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产学会渔业病害防控专业委员会
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福建省水产学会渔业病害防控专业委员会
[摘要]该报告通过对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的调研与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了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的学科研发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研究内容等发展现状,介绍了新疾病、病原生物学、诊断及防控发展趋势,指出了政策导向、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与应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并提出了学科发展对策。
[关键词]水产动物 疾病学科 发展报告
福建省拥有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水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近年来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水产养殖病害学科研究力量在不断壮大。
从2000年启动全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工作至2014年,福建监测到的病害包含病毒、细菌、寄生虫及不明原因等有81~127种;2004年~2014年的年平均损失为18090万元。2009年,全省开展渔业病害疫情和环境监测工作,对包括对草鱼出血病、刺激隐核虫病、链球菌病、对虾白斑综合征和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等水生动物疫病进行监测。目前,全省已批复立项1个省级疫病控制中心和41个县级疫病防治站的建设,构筑了我省水生动物防疫体系的基本框架,完善了 “国家—省—市—县—测报点”五级测报体系,在病害高发期,组织专家或技术人员到发病现场指导,有效防控了重大水生动物疫情的发生。
随着福建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控学科队伍和平台建设的发展,病原学、诊断技术、防治技术和各类制剂的研发不断深入和实践,有效减少了病害导致的经济损失,保障了我省水产养殖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1.1学科研发平台建设现状
1.1.1病害防控技术研发平台
2009年,福建省水产病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组建,该中心于2012年建成并通过了专家评估,分别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集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设立了8个研发平台;省级水生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基本完成建设工作。
(1)水产病原材料库。收集、鉴定了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创伤弧菌、迟缓爱德华菌和假单胞菌等水产主要病原菌350株(种),草鱼呼肠孤病毒,两栖动物虹彩病毒,神经坏死病毒、鳗疱疹病毒和大黄鱼病毒等病毒8种,收集、自建鱼类细胞系15种和26种福建省主要鱼类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并通过共享的方式提供给科研院所使用。
(2)水产病原检测技术平台。建立福建省主要病原的快速检测方法,已制备了嗜水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鳗弧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的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盒,建立了多子小瓜虫和刺激隐核虫等主要寄生虫的检测标准,并应用于水产病情测报。
(3)水产病害免疫防治技术平台。建立了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高通量功能蛋白筛选技术,高效表达了嗜水气单胞菌、链球菌、创伤弧菌、迟缓爱德华菌、鳗疱疹病毒、多子小瓜虫和刺激隐核虫的功能蛋白,建立的发酵工艺及基于免疫刺激复合物技术(ISCOMs)研发的口服型免疫制剂诱导的免疫保制剂已在鳗鲡和大黄鱼上应用。
(4)水产病毒检测与防控技术平台。建立了鱼类细胞肿大虹彩病毒、流行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的 PCR快速检测技术和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病毒RT-PCR检测技术,制备了虹彩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免疫荧光和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及制剂。
(5)渔药代谢动力学研究与残留检测技术平台。研究了氟苯尼考等16种药物在鳗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首次制定了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在鳗鲡上的休药期,修订了诺氟沙星等6种药物的休药期;规范了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建立了环丙沙星、隐性孔雀石绿、呋喃类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
(6)水产病害防治新药研发技术平台。获得11种具显著协同增凝的抗菌双联和4种三联抗菌药配方,开发出了2种高效的植物复方抗菌剂,获得了4种抗菌肽,为开发替代化学药物的绿色药物奠定了基础。
(7)海水养殖生物病害防控预警预报平台。建立了大黄鱼、南美白对虾和坛紫菜等福建省主养品种的32种病害的数据库,并建立了病害远程诊断和咨询系统,为水产病害诊断和预警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
(8)水产健康生态调控技术平台。研发了精养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和生态调控技术,开展了欧洲鳗鲡、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的循环水成鳗养殖,减少了病害发生,节省了用水,实现了高效环保的目标。
1.1.2省级水产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完成大楼硬件建设工作,现正在开展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系统和培训系统建设,具备了独立人员编制,与地、县水产疾病控制部门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机制,为及时控制病害、减少危害程度提供了条件。
1.2学科队伍建设现状
福建省从事水产病害学科研究、推广、应用和教学的单位众多,包括国家级研究所1家、省级研究院所5家、高校5所以及地方水产研究机构和高新企业等,合计人员 400人以上。研究机构以及高校从事水产病害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完整;高级职称比例达60%以上,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70%左右;科技队伍年龄梯度合理,中青年学科骨干占多数;学科中青年骨干担任重要课题负责人的机会较多,业务能力得到很好的煅炼与提升;但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等高层次的领军人物或创新型人才数量少。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每年培养3~5名病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1.3学科研究进展现状
1.3.1病原学研究进展
1.3.1.1寄生虫研究进展
(1)淡水养殖鱼类寄生虫
近年我省制定了罗非鱼斜管虫和车轮虫的防控方法[1-3],分析了淡水鱼类小瓜虫研究进展[4-5],对鳗鲡鱼波豆虫[6]、拟指环虫、异育银鲫粘孢子虫[7]等虫体形态、危害情况、防治措施均进行了研究。
(2)海水养殖鱼类寄生虫
近年对中华拟德氏吸虫[8-10]在鱼体转移感染、病理变化及虫体ITS-2 rDNA和18s rDNA进行了研究,初步判断中华拟德氏吸虫是拟德氏属的一个独立种。新发现的寄生于海水养殖鱼类的拟格拉夫涡虫病[11],是我国首次发现能寄生海水养殖鱼类的涡虫;新发现寄生于大黄鱼的纤毛虫;证实了大黄鱼瓣体虫爆发水温为23.0℃~27.4℃,本尼登虫爆发水温为27.2℃~28.8℃[12];确认福建南部海区一些网箱养殖石斑鱼流行性孢子虫病的病原为匹里虫[13];利用DNA测序技术对台湾海峡部分鱼类绦虫[14]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中国海洋吸虫纲物种多样性[15];对福建厦门海域野生鱼类单殖吸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16];建立并使用PCR-RFLP技术鉴别异尖线虫的方法[17],对刺激隐核虫病[18-20]进行了广泛研究,进行病害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对不同地域来源的虫株颁布实施了福建省地方标准《海水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诊断规程》(DB35/T 1353-2013)。
1.3.1.2细菌研究进展
针对淡水养殖鱼类危害最严重的嗜水气单胞菌病,建立了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21],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22]和AFLP分型[23],开展了毒力基因的表达与致病性关系的研究,分离、克隆、表达了外膜蛋白,检测其免疫原性[24]。针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开展了病原分离、鉴定与致病性分析及PCR检测技术研究[25],针对金鱼维氏气单胞菌[26]、草鱼类志贺邻单胞菌[27]、史氏鲟创口感染病原[28]等病害的病原进行了分离与鉴定。从大黄鱼[29]、黄姑鱼[30]、花鲈[31]、石斑鱼[32-33]和鲍鱼[34]等海水养殖动物中分离获得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哈维氏弧菌、河流弧菌等病原,开展了弧菌感染鱼体的致病机理研究[35-36],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检测[37],弧菌在海水中饥饿耐受性[38],对鱼体黏液黏附作用[39-43],酶活性影响[44]以及胞外产物和生物膜形成特性进行研究[45-47]。利用分离菌株,开展了主要致病病原株的诊断制剂及疫苗的研发。
1.3.1.3病毒研究进展
近年来,福建科技人才开展了大量的养殖鱼类病毒性病原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48-50]、真鲷虹彩病毒[51]、锦鲤疱疹病毒病[52]、牛蛙源虹彩病毒[53]、鳗鲡疱疹病毒病[54-55]等危害严重的病原,系统开展了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流行病学调查[48、50]、基因组与基因进化分析[49]、药物控制与阻断其传播途径分析[56]以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方法建立工作[57-58];确认鳗鲡疱疹病毒是 “红肝病”的病原,开展了病理研究[59]、PCR检测[60]、ORF51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61-62],以及兔多克隆抗体制备[63];初步判定罗源湾大黄鱼“白鳃病”可能与虹彩病毒有关[64];肿大细胞病毒属的虹彩病毒可能是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cens)出现黑身症状并大量死亡(死亡率达80%)的致病病原[65];建立了大黄鱼鳍细胞系等一批鱼类细胞株系[66],并已应用于病毒学等研究。
1.3.1.4真菌研究进展
调查发现,福建省淡水养殖动物近年来发生的真菌病主要是日本鳗鲡腐皮病[67]、水霉病、鳃霉病[68]等。证实日本鳗鲡腐皮病病原为原绵霉(Protoachlya paradoxa);史氏鲟[69]常见真菌性病原的种类有丝水霉、鞭毛棉霉等;银盾鱼[70]的真菌性疾病由水霉科中的多种水霉和绵霉感染引起,银盾鱼对此病较为敏感,尤其是苗种阶段。
1.3.2疾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疾病诊断包含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诊断。常见寄生虫及真菌性疾病一般使用显微镜即能确诊;而病毒病和细菌性疾病的诊断,除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外,病原的检测是关键。传统检测和鉴定包含病原分离培养、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以及血清学方法等,但存在通量小,费时等缺陷,近年新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产病害诊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3.2.1免疫学诊断技术进展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鄢庆枇等利用所制备的病原菌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溶藻弧菌、豚鼠气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的间接ELISA快速诊断方法[71-73]。吴斌等制备了嗜水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鳗弧菌、无乳链球菌、鲁氏不动杆菌、豚鼠气单胞菌和创伤弧菌等水产重要致病菌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相应病原菌的双抗体夹心ELISA快速诊断方法,对病原菌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准确,广泛应用于水产动物病害的诊断[74-76]。
(2)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
辛志明等用已制备的病原菌的单克隆抗体,研制出豚鼠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菌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77-79];孔繁德等研制出副溶血弧菌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80]。制备的这些试纸条具有操作简便、结果获取快捷、高通量、成本低廉,检测时间短,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基层水技部门、水产养殖现场对水产病害的初步诊断。
(3)免疫荧光检测法
叶小军等把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在所制备的嗜水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上,建立了嗜水气单胞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鄢庆枇等通过制备病原菌的兔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大黄鱼副溶血弧菌病的荧光抗体快速诊断方法、溶藻弧菌的间接荧光抗体快速检测方法、牙鲆体内的河流弧菌荧光抗体技术检测法[81-83]。
(4)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该技术是目前最灵敏的微量分析技术,其灵敏度高达1.0×10-19。卢洁[84]等制备了日本鳗鲡的产酸克雷伯氏菌兔多克隆抗体,G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得到抗体(IgG),以固定于微孔板的IgG作为捕获抗体,Eu螯合物标记的IgG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产酸克雷伯氏菌的夹心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法(TRFIA),并研究了抗体浓度、免疫时间及离解时间对检测的影响。
1.3.2.2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展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的特点,目前福建省已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病害的诊断工作中,包括常规PCR、双重PCR、多重PCR、套式PCR、免疫PCR、纳米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和LAMP检测技术等。
(1)常规PCR
张新艳等[85]建立了草鱼致病性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的PCR快速检测方法;陈新华等[86]研制了大黄鱼虹彩病毒PCR快速检测技术,并开发成简便、快速、实用的检测试剂盒;黄辉三[87]研制了EHNV病毒PCR快速检测技术;葛均青[60]利用PCR技术建立了鳗鲡疱疹病毒的PCR检测方法。
(2)双重PCR
樊海平等[88]建立了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并编制了福建省地方标准《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双重PCR诊断规程》(DB35/T 1354-2013);郭松林等[89]建立了快速检测欧鳗鲡嗜水气单胞菌的双重PCR法;刘阳等[90]建立了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双重PCR检测方法。
(3)多重PCR( multiplex PCR)
陈壵等[91]建立可同时检测奥尔森派琴虫、尼氏单孢子虫、包拉米虫3种牡蛎原虫的多重PCR方法;黄晓蓉等[92]对副溶血弧菌建立针对不耐热溶血毒素、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和相对耐热直接溶血毒素3种毒力因子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对副溶血弧菌的这3个毒力因子进行多重PCR检测;李贵阳等[93]建立了一种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地检测6种水产常见弧菌病原;饶静静等[94]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
(4)纳米PCR
针对水产常见的病原菌溶藻弧菌[95]和副溶血弧菌[96],分别根据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特异性基因toxR基因序列,各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这两种细菌的纳米金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比普通PCR高10倍。
(5)荧光定量PCR
针对一些重要的病毒建立了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包括传染性鲑鱼贫血病荧光定量PCR[97]、点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荧光定量PCR[98],其灵敏度比传统PCR高1000倍;另外,张少雷等[99]建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异尖线虫类病原体,可检出的最低模板浓度为1×102拷贝/µl。
(6)LAMP检测法
郑磊建立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LAMP快速诊断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郑洋妹等[100]建立快速鉴定简单异尖线虫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检测简单异尖线虫的灵敏度达到10拷贝/μl,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成本低,是鉴定简单异尖线虫的有效手段。
1.3.3病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3.3.1药物防控进展
针对不同病原和养殖对象,开展了药物对病原控制、对养殖对象的毒性及药物使用方法研究与实践。研究了牙鲆幼鱼盾纤毛虫病使用福尔马林进行防治的方法[101];建立大黄鱼苗淀粉卵涡鞭虫病硫酸铜与硫酸亚铁粉合剂、双氧水和高锰酸钾合用的2种防治方法[102];针对寄生于海水养殖鱼类的拟格拉夫涡虫病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103];研究了乙酸对刺激隐核虫的杀虫效果,运用Real-time PCR检测患病鱼体MHC IIB基因表达情况,分析该虫免疫保护机制[104]。通过聚维酮碘有效灭活斜带石斑鱼亲鱼所携带的神经坏死病毒活性研究,为该病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105];测定了氟苯尼考与4种中药联用对鳗鲡致病菌的抑制作用,评估了18种常用渔药对双色鳗鲡玻璃鳗的急性毒性,研究吡喹酮、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对花鳗鲡的急性毒性,为养殖鳗鲡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06-108];针对金鱼鲤斜管虫病的药物防治进行安全性和疗效评价,探讨驱(杀)虫中草药的抗纤毛虫效果,同时分析中草药与其他药物的联用在鱼类纤毛虫病防治中的作用和前景[109];评估了6种常用渔药对福瑞鲤的急性毒性,测定了17种常用渔药对美国银盾鱼稚鱼的急性毒性,探讨4种药物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为药物在养殖对象使用提供了剂量参考[110-112]。开展了多种药物在不同养殖对象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为药物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方法和休药期制定提供理论依据[113-114]。
1.3.3.2免疫防控进展
福建省具有较强的免疫制剂研发实力,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鱼类黏膜免疫技术、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的抗菌肽研制技术、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微胶囊口服疫苗与抗独特型疫苗研制、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在鱼类和甲壳类基础免疫学研究和海洋药源生物利用等方面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近年来,龚晖等将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技术用于鱼类黏膜免疫,在国际上率先将嗜水气单胞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迟缓爱德华菌和多子小瓜虫等病原体或抗原成份与QuilA组装成ISCOMs,疫苗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可达70%以上[115-122];吴斌等研发了无乳链球菌SIP蛋白微胶囊口服疫苗,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免疫保护率达66.7%;姚志贤等将制备的哈维菌的灭活和减毒疫苗在半滑舌鳎上应用,介导的免疫保护率分别达到了60%和71%[123];在抗菌肽研究方面,王晓露等从鳗鲡脾脏中分离纯化了小分子抗菌肽,并将从大黄鱼上分离到的抗菌肽通过大肠杆菌进行了表达[124],而汪玉华等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的大黄鱼抗菌肽可抑制嗜水气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生长[125];孔江红研发了可提高斜带石斑鱼的非特异免疫功能的中草药复合物,这些制剂的研制与应用,将对免疫防控的推进起积极作用。在基础免疫学方面[126],林天龙等制备了鳗鲡、大黄鱼、石斑鱼和鳜鱼等鱼种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体液免疫研究提供了工具[127-129],徐晓津等对大黄鱼关肾免疫相关细胞进行了研究[130],余素红等通过差异蛋白组学研究,筛选出了大黄鱼与免疫相关的因子[131-133],此外,陈政强等研究了九孔鲍免疫防御中Ig样、补体样、CRP样物质[134],这些基础性研究工作为福建省水产动物免疫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1.3.3.3生态防控进展
薛凌展[135]和钟全福[136]均开展人工生态浮床养殖系统研究,利用浮床中种植空心菜,以达到建立生态系统,改善养殖水体的目的;付保荣[137]、林旋[138]、张小玲[139]、姚茹[140]、叶乐[141]、钟全福[142]等研究了光合细菌、好氧反硝化菌、芽孢杆菌、麦饭石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提高苗种成活率;胡凡光[143]、林煜[144]、杨红玲[145]等重点研究了分离自鱼体的原籍枯草芽孢杆菌、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具控制肠炎,改良水质指标,增强动物免疫力的功能。这些研究为生态防控技术完善或集成,积累了大量基础材料。
2.1新疾病及病原的研究发展趋势
2.1.1新疾病及病原的发现
由于水产养殖品种的不断扩大、养殖品种不断进入新区域、养殖模式迅速发展以及环境变异等因素,新疾病或新病原不断涌现,原绵霉引起的日本鳗鲡“腐皮病”[67],鳗疱疹病毒引起的美洲鳗鲡和双色鳗鲡的“红肝病”[59],河流弧菌和环境共同作用导致的鲍鱼 “脱板病”[146],可能由黄头病毒(YHV)、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引起的南美白对虾“偷死病”[147-149],可能由病毒引起的大黄鱼“白鳃病”[150]以及可能由肿大细胞病毒属的虹彩病毒引起的褐篮子鱼暴发死亡症[65]等新的疾病不断发现,其病原分离、致病性确认工作成为新疾病研究的基础,同时,新疾病或病原的相关研究,是养殖对象稳定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2.1.2病原生物学研究
对病原开展免疫血清型分析、保守基因的ERIC-PCR、SSR、RAPD分析等许多基于分子、核酸水平的新技术及新方法不断被运用到分子流行病学的分析;疑似病原特异性基因、保守基因进化分析、毒力因子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等成为病原生物研究的主要方向;应用Real-time PCR,免疫荧光组化、携带标记的病原在体内感染模式研究等方法,开展病原在生物体体内、不同个体间的流行途径研究、为阐明传染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对病毒基因组测序、点阵及结构变化分析的基因组进化规律分析成为新的研究手段,病毒主要功能蛋白分析也是病毒性病原新的研究热点。
2.1.3病原检测及防控技术
对于已确定病原的新疾病检测方法的建立主要应用了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方法,便捷、快速、准确、高通量和标准化成为新的诊断要求,多重PCR、RT-PCR、LAMP、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应用成为快速诊断研究重点。生态防控,免疫增强剂、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应用成为疾病综合防控的研究新趋势。
2.2病原生物学研究发展趋势
2.2.1病毒性病原
建立新病毒敏感细胞系用于病原分离培养,基因组测序、dsRNA测序法鉴定病原,RNA干扰技术进行病毒基因的功能分析,构建携带有作为标记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的重组病毒应用于病毒特性分析,以及病毒感染细胞的细胞凋亡研究等,都成为病毒致病机理研究的新方向。LAMP、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液相芯片检测技术为病毒快速诊断提供了新思路,DNA疫苗、弱毒疫苗是病毒性疾病控制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2.2.2细菌性病原
病原分型由传统分型的血清学分型发展到由基因分型,主要有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肠道细菌重复基因间共有序列PCR(ERIC-PCR)分型、随机引物聚合酶链法(AP-PCR)分型和BOX-PCR分型等。菌群遗传多样性和毒力特征研究是病原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外膜蛋白、粘附素、外毒素、溶血素、气溶素、生物被膜等毒力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表达与功能研究。多联疫苗、多价疫苗研制是防控复合感染细菌性疾病是研究的热点。
2.2.3寄生虫病原
利用18s rRNA基因序列、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序列探讨寄生虫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微卫星DNA分子标记、RAPD、rDNA ITS序列、ISSR分析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开展鱼类TLR3基因等免疫相关因子的克隆及其在寄生虫感染时的表达,分析基因在鱼体抗虫免疫应答的作用;开展天然植物提取物、中草药对寄生虫杀灭作用的研究,以及寄生虫药物耐药性产生、敏感药物筛选、口服抗寄生虫药物研发,以期获得抗寄生虫的有效药物;开展小瓜虫抑动蛋白的功能与免疫原性、鱼类的系统免疫应答和皮肤黏膜免疫功能、虫体抗原蛋白筛选等方面研究等热点,为寄生虫免疫防控建立理论基础。
2.3疾病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2.3.1注重交叉学科优势的应用,开发新的诊断技术
新诊断技术的研发注重利用不同学科的优点,扬长避短,发挥交叉优势,提高诊断技术的灵敏度、高通量、简便性和准确性,如免疫学检测虽然有较强的特异性,但检测灵敏度有限,而分子生物学检测灵敏度很高,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免疫学相结合,能迅速发展出新的病害诊断技术。免疫PCR就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PCR扩增反应的极高灵敏性而建立的一种微量抗原检测技术,其突出的特点是极高的敏感度,能检出浓度低至2ng/L的抗原物质,为现行任何一种免疫定量方法所不及。
2.3.2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优化诊断方法
在不改变工作原理的前提下,通过改进与升级某些步骤与设备,大幅提高检测灵敏度或者特异性,达到优化诊断方法的目的。(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TRFIA),荧光进行超微量分析的时候,利用稀土金属(Eu、Tb、Sm、Dy)的荧光寿命较长的优点,可达1~2ms,建立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其高灵敏度,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代替了放射免疫分析;(2)单分子PCR技术(SM—PCR),以少量或单个DNA分子为模板进行的PCR,具有应用模板数极少,反应体系微型化的优点;(3)纳米PCR技术,纳米金粒子可以动态调节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PCR)中聚合酶活性,从而实现类似“热启动”的高效DNA体外复制过程,有效提高了PCR检测病原的灵敏度和效率;(4)芯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随着近年来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以及病害检测对大规模、高通量的要求,芯片技术越来越多被用到病原菌的检测中。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技术。
2.4药物防控主要进展与趋势
2.4.1药物对病原控制研究发展趋势
将开展基于药物敏感性试验基础上的用药,基于本地、特定养殖条件、养殖方式和特定宿主病原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出效果最好、使用药物量最少的敏感药物;积极推动中草药制剂在水产养殖的研制与应用,在加强对抽提物生物活性的检测、有效成分的确定、有效成分药理、药代动力学以及配伍组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破壁技术、超微粉碎技术、有效成分抽提和浓缩工艺、以及有效成分的人工合成技术,促进中草药的使用效果;环境改良剂研发应用将是药物应用的主导,在对环境改良剂作用机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养殖水环境和养殖模式,建立适宜、可持续的养殖环境条件是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的主要内涵;筛选开发新的微生态制剂菌种,改进工艺,提高微生态制剂的稳定性和菌体活性等也是环境改良剂的研究重点;加强免疫增强剂与促进剂的研发应用,探索新的水产免疫增强剂品种,建立水产免疫增强剂使用规范,将纳米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新型的水产免疫增强剂研发,开发来源广泛、低毒、高效、无残留的中药免疫增强剂等是研发应用的主要方向。
2.4.2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发展趋势
开展针对水产动物疾病器官(组织)靶目标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以“疾病治疗”为目标,满足生产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针对水产动物疾病器官(组织)靶目标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将对疾病控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同一药物于不同养殖对象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制定使用方法与休药期,同种药物在不同种属的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差异较大,将某一药物在一种动物的药代动力学结果应用于其他动物是很危险的,经验给药就更缺少科学性,为了达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应基于药物在不同养殖方式下的养殖对象的研究结果制定用药方法;模拟养殖模式与管理方式下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拌饵投喂和药浴给药与水产养殖用药最为贴近,也是真实反映养殖过程中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方法,需要更多地关注与生产贴近的给药方式,其结果才能更准确,更科学地指导实践;将整个水环境作为一个药物系统考虑渔药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水温、pH、溶氧、硬度、盐度、碱度等都将影响药物的代谢,目前我国还缺乏研究渔药代谢动力学的水环境标准,因此,对于相同渔药的研究由于条件不同结果可能不同;微量、多药物同时检测技术的研发也是渔药代谢动力学的发展趋势,药物残留量的要求越来越微量、检测种类也不断丰富,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和监测精度,高通量和高精度的检测方法不但节省了检测成本,更能在较短时间内提供检测结果,满足行政管理及生产实践时效要求,这是研究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2.5免疫防控发展趋势
基于基因分析的反向疫苗学开始成为疫苗研究的主要趋势,反向疫苗学通过分析病原的基因信息,可定向、高通量地筛选具有免疫保护原性的抗原蛋白,极大提高了抗原筛选的效率。此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减毒疫苗和重组疫苗也已成为了疫苗学研究的热点;实用免疫途径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引起重视,有助于黏膜免疫的佐剂已成为研发的热点;广谱性免疫制剂成为研发主要目标,除了将霍乱毒素(CT)、含有CpG基序的二核苷酸的寡聚脱氧核苷酸 (CPG OPN)、细胞因子等可非特异地增强免疫力的物质用于疫苗上外,积极寻找病原种间甚至是不同种属病原间的共同保护性抗原成份,以期得到可用于多种病害免疫防控的免疫制剂。
2.6生态防控主要进展及趋势
2.6.1设施渔业发展趋势
设施渔业是集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生态、健康于一体的水产养殖模式。目前,发展到工厂化育苗、地热水利用、循环水无公害养殖和休闲度假、旅游观光、餐饮垂钓于一体的现代设施渔业,同时应用纳米微孔增氧、水质在线监测、远程鱼病诊断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等现代渔业装备的养殖模式。新的设施渔业不仅提升了渔业装备现代化的水平,同时在节能、减排、可控生态、防控重大病害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示范效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水处理设备、各种新型增氧与水质自动调控、自动捕捞及投饵设备、实时检测与报警等设施的集成与应用是现代渔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2.6.2环境调控发展趋势
微生态制剂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深化,微生物水质调节在改善水质、预防疾病,提高水产动物的品质方面具有抗生素、消毒剂等化学药剂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现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方向。但这些制剂的适用条件、使用方式和程序,甚至产品质量还未形成规范化或标准化,应进一步深化研究,形成质量稳定、使用技术成熟、效果稳定的产品标准;培养稳定生物环境是生态调控的关键,检测养殖水质和底质条件,实时补充调整营养,稳定池塘浮游生物,保障能量和物质流动稳定是生态调控的关键技术,这需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对象、不同管理条件进行优化,才能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综合放养与栽培技术集成是环境调控的有效手段,不同食性的养殖动物、不同生态位的养殖动物混养,如鱼虾混养、鱼鳖混养、鱼菜共生,生态小区配合高密度养殖等技术集成,成为健康、生态养殖的主流,产品品质及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对这些模式中的关键技术指标如放养规格、放养比例等还需要比较优化,形成熟化技术方案。
3.1政策导向
国家和省市级水产相关政策对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疫)病学科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指导,但是在具体实施政策的制定中,还需考虑到以下问题:(1)我省缺乏相对完善的防疫体系机构、条件建设和技术人员,虽然建设了部分县级疫病防治站,但省、市、县级体系不完善,实验室维持及工作经费无保障,人员不稳定导致已建的防治站还不能正常运行;(2)指导全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的长期规划缺失,比如“十三五”规划,学科十年发展指导意见等,这样的现状导致省内本学科各研究、教学、推广单位各自为政,条件建设、研究方向甚至项目设置重复,无法形成优势明确、研发方向完善的学科布局;(3)重大研究项目经费指南的形成无整体思路,很难做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瞻性研究方向与重点研究方向的合理分配,对基础研究和重点研究项目无法保证稳定的经费支持。
3.2产业发展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渔业发展的主体,2014年我省水产养殖产值达698.78亿元,占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的30%左右。但是水生动物病害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而迅速成为制约养殖发展的重要问题,我省对大宗淡水鱼类、鳗鲡及大黄鱼等的病原研究较深入,基本了解养殖过程中引发疾病的主要病原及其流行病学,但是还有许多对养殖品种危害严重的疾病的病原尚未明确,如海水养殖鱼类的肝胆综合症、白鳃病、内脏结节病、鲍鱼脱板病、海带紫菜烂苗病等,这需要及时开展研究与攻关,及时解决,才能保障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
3.3平台建设与应用
福建省水产动物病害学科已建立了8大科研平台,以及其他有关病害防控和疫病监测平台。但是这些平台运行中还存在现实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1)平台硬件设施更新不及时,仪器设备维护费用不足,仪器设备老化严重;(2)水产动物疾病研究物质基础需进一步充实,如病原库、病原诊断标准及制剂、安全用药评价与体系、疾病预警体系等;(3)本学科在仪器使用、合作研究、数据库共享等方面,平台合理共享利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4)学科条件建设和研究工作要从全省的角度出发,增强系统性、持续性;(5)我省疫病监测的基层人员队伍不稳定,难以保持监测和防治工作的持续性。
3.4人才队伍建设
我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引领国内乃至世界水产动物病害学科的领军人物较少,高学历、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科研人员培养不足;其次,缺乏良好的人员技术培训体系和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机会,导致各级病害防治人员学术知识更新慢,专业技能提升跟不上最新的学科发展要求,研究思路狭窄,课题立意保守;第三,对人才引进和科技人员激励的政策缺失,高科技人才、拔尖人才在职称评聘、岗位聘用上无“绿色人才通道”,排资论辈仍是学科用人的普遍做法,严重影响水产动物疾病学科人才队伍的发展。
4.1发展思路
在新时期,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学科间交叉渗透和合作,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发,加强技术及基础研发平台建设,加强学科各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强本省及外来重大水产疫病的风险管理技术研究,满足新环境和形势下学科发展要求,保障养殖业的稳步发展。具体发展思路为:围绕我省主导养殖品种的重大疫病或病害,开展病原基本生理生态习性和功能基因、诊断和检测方法、免疫和生态防控技术研发为主导研究方向;不断开发新的诊断技术、诊断制剂、免疫制剂、安全高效绿色渔药;整合资源,完善病原、细胞株(系)及信息资料库的建设;充分利用已建平台,充实人员和项目,高效运行和共享平台功能;发挥高校、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教育和培训功能,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利用重大项目的合作机制,与相关高层次团队合作,培养、引进高层次及领军人才,重视培养能解决水产养殖过程中实际问题的技术能手,促进学科服务产业的能力。
4.2发展目标
在“十三五”期间,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应立足福建区位特色,以优化学科队伍、完善和发挥平台功能、强化基础及应用研究、积极开发应用新产品、服务养殖生产为建设重点,力争将学科建设成国内先进水平、队伍稳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学科。在鳗鲡、大黄鱼、石斑鱼等主要特色养殖动物的病害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病原、细胞株(系)及信息资料库及功能性平台能为省内各单位和专业研究提供所需设备及人才支持;一批诊断技术、诊断制剂、免疫制剂、安全高效绿色渔药等投入生产应用;2~3个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相关专业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或学科带头人;具有相对完善的省、市、县三级病害测报、预警、防控体系;有能力开展苗种产地、产品流通、增殖放流、日常监控的疫病监测以及重大外来疫病防御、疫情控制能力。
5.1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稳定项目支持
充分发挥我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科研、教学、推广、应用单位的特色与优势,整合资源,建立良好的协同攻关机制,根据我省海洋与渔业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求,凝练研究方向,规划实施项目,以水产动物重要疫病监测与防控、刺激隐核虫病、弧菌性疾病、链球菌病等重大病害的速诊断技术、免疫防控技术、绿色渔药研发、设施改进等方向为研究重点,组建多支在先进水平的学科创新团队,给予稳定项目支持,推动产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批稳定高水平研发队伍,提升我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在国内外的地位。
5.2整合资源完善各专业平台建设,高效利用平台资源
依托全省现有水产动物养殖疾病防治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将各项目研究内容有效整合到各平台中,充分发挥各平台设备、研究能力和人员优势,提升项目实施质量。同时,不重复建设,积极争取各类支持,完善现有各功能平台的建设及升级维护,做到设施健全、人员专业、积极共享、运行高效, 促进福建省水产病害学科创新能力的提高。
5.3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成果转化水平
整合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各研究院所、高校、水产技术推广系统、水产养殖企业与渔业合作社的科技力量和学术资源,形成集合优势,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紧紧围绕国家和地区整体发展的战略重点,把握主攻方向,努力形成本学科在成果转化中的优势和特色。政府主管部门应该重视基础理论及成果应用专项研究,大力支持本学科相关科研、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加强产品中试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支持力度,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广。同时要建立专门的基金和机制,从成果应用、科技人员奖励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氛围,将具有高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好、开发价值大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尽快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最终做到研究成果的“落地生根”,服务于社会。
5.4加快各级疫病防治站建设,形成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网络
亟需加强全省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疫病防治站的建设,不仅要加强投资,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而且要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深入研究,探索出与当代水产病害防控相适应的政策扶持长效机制。同时,要注重基层防治站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将实验室运转的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强化队伍建设,做到省市县机构完整、设备更新及时、人员充实、专业知识培训到位,创新能力强的水产动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网络。
5.5分类实施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针对我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团队各类型人才,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与措施,主要是:加强培养具有学科发展前瞻性视野的高级人才,并加大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创造良好发展条件,使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脱颖而出;筛选和组建科研梯度团队;利用培训班、继续教育与岗位知识培训,进行各梯队,各类人才的多层次、多方位培养;建立合理积极的奖励制度和竞争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要鼓励年轻科研人员多深入养殖基层,生产一线,到企业基层中学习锻炼,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明确研究方向,为渔业发展解决实际的热点、难点问题。
参考文献:
[1] 林庆强.罗非鱼斜管虫病的防治技术[J].科学养鱼,2011,(11):56.
[2] 林庆强.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斜管虫病的防治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2 (1):38.
[3] 秦志清,曾占壮,樊海平,等.罗非鱼越冬期斜管虫和车轮虫并发病的防治[J].水产养殖,2012(12):50-51.
[4] 柯翎,刘晓东,陈如敬,等.小瓜虫抑动抗原研究综述[J].中国水产科学, 2007, 14(7):123-128.
[5] 潘厚军,林天龙,李安兴,等.小瓜虫疫苗研究进展及突破方向-访美小瓜虫研究机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2(14):161-175.
[6] 陈三木.鳗鲡鱼波豆虫病的防治方法[J].渔业致富指南,2008(4):60.
[7] 温晓红.异育银鲫细菌性败血症、粘孢子虫病并发的防治[J].渔业致富指南,2012(19):59.
[8] 刘振勇,张国民,谢友佺,等.红鳍东方鲀中华拟德氏吸虫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J].集美大学学报,2006,11(1):24-27.
[9] 张国明,陈春梅,汪彥愔,等.中华拟德氏吸虫(Paradeonacylix sinensis Lin)流行危害河鲀(Fugu spp.)养殖初报[J].福建畜牧兽医,2006,28(1):15-16.
[10] 陈春梅,温建新,洪强,等.中华拟德氏吸虫分子系统发生初步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4):71-75.
[11] 郭果为,陈文列,汪彥愔,等.寄生海水养殖鱼类的拟格拉夫涡虫(Pseudograffilla sp.)记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 (1):82-86.
[12] 黄伟卿,王楠楠.大黄鱼三种寄生虫病爆发与同期水温关系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2):71-72.
[13] 陈信忠,龚艳清,苏亚玲,等.福建南部养殖石斑鱼匹里虫(Pleistophora sp.)病观察[J].福建水产,2005,3(1):30-33.
[14] 田慧敏,李洪涛,周霖,等.台湾海峡鱼类绦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J].动物分类学报,2008,33(2):294-300.
[15] 陈小银,刘升发,林茂,等.中国海洋吸虫纲物种多样性的研究[J].台湾海峡,2011,30(1):56-62.
[16] 周宸.厦门海域野生鱼类单殖吸虫种类组成分析[J].现代渔业信息,2010,25(7):26-29.
[17] 郑洋妹,龚艳清,陈信忠.利用PCR-RFLP技术鉴别异尖线虫[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9(4):374-379.
[18] 苏跃中,福建省主要养殖区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调查及防控对策[J].水产科技情报,2009,36(1):4-7.
[19] 刘振勇,谢友佺,林小金,等.福建宁德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J].福建水产,2014,36(5):351-357.
[20] 池洪树,刘晓东,柯翎,等.3株刺激隐核虫的ITS-1序列与部分HSPTO序列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7):625-629.
[21] 饶静静,李寿崧,黄克和,等.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水产科学,2007,14(5):749-755.
[22] 吴斌,樊海平,邓志武,等.27株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及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J].福建水产,2014,36(1):14-20.
[23] 王玉,关瑞章,黎中宝,等.鳗鲡病原性气单胞菌AFLP分型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4):253-258.
[24] 欧阳岁东,林天龙,陈孝煊.鳗源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克隆及其表达[J].水产学报,2006,30(4):566-570.
[25] 张新艳,樊海平,钟全福,等.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水产学报,2008,32(5):772-779.
[26] 杨小强,金鱼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 (6):256-258.
[27] 张新艳,樊海平,曾占壮.草鱼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子鉴定及快速检测[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7):634-638.
[28] 罗钦,罗土炎,饶秋华,等.一例引起史氏鲟鱼创口感染的病原菌分离与鉴定[J].农学学报,2014,4(4):64-68.
[29] 许斌福,林能锋,杨金先,等.大黄鱼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02,17(3):174-177.
[30] 黄志明.从皮肤溃疡的Mian状黄姑鱼检出弧菌[J].福建农业学报,2002,17 (4):223-225.
[31] 林星.花鲈皮肤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 (32):100-104.
[32] 覃映雪,池信才,苏永全,等.网箱养殖青石斑鱼的溃疡病病原[J].水产学报,2004,28(3):297-302.
[33] 林克冰,吴建绍,黄兆斌,等.一株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福建水产,2014,36(6):419-427.
[34] 祝玲,吴忠业,林阿艺,等.引发杂色鲍苗掉板死亡的溶藻弧菌分离鉴定及毒力分析[J].水利渔业,2008,28(3):97-99.
[35] 陈心,马蓉,张艺,等.2种海洋弧菌的鉴定及人工感染大黄鱼病理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251-253.
[36] 徐晓津,徐斌,王军,等.哈维氏弧菌人工感染大黄鱼的组织病理学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2):281-286.
[37] 桑本红,徐晓津,毛勇.大黄鱼溶藻弧菌病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检测及意义[J].海洋学报,2014,36(8):111-116.
[38] 鄢庆枇,义家波,陈强,等.病原性副溶血弧菌在天然海水中的饥饿耐受研究[J].海洋学报,2007,29(3):131-136.
[39] 鄢庆枇,陈强,邹文政,等.不同环境条件对溶藻弧菌粘附大黄鱼肠粘液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6,30(2):254-259.
[40] 鄢庆枇,陈强,马甡,等.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的黏附特性研究[J].海洋学报,2006,28(6):100-105.
[41] 池信才,鄢庆枇,郭国军,等.拮抗茵对病原性溶藻弧菌粘附大黄鱼鳃粘液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4):559-563.
[42] 王晓露,邹文政,鄢庆枇,等.病原性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体表黏液黏附特性的研究[J].水产学报,2008,32(3):441-447.
[43] 赵敏慧,邹文政,鄢庆枇,等.河流弧菌对石斑鱼体表黏液的黏附作用[J].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347-351.
[44] 洪婧妮,毛勇,苏永全,等.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对大黄鱼6种酶活性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2009,48(3):418-422.
[45] 陈雅芳,王军,苏永全,等.养殖石斑鱼溃疡病病原哈维氏弧菌胞外产物的研究[J].海洋科学,2006,30(10):30-34.
[46] 陈珍,覃映雪,邹文政,等.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生物膜形成特性研究[J].海洋科学,2010,32(5):110-116.
[47] 姚刚,覃映雪,邹文政,等.致病性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特性研究[J].水产科学,2012,31(2):73-78.
[48] 龚艳清,陈信忠,王军,等.福建南部养殖石斑鱼暴发性疾病流行调查[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5):532-537.
[49] 龚艳清,彭智发,陈信忠,等.点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基因组分析[J].检验检疫科学,2007,17(1):10-15.
[50] 苏亚玲.网箱养殖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流行调查[J].海洋科学,2008,32(9):52-56.
[51] 林雪玲,张志灯.福建部分沿海地区真鲷虹彩病毒病初步调查及基因进化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12):1208-1212.
[52] 唐绍林、张恒、刘敏.鲤鱼患锦鲤疱疹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控[J].科学养鱼,2012(12):59-62.
[53] 刘晓东,杨金先,龚晖,等.一株牛蛙源虹彩病毒的分离及鉴定[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2,20(1):16-21.
[54] 葛均青,杨金先,龚晖,等.鳗鲡疱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水产学报,2014,38(9):1579-1583.
[55] 卓玉琛.患“红肝病”鳗鲡疱疹病毒的分离和鉴定[J].福建农业学报,2015,30(2):117-120.
[56] 林克冰,方琼珊,吴建绍,等.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传播途径阻断的初步研究[J].福建水产,2011,33(5):15-19.
[57] 彭智发.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点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研究[J].福建畜牧兽医,2015,37(1):15-18.
[58] 彭智发,龚艳清,陈信忠.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检测与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福建水产,2007(1):32-36.
[59] 卓玉琛.养殖鳗鲡疱疹病毒和支原体共感染的超微形态学证据[J].电子显微学报,2014,33(2):168-171.
[60] 葛均青,杨金先,李友娟.鳗鲡病毒性疾病病料中鳗鲡疱疹病毒的PCR检测[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9):961-964.
[61] 李友娟,葛均青, 宋铁英,等. 鳗鲡疱疹病毒ORF95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 (8):787-791.
[62] 李友娟,葛均青,林天龙.鳗鲡疱疹病毒FJ株ORF5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4,29(4):314-318.
[63] 李友娟,郭凤达,葛均青,等.鳗鲡疱疹病毒ORF5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4,43(5):490-494.
[64] 杨小强.罗源湾养殖大黄鱼虹彩病毒的PCR检测[J]. 福建畜牧兽医, 2013,35(2): 5-8.
[65] 雷燕, 戚瑞荣, 唐绍林, 真鲷虹彩病毒引起网箱养殖斜带髭鲷死亡等[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 29(3): 236-240.
[66] 林舒雅.大黄鱼鳍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J].中国科技博览,2015(7):324.
[67] 曾占壮,樊海平,卓玉琛,等.养殖日本鳗鲡腐皮病真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J].水生生物学报,2011,35(4):652-658.
[68] 张永红.草鱼暴发性烂鳃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渔业致富指南,2005 (15):45.
[69]洪文彪.史氏鲟人工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技术[J].福建畜牧兽医,2012,34(4):35.
[70] 钟全福.银盾鱼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福建农业科技,2014(10):49.
[71] 鄢庆枇.大黄鱼病原菌—溶藻弧菌的ELISA快速检测研究[J].海洋科学,2001,25(9):47-49.
[72] 吴斌. 豚鼠气单胞菌快速检测间接ELISA法的建立[J].福建水产,2006 (4):48-51.
[73]张新艳.类志贺邻单胞菌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福建水产,2014,36(4):253-257.
[74] 樊海平,吴斌,曾占壮,等.日本鳗鲡体表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单克隆抗体制备[J].中国水产科学,2009,16(2):295-302.
[75] 吴斌.抗迟缓爱德华氏菌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鉴定[J].福州大学学报,2011,39(1):148-151.
[76] 张新艳.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福建农业学报,2014,29(6):570-574.
[77] 辛志明,樊海平,吴斌,等.豚鼠气单胞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J].水产学报,2009,33(4):679-684.
[78] 辛志明.迟缓爱德华氏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的研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10):40-44.
[79] 辛志明,樊海平,吴斌,等.嗜水气单胞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J].中国兽医科学,2012,42(7):708-712.
[80] 孔繁德,刘阳,徐淑菲,等.免疫金层析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方法的初步研究[J].海峡科学,2012,68(8):134-137.
[81] 鄢庆枇,苏永全,王军,等.大黄鱼弧菌病的荧光抗体快速诊断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4):291-295.
[82] 王军,鄢庆枇,苏永全,等.溶藻弧菌的间接荧光抗体快速检测[J].海洋科学,2002,26(7):1-4.
[83] 鄢庆枇,邹文政,纪荣兴,等.应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牙鲆体内的河流弧菌[J].海洋科学,2006,30(4):16-19.
[84] 卢洁,郭松林,冯建军,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日本鳗鲡的产酸克雷伯氏菌[J].分析化学,2012,40(11):1709-1714.
[85] 张新艳,樊海平,曾占壮,等.草鱼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子鉴定及快速检测[J]. 福建农业学报,2013,28 (7):634-638.
[86] 陈新华,董燕红.大黄鱼虹彩病毒PCR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J].生物技术,2005,15(3):38-40.
[87] 黄辉三,李明玉,母尹楠,等.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PCR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J].台湾海峡,2011,30(1):128-131.
[88] 樊海平,吴斌,张新艳,等.双重PCR检测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方法的建立[J].福建农业学报,2014,29 (1):8-11.
[89] 郭松林,关瑞章,柳佩娟.双重PCR法快速检测欧鳗鲡嗜水气单胞菌[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 (4):294-300.
[90] 刘阳,孔繁德,徐淑菲,等.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2,34(8):647-650.
[91] 陈垚,陈信忠,郭书林.3种牡蛎原虫的流行情况调查及多重PCR检测方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4):509-513.
[92] 黄晓蓉,吕海沧,郑晶,等.副溶血弧菌的多重PCR检测[J].食品科学,2006,27(10):445-446.
[93] 李贵阳,肖鹏,郭养浩,等.六种弧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S1):4748-4752.
[94] 饶静静,李寿崧,黄克和,等.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水产科学,2007,14(5):749-755.
[95] 刘阳,孔繁德,彭小莉,等.纳米PCR技术检测溶藻弧菌的建立与初步应用[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3):34-37.
[96] 刘阳,孔繁德,彭小莉,等.纳米金PCR技术检测副溶血弧菌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J].福建畜牧兽医,2012,34(1):9-12.
[97] 徐淑菲,孔繁德,高隆英,等.SYBR-Green I实时荧光PCR检测传染性鲑鱼贫血病[J].检验检疫科学,2007,17(5):27-31.
[98] 彭智发.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点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研究[J].福建畜牧兽医,2015,37(1):15-18.
[99] 张少雷,王何兰,刘江,等.荧光定量PCR检测异尖线虫类病原体[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0,28(3):194-199.
[100] 郑洋妹,陈信忠,龚艳清,等.简单异尖线虫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鉴定方法的建立和应用[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10,(3):141-144.
[101] 王孟华,牙鲆幼鱼盾纤毛虫病药物防治初步试验[J].水产养殖,2012 (2):49-51.
[102] 何祥楷.大黄鱼苗淀粉卵涡鞭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J].福建水产,2013,35(6):475-479.
[103] 汪彥愔,郭果为,高如承,等,寄生海水养殖鱼类的拟格拉夫涡虫的流行、危害与防治[J].水产学报,2006,30(2):260-263.
[104] 陈小玲,黄志清.鱼类感染刺激隐核虫的免疫保护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21-5522.
[105] 林克冰,方琼珊,吴建绍,等.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传播途径阻断的初步研究[J].福建水产,2011,33(5):15-19.
[106] 吴亮,关瑞章,黄文树.氟苯尼考与4种中药联用对鳗鲡致病菌的抑制作用[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3(1):7-11.
[107] 樊海平,林 煜,卓玉琛.18种常用渔药对双色鳗鲡玻璃鳗的急性毒性[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12):1283-1286.
[108] 林岗,张倩,饶小珍.吡喹酮、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对花鳗鲡的急性毒性[J].海洋渔业,2011,33(4):467-471.
[109] 石宏武.金鱼鲤斜管虫病的治疗试验及常用药物的评价[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110] 薛凌展,樊海平,吴 斌. 6 种常用渔药对福瑞鲤的急性毒性试验[J].福建水产,2012,33(4):296-301.
[111] 钟全福.17种常用渔药对美国银盾鱼稚鱼的急性毒性[J]. 福建农业学报,2015,30(1):14-17.
[112] 田田,王茂元,薛凌展等.4种常用渔药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0):79-81.
[113] 廖碧钗.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在欧洲鳗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研究[J]. 检验检疫学刊,2012,22(1):8-12.
[114] 钱卓真,吴成业,刘智禹,等.阿维菌素在鲈鱼肌肉组织中的残留与消除规律[J]. 检验检疫学刊,2013,9(6):52-57.
[115] 龚晖,林天龙,吴宗福,等. 嗜水气单胞菌β-hemA-ISCOMs对鳗鲡的口服免疫效果[J].福建农业学报, 2006,21(4): 325-329.
[116] 吴宗福,龚晖,陈红燕,等. 嗜水气单胞菌重组β-hemA-ISCOMs对鳗鲡的浸泡免疫效果[J].水产学报,2007,31(3):374-378.
[117] 龚晖,林天龙,张晓佩,等.含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的免疫刺激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欧洲鳗的免疫效果[J].水产学报,2009,33(2):303-310.
[118] 田丁,许斌福,林能峰,等.创伤弧菌外膜蛋白免疫刺激复合物对欧洲鳗鲡的免疫保护性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0,34(2):431-435.
[119] 柯翎,陈如敬,刘晓东,等.重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ISCOMs制备[J].中国水产科学,2011,l8(4):924-928.
[120] 许斌福,林能锋,俞伏松,等.大黄鱼溶藻弧菌外膜蛋白ISCOMs的免疫效果初步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 2008,23(3):244-246.
[121] 龚晖.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和ISCOMs对欧洲鳗免疫效果研究[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09.
[122] 陈秀霞,黄殿盛,柯翎,等. BSA-ISCOMs对大黄鱼免疫机能及抗病力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13,28(3):201-205.
[123] 姚志贤.半滑舌鳎皮肤溃疡病病原及免疫保护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 2012.
[124] 王晓露.大黄鱼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GST融合表[D].厦门: 集美大学, 2009.
[125] 汪玉华,敖敬群,陈新华.大黄鱼抗菌肽hepcidin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产物的抑菌活性[J].应用海洋学报,2012,32(3),383-389.
[126] 孔江红.复方中草药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D].厦门: 集美大学, 2011.
[127] 林天龙,陈强,俞伏松, 杨金先,龚晖等.欧洲鳗血清免疫球蛋白纯化及部分特性分析[J].水产学报,2001,25(1):52-57.
[128] 王希龙.多种鱼类血清Ig广谱型单克隆抗体的筛选与分析[D].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129] 王凡,林天龙,潘厚军,等.鳜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J].水产学报,2006,30(2):285-288.
[130] 徐晓津,王军,谢仰杰,等.大黄鱼头肾免疫细胞研究苏永全[J].海洋科学,2008,32(11):24-28.
[131] 余素红.大黄鱼免疫应答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132] 万翔.差异蛋白质组学在Poly(I:C)诱导的大黄鱼肝脏中的研究及两种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和鉴定[D]. 厦门: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08.
[133] 郑文彪.大黄鱼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和鉴定[D].厦门:厦门大学, 2006.
[134] 陈政强,战文斌,黄倢.九孔鲍免疫防御中Ig样、补体样、CRP样物质的应答[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4(4):325-332.
[135] 薛凌展.“鱼·菜·菌”生态养殖模式氮磷转化及去除效果分析[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9(4):15-25.
[136] 钟全福.浮床植物对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 (5):70-74.
[137] 付保荣,曹向宇,冷阳,等.光合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影响[J].生态科学,2008,27(2):102-106.
[138] 林旋,杨海森,黄健,等.光合细菌在鲍养殖中的应用初探[J].福建水产,2004(2):37-40.
[139] 张小玲,袁科平,耿康,等.好氧反硝化菌对水质和鱼体饲喂效果的影响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1,32(3):114-119.
[140] 姚茹,王智勇,王广军,等.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对草鱼生长和水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4):214-216.
[141] 叶乐,杨莺莺,吴开畅,等.益生菌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J].南方水产,2006,2(4):13-18.
[142] 钟全福,林岗.麦饭石对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2):118-120.
[143] 胡凡光,郭萍萍,麻丹萍,等.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促进大菱鲆生长及养殖水环境的影响[J].渔业现代化,2014,41(2):7-11.
[144] 林煜.二株益生菌对水质指标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水产,2007(2):36-48.
[145] 杨红玲,马如龙,孙云章.石斑鱼肠道原籍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SE6作为益生菌的体内外评价[J].海洋学报,2012,34(2):129-135.
[146] 吴茂生. 福州市皱纹盘鲍养殖病害调查研究[D]. 厦门: 集美大学,2011.
[147] 陈石娟.虾体系专家解读对虾“偷死病”[J]. 海洋与渔业,2014(238):36-37.
[148]张水波. 土池养殖南美白对虾白浊偷死病的防控要点[J]. 科学养鱼,2013(7): 63.
[149] 苏树叶. 凡纳滨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的初步研究[D]. 海口: 海南大学, 2013.
[150] 杨小强. 罗源湾养殖大黄鱼虹彩病毒的PCR检测[J]. 福建畜牧兽医,2013, 35(2): 5-8.
课题组成员:
1. 樊海平,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2. 吴 斌,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3. 龚 晖,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4. 张伟妮,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5. 廖碧钗,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6. 郑 磊,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7. 林丽聪,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8. 宋振荣,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9. 马 平,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10. 陈 植,福建省水产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