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淑妤
构建主义学者认为,学生是班集体的重要构建要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开展的探索、研究、分析等学习活动,表面看似是学生个体的独自活动,实际上是学生群体的集体活动。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离不开互助合作的实践活动,经常需要与其他学生个体进行协作沟通。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列举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合作能力的三种方法。
一、情感教育,在认识合作意义中主动合作
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沟通能力差、合作意识薄弱的问题,习惯于“独自为阵”的独立学习活动,“游离”于合作学习活动之外,不愿参与到教师组织的集体合作学习活动中,“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时常发生。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小学生没有深刻认识合作学习的意义,缺乏能动合作学习的情感意识。
教育发展学指出:“情感培养,是摆在教师教学活动‘第一位的任务和要求,它是一切其他教学活动得以深入实施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做好学生合作学习情感的激励工作:第一,肯定评判激励。教师的一个细微动作,能对学生产生难以预料的作用;第二,典型案例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关于互助合作活动的名人故事、哲理寓言等激励学生。如给学生讲解“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等名言,以及“掰断筷子”“小和尚抬水”等励志故事,让学生深刻感悟,体会领悟合作互助的意义;第三,场景营造。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培养学习情操方面的内容,教师应深入、高效地运用这些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二、引导实践,在亲身合作中探究合作
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能力,不是短暂、一蹴而就的简单活动,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和有序训练的系统工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合作能力,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地引导和认真地教学,教师不能“强行”把小学生纳入合作学习活动中,而应有意识地设置合作学习的任务,逐步引导小学生参与行之有效的合作探知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合作实践活动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获取正确、科学的数学解题技能,深刻感受合作学习的魅力和功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从而有效形成主动合作的意识。
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时,笔者采用师生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向小学生提出“课件中展示的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吗?它们是平行线吗?”“平行线应具备哪几个条件?”“实践动手,利用若干小棒摆,变换不同位置、方向,使它们互相平行,然后小组合作,利用两根皮筋,使小棒互相平行”等需要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话题。然后,笔者组织小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根据所提的探究问题,开展合作讨论集体活动,不仅要求小学生参与活动、深入探究,还要求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探析思路和观点,集思广益,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见解。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析活动,深入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点的深刻内涵。这样一来,小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素养的同时,对合作学习的功效也有了深刻感悟。
三、科学指导,在深入指导点拨中学会合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不仅要精心规划整个教学活动进程,还要科学指点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同一阶段,学习对象与现行学习要求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担负起对学生“纠偏”的工作职责,科学指导小学生有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同时,针对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或错误问题,教师要给予小学生实时性的讲解和指点,组织小学生深入思考,并自查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不足,让小学生能够认清自己错误的“根源”,掌握正确的解析思路和方法,从而有效开展小学生合作学习活动。
总之,学习活动是一项群体性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个体实践和集体合作的有机统一体。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平.试论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途径和方法[J].科技信息,2010,(29).
[2]史亚娟,华国栋.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J].教育学报,2008,(3).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九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