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训练和应用

2016-07-14 18:36福建省歌舞剧院3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古典舞技巧舞蹈

李 莉 (福建省歌舞剧院 350000)

浅谈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训练和应用

李 莉 (福建省歌舞剧院 350000)

古典舞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之一,古典舞也很大程度上也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戏曲元素,这样一来,,古典舞蹈的舞姿特点和各种戏曲当中的动作特点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中国古典舞当中的技术水平和传统的欣赏风格相符合,而且还具备传统文化的技巧特点。

古典舞;审美;训练;运用

在经过研究古典舞当中的技术技巧的审美、训练以及应用的特点,发现古典舞的技术技巧对于其中的训练以及情感的表达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帮助作用,通过把古典舞的技巧和文化特色融合在一起,能够让它在技术格局上非常具有表现性,如此一来,技术特点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它的价值。

一、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中的审美特质

(一)在文化的传承当中显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质

如今我们在传统的欣赏视角中看待中国古典舞的特点,主要可以根据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通过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字描写以及相关的画卷壁画等,这方面我们主要可以分析出整个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演变以及中国古典舞的特性。如注明的敦煌壁画当中描绘的敦煌舞等。另外一方面是通过中国古典舞蹈的传承以及和其他艺术相融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所构造舞蹈传承比较系统化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完整。即使在戏曲舞蹈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设置已经与其本质渐行渐远,但是它依然作为对我国古典舞蹈的总结,其中积累丰富的中国文化特性,而需要看我们怎样去发掘。

(二)与其他舞种的比较中发现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质

中国的审美特点和西方国家的审美相比,要显得稍微复杂,这也正是双方之间文化上存在的不同之处。西方的文化特质比较讲究理性方面的思考,而我国的文化特性更多是感性方面的,呈现出的思维特质更加的形象化。假如我们将西方的审美比作一个实际的点的话,它更加的强调结果,那么东方的审美更像是一条线,强调整个的过程,也就是多种审美力量,审美运动的一个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维持得越久就有可能在历史上形成某种风格和流派。

二、对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训练过程的相关建议

(一)基本的训练的加强

一直以来,我们在研究古典舞的基础训练的过程中,最主要攻克的难题是学生的形体技巧等方面的提高,能够规范基础体形训练的标准是课程的核心任务。这不仅是让学生在古典舞学习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让学生在技术上有较为全面扎实功底的一个良好基础。对于这方面学习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在今后舞蹈练习、表演中动作的稳定性。还和身形的塑造方面有着巨大的关系。

例如,在舞蹈训练当中的直立训练,要使自己成为的舞蹈技术扎实全面,第一点就是掌握好直立训练,在古典舞的基础训练当中,翻身是一向非常有古典舞特质的基本训练技巧。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直立训练比较出色的学生翻身的动作非常的漂亮,而且重心非常稳。但是直立训练有所欠缺的学生翻身就是塌腰坐胯,因为挺拔的翻身更加和我们目前的审美水平想贴切。再就是形体方面,近年来的发展标准使得对舞蹈演员的形体要求更高,在这当中的主要变化不止是要对于力量的把握,还有一部分的遗传因素。所以在这当中基础的训练就显得尤为关键。领好的直立训练可以让复杂的技术动作变得更加的轻松,而且发力的过程变运用的更为恰当,形体一般都是根据习惯的身体形态去发展,良好的基础训练也是打造出良好体形的关键所在。

(二)打传统时代的界限,以敦煌舞蹈为例

通过突破各干朝代界限和人物上的区分,从人体各个部位加以分析整理,例如,从敦煌莫高窟中可见的舞姿形象就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从中吸取出能体现敦煌画舞姿风格技巧,舞蹈的手部动作、眼睛的神态、步法、身法等基本训练内容,形成教材。运用这种方法传力的舞蹈训练内容中,较为注明的有高金荣创编的《敦煌舞教程》,它的的风格特色和审美价值在于:首先,风格纯正,抓住了敦煌壁画舞姿的共性,同时又突出了它的特征,如果从它所具有的东方人体美来说,S形和多曲线,从手、臂、腰、胯、臀、全身,精巧细致生动活泼地呈现出来,极具敦煌的特殊魅力。其次,敦煌舞是以表现佛国天宫的伎乐舞蹈为它的理想境界,使飞天、天宫伎乐复活在舞台上,所以节奏以舒缓为基调,深沉肃穆,幽寂含态,给人以特殊的美的享受。

(三)融入芭蕾舞训练中的优点

在现代舞的发展历程中,是根据反对传统的目的下演变出来的,不过在许多现代舞的训练过程中并不完全的地址芭蕾训练,甚至将其作为基础训练的重要课程,而这个当中的训练时间也是会被科学的计划好,并不会占用现代舞训练部分的很长时间。不仅如此,在国标舞和民族舞当中,也将芭蕾训练作为基础训练的课程之一,不过这个训练课程是独立的训练课程。既然这么多舞种都将芭蕾训练纳入基础训练之一,我国的古典舞训练也不应该回避。在我们试图构建良好的中国古典舞系统教学时候,我们应该将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相互联系的部分结合起来,使他们融合到一起。因此,在许多现代舞和芭蕾舞之间的一些处理联系方面的案例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可以将芭蕾舞训练和古典舞训练都作为基础训练一起进行,这样既能够将共通互易的地方练习在一起,也可以有效的区分两者训练的不同,明确各项基础训练的目的。

(四)强调民族文化的特质

中国古典舞训练的体系需要以中华民族的训练体系为主,这是要它所根据的主要文化来源为主,无法凭空捏造,而且这种文化特质是非常具体的。通过中国舞蹈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传统舞蹈文化非常的丰富,不过古代舞蹈和古典舞是有所区别的,舞蹈也同样属于时间上的艺术,它是转瞬即逝的今天要研究和“复活”古代的历史舞蹈,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对古典舞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今天建立起来的古典舞,目的是“古为今用”是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了的、具有时代审美特点的民族舞蹈,它既可表现历史生活、神话题材,也可表现今天生活的现实题材和塑造现代人的艺术形象。从这样的一个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自己的古典舞训练体系。

(五)根据审美建设训练体系

我们根据传统文化当中我国古典舞的审美特性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与西方的文化的比较中也可以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特质,这两者的体现也让我们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的创造提高,艺术的生命力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创造来维。但是这个创造必须是有所基础,有理可循的,不然这种独特艺术的本质就会流失。所以我们要根据传统审美的特点,以此为主要的创造发展基础,经过分析创新来发展我国古典舞的审美特点。

(六)技术技巧训练科学化

舞蹈技巧训练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舞蹈技巧训练中需要训练身心结合,动作由心发出,训练技巧在于当舞蹈动作发出的瞬间,不单单只是依靠训练者身体控制系统参与的协同反应,而且还应该配合身体上各个器官与头脑中的意识。就像在不同类型动作训练的初始阶段都在强调与基础文化课“拉”“绷”“直”的要求标准大致相同,而且要长期坚持。还有是在教学方式中,一些训练方法容易将女生的手臂和肩锻炼的结实,从而缺乏了女性应有的柔软和线条风味,因此应该对这些项目进行筛选或者较少训练时间。就像替换长时期的“耗顶”项目,而使用“甩腿直顶”的长期训练,将“塌腰顶”转变成双腿挂单杠“抬头展体”的锻炼项目,这两种锻炼方式都大大降低了臂部的压力,前者为前软翻前桥、挺身前空翻奠定了相应的训练基础,后者主要是提高了背部和腰部的柔韧度。此外,老师还需要掌握青少年的身体特征,建造科学的训练项目。依照科学调查显示,人体的不同部位在不同的时期发育的水平都不相同,发育较快的阶段叫做“敏感期”,我们应该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的训练安排,设置合理的训练项目。舞蹈学生的韧带根据身体增长的阶段进行逐渐的伸张,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地依照这个规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和培养。还有另外一点,青少年生长速度较快,力气较小、身体灵活性却非常容易造成疲倦,但是恢复能力较强。这一时期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是模仿能力最强的阶段。所以,技巧课需要从学生的身体基础进行训练,不能以开始就想要进行高水准的姿势的学习,这样会对学生的身体带来不可恢复的损伤。在身体基础达不到要求的标准时,就会造成姿势变形,长时间的变形就会对舞蹈的学习产生定性模式,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应用

(一)技巧对于舞台剧情的表现

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在故事情节的体现方面有独特的语言表现,如果在表演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编排方式,那么所展现的舞台效果也将会非常不同,加入能够很好的运用,那么可以很好的将舞台情感表现出来,而且在这过程中也很好的让欣赏者感受到了舞蹈的技巧性。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编排的技术和舞蹈的特点要非常的熟悉,而且还要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技术动作的表现情节。不但可以让技术技巧变得更加的多元化,而且为舞台剧情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二)突出表演过程中的角色特点

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所演绎的人物性格上的差异也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动作来体现,所以技术技巧在这当中就显得非常重要。不管在表演人数上的多少,舞蹈故事内容的差异就会打造出不同人物的性格,例如勇敢的战士形象、文质彬彬的书生气质以及小家碧玉的少女小姐形象等。不同人物的性格在技术技巧的差异上可以更好的诠释出独特的个性特点以及心理状况。这样的不但可以让舞台剧情的表现得到提高,还很好的体现了独特的人物性格特点,使得表演效果会非常的出彩。

(三)表演和剧目的融合

中国古典舞技巧和表演能够有很好的理解与创新,很大程度上要在舞台剧目的表演过程中来实现。例如在剧目《风吟》当中,表演的过程单是将就动作形态,而是从“心、神、韵”出发,寻找表演与技巧的完美融合,寻找演员的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风格韵律。从整体上分析,这部作品主要表现出“风”的状态,一通过运用轻盈的舞姿弹跳,如飞天跳,吸腿跳,空转等等动作,表现出自然之风的来去之势。这种“风”一样的轻盈,单凭动作的柔顺、随和的表演是不足以表达出来的,还要通过技术技巧的精湛表现,表现出凌空而起,腾云驾雾的“风”的意象。让我们难忘的是舞蹈中运用的斜体空转等高难度技巧来表现出单纯的“风”对万物的驾驭能力,并以速度,质感来添加了旋转等技巧的难度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四、结语

总的来讲,不同的人物所适用的技术技巧也存在着差异,目前许多的舞台表演过程中就有混用的现象发生,不管是怎样的性格特点都不顾一切的照搬一模一样的技术技巧,一味的技术雷同反复出现,不考虑舞台人物的需要,而是无限量的技术堆积,最后只能是成为技术技巧的大拼盘,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技巧大展示,而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舞蹈剧目作品,这样的尴尬局面主要就是由于对于每种技术技巧的性质特征不了解所造成的。所以对于什么样的情绪产生什么样的动作对于一个编导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龚倩.论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2]张冉.中国古典舞蹈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训练[D].山东艺术学院,2014.

[3]刘中颖.古典芭蕾舞训练方法与民族舞蹈的技术能力培养方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4]邱晓晨.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轨迹之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5]杨成.探析“武功技巧”在中国古典舞组合训练中应用的有效性[J].艺术研究,2014(4).

[6]贾亚奇.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7]庞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民族化的再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S2).

[8]叶晓丽.汉唐古典舞与敦煌舞蹈教学体系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2(2).

[9]王奇.山东省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教育现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10]孙茜.祭孔乐舞舞蹈的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11]张景.孙颖艺术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13.

[12]陈树德.论体育舞蹈的教学技巧[J].湖北体育科技,2011(4).

[13]柳倩.把握舞蹈技巧课练质量的关节点[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

[14]彭玉杰.舞蹈基训课能力与技巧训练[J],戏剧文学,2015(6).

猜你喜欢
古典舞技巧舞蹈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网上点外卖的7个技巧
浅析当前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困境及对策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浅析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
指正要有技巧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