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乔
竹刻之道自古有之,但真正兴盛起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上海嘉定,从事者多为文人雅士,而非一般匠人。其艺术成就,赏玩情趣,非外人所能领略。它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枝独秀的奇葩,以竹为载体,融诗、书、画等诸艺为一炉。所作也是自己玩赏、馈赠文友之物,而非谋生之用。竹乃常见之物,随手可得,不为特殊。而明清以来,文人巨匠凭其书画造诣,以刀作笔,施以竹材,于方寸间做文章,化腐朽为神奇,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至今仍为世人叹为观止。古来文士案头,弃金银尚竹木之材,朴实无华,多为实用之物,其中竹刻笔筒备受文士喜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清晰地表达了文人的气节和对竹刻艺术的推崇。下面撷取嘉定翥云博物馆馆藏部分竹刻精品与大家分享。
清西园雅集故事笔筒
高15厘米。“西园雅集”为传世竹刻中常见题材,此笔筒取优质竹材,以深浮雕法结合浅浮雕法,并施阴刻法,写崇山峻岭之间,群文士名流西园雅集故事。西园为北宋驸马都尉王诜之第,王诜曾邀同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蔡肇、李之仪、李公麟、晁补之、张耒、秦观、刘泾、陈景元、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师(日本渡宋僧大江定基)十六人游园,后世工匠多以此为题材竣刻在不同的材质上,与晋代王羲之“兰亭集会”有异曲同工之处。作品构思巧妙,场景布置合宜,人物刻画神采奕奕,仿若山水诗意。米芾《西园雅集图记》载:“泉石云物,草木花竹,皆妙绝动人……”米芾以文字形式将人物姓名、衣冠、坐卧神态及周围清幽旷远的环境一一记录下来,以备后人追随。北宋的画家李公麟将此景以手卷的形式表现出来,此后“西园雅集”便成为后世画家们竞相效仿的题材。清代画僧石涛也曾以此为题材绘西园雅集图。笔筒上画面中间持笔而书的为东坡先生,其余文士分为六个场景表现,有禅释客坐的,有苍崖题诗的,有尚古赏画的,还有抱琴闲奏的。琴书雅趣悠哉,绝胜七贤六逸。云山水竹之间,散发着墨香。用《竹人录》“峰峦重叠,林木幽深”来描述此件作品非常恰当。作品从山石、树木以及人物的雕刻技法处理上,可以看出是比较典型的清中期竹雕作风:章法布局疏密有致,繁而不乱,山石采用“斧披皴”和“云头皴”等山水画皴法来表现;蕉叶、松针、竹叶,在仿效李公麟绘画方法的同时,结合了浅雕的技法,使得枝叶更具立体感。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更强调神韵、灵透。笔筒的整体画意风格上多承接了山水画布局的影响。山石的组合,峭峰之上不见其顶,给人以山外有山的感觉。笔筒口沿部分采用阴刻技法绘云霭,简单的线条,再现了艺人运刀和运笔一样得心应手,飘逸流动,或遒劲有力。作品的底部用了四个小矮足,这也是乾隆时期常见的表现形式。明清两代的竹刻艺人虽为工匠,但其艺术传承深受文人画的影响,文人画是当时社会精神人格的重要组成。能书画,更精通雕镂技艺,“以物咏志”这是竹刻艺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笔筒这种载体更是赋予他们更多的创造激情。书画艺术也为竹雕创作提供了无尽的图式和造型来源。因大部分竹刻艺人都集中在江苏嘉定和金陵一带,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大体上划分为“嘉定”“金陵”两派,其他还有徽派、浙派等。嘉定派竹雕到了清代康雍乾嘉时期(1662~1820年),已达到了顶峰,阴刻与浅浮雕成为时尚。此件作品汲取了“嘉定”派竹刻的精髓,技法上运用得得心应手。上海博物馆藏清中期马国贞竹雕“兰亭高会图”笔筒风格与其非常相似。
清乾隆竹雕玉堂富贵如意
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通常头呈灵芝形或者云纹形,握柄微曲。最初的如意是由古代的芴和搔杖演变而来,后来作为文房供赏玩用。此件竹雕如意采用了圆雕、浮雕、透雕等三种技法雕刻而成。一改常见的灵芝与云纹,而是采用了在春天里开放的牡丹与玉兰,寓意“玉堂富贵”。这一题材的选择,再加上构思的巧妙与雕刻的娴熟运用,使得传统的如意富有更加浪漫的情趣。那停留在玉兰花苞上的蝴蝶展动的翅膀,使人联想到它在花丛间穿行的景象,使得原本富有生机的画面,更增添了一份欢愉之情。作品选材、雕刻手法与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馆藏的竹雕如意如出一辙,维多利亚博物馆竹雕如意为乾隆时期清宫造办处所制。因此可以推断此件竹雕如意出自同一工匠之手。
清杨谦刻仕女诗文笔搁
笔搁色泽红晕,包浆厚重,器形完整,无丝毫变形。其上有添诗一首,词牌名为《右调减字木兰花》,阴刻铭文:“谁能消受,却带三分红杏瘦,似笑还颦,对面原非两个人,刘郎须记,要数佳人他第二。除我除他,此外如何得见些。右调减字木兰花书赠九老长兄。近香仙史。”笔法精心工整。笔搁中间雕镂一仕女,仕女发髻高耸,面目秀美,姿态婀娜,眉目清晰,衣饰细节流畅,倚窗而立,手持鸾镜。仕女的面目、发髻、服饰为典型的清代雕刻技法,其准确而精当的刀法勾画出仕女文静俊俏之美和怡然闲事的神态。故宫博物院藏有类似的题材作品,亦可参照。所刻诗文与雕刻又有联系,既有各自的独立性,情节上又相互呼应,使得两部分上下一致。笔搁下方刻有“筠谷”两字,为清代艺术家杨谦表字,杨谦(生于1684-卒年不详)字筠谷,号吉人,嘉定人。尤工牙竹,又善琢研,工小篆,善写梅,墨竹亦能人品。《竹人录》里记载杨谦家学渊源,其父杨隐君亦善书画、治印,精竹刻。杨谦子承父业,著有《吉人印谱》颇有盛名。杨谦在当时与扬州八怪交往甚密,金农白文“金吉金”印、朱文“金氏寿门书画”印都出白杨谦之手。杨谦的篆刻对后世影响颇深,“西泠八家”中的赵之琛非常钦佩其篆刻艺术。杨谦的竹刻作品多善诗文以长题诗文为特点,书法以行、楷为主。杨谦自幼生活在嘉定,对竹刻艺术感悟颇深,又是竹刻世家,深得“嘉定”派竹刻精髓。因其对玉、砚、牙等都善雕刻,所以在作品表现上亦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清中期竹雕兰亭雅集香筒
此件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小巧,在清代为文人文房香薰之物,又可幽游把玩。子口处配象牙天地盖,吻合紧密,倍添高雅。内置沉香,香气从镂孔中散发出来,阵阵清香,扑鼻爽心。雅致,美材,工巧,由此可见古代文士清高精致生活。香筒雕刻题材为兰亭集序图。在中国文人雅集史上,成为中国读书人集体记忆的事件中,最具经典意义,最具深远影响,最具文采风流的事件,一定是兰亭集了。当年五十一岁的王羲之,与孙统等四十一位名仕,在今天的会稽山阴之兰亭,集体演出了一幕雅剧。记叙这一雅集的《兰亭序》墨迹,成为书法史上的第一行书。次序后来人选清人选编的《古文观止》,成为后人学习文言散文的经典名篇。本作品以浅浮雕的形式表现,依靠物象高低相衬和交错掩映,产生层次,分出远近。“薄地阳文”是嘉定文人竹刻的主要雕刻形式之一,所谓阳文是指凡凸起之物皆为阳。作者将四十多个人物精雕于手掌大小的竹材之上可谓构思巧妙。苍松、竹林、亭台,皆表现得惟妙惟肖。充分体现嘉定竹刻艺术魅力,是一件难得的上乘妙品。
清中期竹根雕仙人乘槎
民间传说中有张骞通西域,乘槎寻找黄河源的故事。槎就是木筏的意思。晋代文人王嘉在《拾遗录》写到:“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槎浮于东海,槎上有光,夜明昼灭……有羽人栖息其上。”到了明代,“仙人成槎”题材更是比较盛行。清代出现了八仙成槎,作品由一个仙人演变成多个仙人。此件作品创作年代为清中期,雕刻生动,神木鲜果茁壮殷实,人物服饰与手中道具的配置,自然妥当,器物硕大,堪称清中期圆雕竹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圆雕是竹雕技法里比较传统的一种,多以竹根为材料。竹根肉厚质肥,形态各异,随形创作,易于艺人灵感表达。除了圆雕技法以外又结合了透雕、深浮雕、浅浮雕多种技法,巧妙地利用了竹根的自然随形,雕绘了八位仙人乘坐槎筏,各持法器,迎风破浪前行的场面。人物刻画写意传神,槎筏形态奇诡生动。鉴赏竹雕犹如观赏画轴,作者亦有深湛的人物画功底,如人物的裙带飘逸,运刀流畅,线条如画笔。匠心之巧,堪为传世佳作。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文物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