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
吴建辉/罗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病毒为圆形,直径在50~60 nm,含有直径为20~35 nm的核衣壳,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19 g/ml,有囊膜,对乙醚、氯仿敏感;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分子量约1.5×106道尔顿。不凝集鸡、哺乳动物和人类红细胞。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病毒的增殖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ADE)作用,好在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况下,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反而得到增强。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相对较弱,对高温敏感。在深冻组织中病毒可存活数年,但在4℃下仅存活一个月,37℃存活18 h,56℃存活15 min以内。pH6.0时稳定,在pH小于5或大于7的条件下均易失活,将肉尸保存于4℃18 h仍能发现其中有活病毒。
本病对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这是蓝耳病传播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特别是在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下,带有很多疾病的拉猪车,将疾病从一个省传播到另一个省等。发病的季节性无规律性,造成预防的被动性。
猪蓝耳病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高死亡率、育成猪的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状。
经产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40℃~41℃)、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少数母猪(1%~5%)耳朵、乳头、外阴、腹部、尾部发绀,以耳尖最为常见。出现这些症状后,大量怀孕母猪流产或早产,产下木乃伊、死胎和病弱仔猪,死产率可达80%~100%。早产母猪分娩不顺,少奶或无奶。
仔猪特别是吃奶猪,死亡率很高,可达80%以上。临床症状与日龄有关,早产的仔猪出生时或数天内死亡。大多数新生仔猪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肌肉震颤、后躯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断奶仔猪感染后大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炎症状,有些下痢、关节炎、皮肤有斑点。
育肥猪体温可升高至41℃左右,食欲明显减少或废绝,多数全身发红,呼吸加快,咳嗽明显,个别病猪流少量粘鼻液。无继发感染的病猪死亡率较低。
种公猪发病时症状轻微,持续时间短,但精液品质下降,死精增多。
肉眼主要见肺出血、淤血,以及以心叶、尖叶为主的灶性暗红色实变;扁桃体出血、淤血、软化灶及胶冻样物质渗出,可见心衰心肌出血、坏死,脾、淋巴结新鲜或陈旧性梗死,表面和切面部分可见出血点、斑等;部分猪肝可见黄白色坏死灶或出血灶,肾表面凹凸不平,肠出血等。由于本病毒可以引起免疫抑制,临床上容易出现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使病理变化更加严重。
1.加强饲养管理。养猪场户要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夏天高温季节,要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分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急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同时要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调整日粮,对病猪饲喂高能量饲料、青绿饲料。
2.免疫接种。在非疫区和蓝耳病阴性场,如果能确保无蓝耳病病毒侵袭的危险,原则上可不必接种疫苗。但就我国蓝耳病流行现状而言,应用疫苗预防蓝耳病应该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非疫区和蓝耳病阴性场,应使用蓝耳病灭活疫苗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免疫程序为基础免疫进行2次肌注,间隔3周,每次每头4 ml。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每头4 ml。对哺乳猪、保育猪和育肥猪不进行疫苗免疫。对育肥猪免疫程序为3~10周龄猪肌肉接种疫苗1次,每头1 ml,10~18周龄猪肌肉接种疫苗1次,每头2 ml。
3.严格环境消毒。及时消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对猪场环境、圈舍进行消毒,以降低和消除猪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或杜绝猪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在流行地区,要增加消毒次数。发病猪舍每次消毒1~2次。
4.药物治疗。
(1)对感染严重,病症急、皮肤出现变色败血症状时,可选用:三代头孢类药物+复方板蓝根+VC或氟苯尼考+黄芪多糖,连用3~5 d。
(2)对呼吸道症突出者,可选用:百感乐+泰能注射液或阿托品,松弛平滑肌、扩张支气管、平喘的目的。
(3)用逐瘟神圣汤(制大黄60 g、元参60 g、柴胡10 g、石膏60 g、麦冬30 g、荆芥10 g、白芍10 g、滑石40 g、花粉40 g、丹参40 g)煎水1 500 ml加葡萄糖75 g,每日每头一剂,连用五剂。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