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中的生态问题及安全调控机制

2016-07-14 08:52鲁阳杨禹
大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整治调控土地

鲁阳 杨禹

(贵州省土地整治中心 贵州贵阳 550000)

土地整治中的生态问题及安全调控机制

鲁阳 杨禹

(贵州省土地整治中心 贵州贵阳 550000)

为保证土地整治工作质量,实现土地整治在生态技术、行政、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必须构建较为完善的安全调控机制。本文即针对土地整治生态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土地整治的生态化。

土地整治;生态问题;安全调控机制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土地整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但是,一些地域的土地整治项目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调控机制,忽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此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

2 概念界定及内涵

所谓土地整理,通常指的是通过采取相关措施,针对水、路、田、林和村等单位所实施的综合性治理,以期提高耕地的质量,增加有效耕种面积,最终通过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来提高土地的产出总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土地整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于通过对土地自身结构的调整,来提高土壤肥力和消除零散的土地;通过开发利用弃置未用的土地来改善环境和维护生态的整体平衡,通过对乡镇工业用地进行重新布局和规划,来改善道路条件、增加林网和完善沟渠建设等,客观上达成人与地的和谐与平衡。

生态安全有狭义和广义上的概念,广义上的生态安全主要是指涉及人的基本权利、健康、生活、安乐、社会秩序、生活来源保障和使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等方面。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安全是狭义上的生态安全,主要是指为防止环境质量状况低劣、自然资源的减少、退化削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撑能力。

3 安全调控机制在土地整治生态中的分类

3.1 按时间维度分类

可将其分为前馈调控、过程调控和后馈调控,具体如下:①前馈调控,从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查阶段实施生态预测,是超前主动调控中的一种。前馈调控就是要进行土地整治生态影响的前期评价,尽可能保证整治区内物种的多样性,做好相应的预防设计;②过程调控是指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实施项目监督管理,落实各项生态预防措施,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对土质层造成破坏,避免具有生态功能坑塘的填埋,减少对渠道两侧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③后馈调控是指土地整治项目完工后对新生态系统的调控,这就是要对土地整治区域施工过程中引发的生态问题采取人为补救。

3.2 按构成维度分类

技术调控机制是土地整治生态安全中重要的技术支撑,是通过土地整治规划技术进行土地整治项目选定的主要方法,技术调控能够进行土地整治生态风险预测,减轻土地整治产生的不良影响,实现生态化设计和生态保育型土地整治;行政调控机制,由于土地整治项目本身公益性特点,需健全完善的土地法律法规,才能够提升项目实施工程中的监管效力;经济调控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保护生态,实行项目资金管理与生态效益评价相挂钩,增加生态设计项目资金投入和生态经济补偿机制。

4 土地整治过程中安全调控机制的运用

4.1 技术调控机制的应用

土地整改是对原有环境的改变,只有利用先进的技术措施为物种迁徙做好准备,才能保证周围物种的多样性,同时,土地整治设计要尽可能保留自然风貌,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建设。

4.1.1 加强土地调查

根据各地所具备的不同自然资源条件、资源限制情况等进行合理选址,并建立多目标的优化决策。在调整并完善土地规划目标时,不仅应当注意补充耕地目标,还需要重视土地的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科学估算的方法,明确土地整治潜力,不仅需要测算出该土地补充耕地的潜力,还需要估算土地整治所能够提高土地产能、改善生态环境的潜力。另外,加强调查评价规划基础数据,能够以明确土地利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开展有重点的整治工作,进而为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4.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针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管理体制的具体步骤如下:①针对土地整治规划,建立实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规范;②构建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土地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程序;③根据相应政策规定,采用合理的手段实施对于土地整治规划的有效控制与环境管理。

4.1.3 设计生态化的土地整治项目

生态化的土地整治过程,主要是指对于现有土地,加强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生态化设计,从而实现生态保育型的土地整治效果。如果是针对一些土地平整工程实施的土地整治,则可以首先对表土进行剥离,然后收集并贮存于整治场地附近,即保护场地内,在平整过程完成之后,再将对存放的耕作土层实施回填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回填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持原有土壤剖面的有机组合与整体性。

4.1.4 土地整治项目的后评价

在我国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在重视项目前评价的同时,制定相应的规划设计标准规范,而在土地整治项目的后评价过程中,重视对于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并实事求是地说明项目实施对于生态环境所构成的影响,进而反馈至相关部门,而构建反馈机制应当重视以下几点:①建立并健全投资管理相关法规,从法律、制度以及程序上形成体系,并建立执行和管理机构;②可建立项目管理信息数据库,针对项目的筛选、立项、实施、竣工到营运等全过程,实施监测管理;③加强对于后评价队伍的培训,进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完善后评价理论与方法,达到提高后评价质量的目的。

4.2 行政调控机制的应用

国土资源部对土地整治权属、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等采取了相应的政策管理,多个省市相继出台《土地整治条例》,各部门也应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到土地整治工作中来,提升土地整治工作效率。

4.2.1 加强法律规范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针对土地整治中所出现的权属问题、资金管理问题、项目管理问题等,均出台了对应的政策。虽然土地整治立法工作已经逐渐得到了相应的重视与加强,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与不足,尤其是缺少专门针对土地整治生态安全方面的应对政策,因此亟需建立起完整的土地整治法律法规体系。

4.2.2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监管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监管。如为了减少机械施工平整土地对耕作层土壤的破坏,规划设计要求对表土进行剥离、贮存和回填。这个过程,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监督,很难在后期察看其效果。又如水泥的应用,不能把大田作为搅拌混凝土的场所,以避免建筑垃圾对土地造成难以修复的影响。

4.3 经济调控机制的应用

建立土地整治资金管理与生态环境效益相挂钩机制,采取项目资金倾斜的策略来提升整治项目的生态环境效益。通过外部经济效益核算建立土地整治生态补偿调控机制,实现对土地整治区域的生态经济补偿,为后期维护和管理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同时,可以在土地整治资金中扣除部分用于生态建设,提高土地整治质量。

4.4 社会调控机制的应用

土地整治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整治各区域情况,征询各方意见,更好的弥补土地整治过程中的技术研究问题,提升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土地整治项目一经实施,会影响公众和农户的切身利益。我国土地整改过程中鲜有公众参与,整治区域内群众对于整治目的、土地整治方案、整治方向、整理后的权属调整等方面没有一个详尽的了解。想要完善土地整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首先要确立公众参与主体整治方案,确立相关部门如水务、环保及农业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激发农户参与土地整改建设的积极性,帮助农户深入了解土地整改的根本目的和方向,才能使土地整改更加符合实际生产需求,全面提升土地整治设计质量。

土地整改设计人员与当地农户的沟通,有利于提升土地整改的实用性,更好的发挥设计人员专业施工表达强项,农户的意见能够给设计人员提供很好的参考,避免施工项目设计弊端,便于日后工程的有效管理和维护。

5 结语

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对于生态环境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因缺乏实战和项目管理经验,导致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土地整理中除了要关注对社会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外,还要特别重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善于采用技术调控机制、经济调控机制和社会调控机制来应对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中可能产生的生态安全问题。

[1]周胜雄.浅谈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安全的几点认识[J].科技致富向导,2014(18):61.

[2]赵凯,高艳军.农村土地整治中宏观调控法制缺位与制度建构[J].法制博览,2015(11):58~59.

[3]信桂新,杨朝现,魏朝富,等.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与实践[J].农业工程学报,2015(19):262~275.

X32

A

1004-7344(2016)29-0198-02

2016-10-3

猜你喜欢
整治调控土地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我爱这土地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