动文学发展的外部因素,作为重要的文学背景,却深刻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大文学史观”指导下的文学编年史,正是要从文学艺术的整体出发,打破文学史研究的旧有格局,把文化史甚至是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引入文学史中,从而开拓文学史的研究空间。王著可谓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突出文献实证

王著学习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的做法,完全用材料说话,杜绝任何空言。在对金代每一年的文学事件进行编年时,“采取一种纲和目互见互联的办法,先用概括的语句叙述一件事,作为纲;然后引用有关材料,注明出处,表示言必有据,同时还做若干补充,使事件经过有较为丰富的具体内容”①。同时,对每一年文学事件的介绍,根据资料的实际留存情况,内容或多或少。如金太祖天辅元年的文学,只叙述了该年三月、九月、十一月、十二月中的五条事件,另有一条虽在本年但月份不明,二者合计,共有六条;而金太宗天会元年则叙述了除七月、十二月之外的十个月中的十九条事件,另有一条虽在本年但月份不明,二者合计,共有二十条。文字的多寡完全依据材料,不以铺叙描述或议论评析为主。

王著在对作家、作品及其他方面进行编年时,也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做了严谨细密的考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作家生平的考证,如大定十年三月“党怀英三十七岁,甲科及第,调城阳军事判官”条,著者排比《中州集》“承旨党怀英小传”以及《金史·党怀英传》《滏水集·承旨党公碑》中的相关资料,发现三书所载党怀英为官之地均不相同。而根据《金史·地理志》考证出大定三年应为“城阳军”,而非“成阳”,这就指出了《中州集》“承旨党怀英小传”、《金史·党怀英传》记载的错误。又如关于元好古的享年问题,元好问《遗山集·敏之兄墓铭》记载为二十九,《中州集》“敏之兄”小传记载为三十一,《续夷坚志》“敏之兄诗谶”记载为三十二,同出一人之手,所载却均不相同。著者根据《中州集》“敏之兄”小传中的关键句“年二十就科举”及前述三书的相关记载,结合考察当时举行科考的年份,考定元好古的享年为二十九,据此推出元好古的生年为大定二十六年。其他如对元好问家世、赵秉文何时在翰林应奉的考证,等等,均能见出著者对文献的熟稔、考证方法的科学以及态度的审慎。

对文学作品的系年、考证,王著也有不俗的表现。如根据《金石萃编》中赵秉文《彰德府安阳县乞伏村重修唐帝庙记》一文,明确赵秉文明昌六年六月还在丁忧。《滏水集》中《西陵》《三台怀古》二诗皆写于临漳县,而临漳县在明昌间隶属于彰德府,故著者将《西陵》《三台怀古》二诗系年在赵秉文丁忧时,即明昌六年六月。这一系年、考证是有说服力的。又如《全辽金文》中李纯甫《嵩山福昌县崇真观记》一文,末署:“大金正大八年岁次辛卯十月癸丑之吉……”著者认为,正大八年纯甫已卒,此为刻碑年月。福昌在洛西,纯甫贞初避兵于此,后移居嵩州伊阳。所以将此文系于贞、兴定间。其他如根据元好问《秋望赋》的具体内容及遗山的行迹,推测该赋写于兴定二年至四年间,等等,皆可见出著者对作品的解读能力及其深厚的学术功力。总之,著者发挥其在金代文史方面的学术优势,在编著《金代文学编年史》时,突出资料性与实证性,这是该书的一大亮点。

另外,著者在该书的末尾添加了《征引书目》《金代纪元简表》《人名索引》三个附录,完善了“文学编年史”的体例,为读者阅读和利用该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与牛贵琥所著编年史相比,王著有两点更值得称道:一是该书虽按金代(金亡后是蒙古、元代)逐年进行纪年编史,但也注明同时存在的其他政权的纪年,给读者阅读带来了方便。二是对于南宋文学的编年,王著要比牛著详细些,这也是需要指出的。当然,本书也有可改进之处,比如在重视文献实证的基础上,需加强理论的阐发;在逐年的纪年中,添加公历纪年等。

①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作者:路元敦,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潘,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馆员。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蒙元对金、宋战争与13世纪汉语文学》(15YJC 75103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著者金代生平
王骥德家世、生平与著述新探——以晚明穆光胤《玄对楼巳集》为中心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增字配号规则的探讨
赠方瑶
曾巩生平
泼尽水墨是生平
金代社会阶层间个体晋升的途径
从猛安、谋克官印看金代的尺度
我国阅读疗法领域著者队伍研究
《西部论坛》参考文献格式说明
金代赐姓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