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空心村”状况及其治理
--以宿州市为例

2016-07-14 00:39赵婉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4期
关键词:宿州市城市化治理

赵婉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我国农村“空心村”状况及其治理
--以宿州市为例

赵婉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农村“空心村”现象也随之慢慢浮上水面。本文主要是以宿州市为例。在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大背景下,就农村“空心村”产生的背景原因、现状、原因、特点、危害、治理对策等进行论述分析。并且结合人口迁移和土地资源规划进行分析。“空心村”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量劳动力外迁,致使农村建筑物规划不合理,村中旬破败村外围秩序井然的必然产物。但是规模之大、危害之深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即使如此“空心村”治理也势在必行。笔者在翻阅大量报告和文献后写下这篇文章。

关键词:城市化;宿州市;空心村;治理

一、宿州市“空心村”问题的概况

“空心村”是农村在新建住宅的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农村居民点用地往往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经济上,空心村是指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涌入城市打工,农村常住人口有如大树之空心,故名之空心村。总的概况来说:“空心村”是城市化滞后于非农业化的条件下,由于迅速发展的村庄建设与落后的规划管理体制矛盾所引起的村庄外围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异化现象[1]。

(一)宿州市“空心村”问题的现状

宿州市位于安徽的最北部苏鲁豫皖交界,由宿州市、砀山县、萧县、泗县、灵璧县组成。截止到2015年,宿州市人口总量达到651.66万人。18-60岁的人口有414.8万人,占总人口的33.9%。总的来说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63.6%。城镇化水平仅仅34.8%,主要是农村户籍人口。宿州市是典型的劳务输出的地级市。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宽了户籍限制,允许劳动力外出务工。在90年代的一批人获得第一桶金之后,大量的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其中主要分布在长三江,珠三江地带。人口“空心化”带来地域“空心化”,劳动人口的大量外流给农村人带来一条致富的道路的同时也到来了一连串的负面影响。宿州市农村“空心村”有一下特点:宿州市位于华北平原上,其地形是以平原地形为主。其主要特点:地域分布较广;形成时间较短;涉及的农民较多。

(二)宿州市农村“空心村”问题产生的原因

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放松了户籍限制,来解决农村大量劳动力过剩问题,大量农村人口源源不断的涌进大小城镇和大中城市。一部分农村户籍的人员富裕之后,亦或留在城市发展亦或回乡建新房,使得老房子放置不管,没有做什么处理,任由其荒废或倒塌。农村建设住房一般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

2.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不断外扩,县城镇也不断扩大面积。修路、城迁都涉及到土地,如果要牵扯到房屋的话就会赔偿一大笔补偿款。许多农户但凡听到点拆迁的风声就开始在建房。

3.土地流转,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集体土地缺乏规划和管理[2],一般是世袭制的。宅基地一般不会再进行划分,老辈的人人均土地较多,但是这些土地一代一代的延续分割,子女们到手的土地越来越少。为了下次分地的时候能多分点,许多人在村周边农田上建房使其变成宅基地。

4.户籍限制,“空心村”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制度的制约,即户籍制度。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差别相对来说还是很大的。其中一点就是教育问题,农村和城市的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匀,农户搬迁到镇上或者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地方生活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二、宿州市“空心村”问题的治理

(一)“空心村”问题的危害

1.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个“空心村”浪费的土地,不足拿来谈论,但是全国那么多“空心村”浪费的土地总数量就非常惊人了。虽然中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但人均的土地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三分之一。“空心村”是由于人口的大量外移,而导致的村落“空心化”,许多农户外出务工,其房子常年处于闲置状态,久而久之得不到修补完善而出现漏水、倒塌的现象。宅基地紧张也促进了外围建筑物的崛起,形成村中心破败、外围有序的住房“空心化。

2.影响村民和谐

宿州市许多农村的空房子是以前的木质结构的或者是土房子。还有的是连片房、四合院,特别容易发生火灾,且道路较窄,消防车根本进不来,一旦发生火灾只有等着火熄灭。火灾发生后不只是一家房屋受灾,附近都可能受到危害。村内杂草丛生、蛇虫鼠蚁较多,影响村民正常生活。

3.影响村容村貌

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很多利用老房子当成家畜养殖场所,从而导致苍蝇乱飞、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邻里村民心里不满从而影响邻里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气派整齐的房屋围绕在村外围,老房不拆,新房在建严重影响新农村的面貌。

(二)宿州市“空心村”问题的治理

人口“空心化”带来地域“空心化”,年轻劳动力人口的大量外流给农村人带来一条致富的道路的同时也到来了一连串的负面影响。所以应该对“空心村”进行治理。

1.“空心村”问题治理的原则

(1)村级主体、部门配合。要想真正治理“空心村”不能只依靠政府的力量,也要多发动民间的力量,让村民了解什么是“空心村”?目前“空心村”的现状?“空心村”的危害?让村民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愿意参与到“空心村”的治理,才能事半功倍。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3]。矛盾即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不同地区的“空心村”治理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立足于村庄的实际情况来解决“空心村”问题。根据各个村庄的人口流动状况,“空心村”的问题严重性来提出因地制宜的而解决对策。认真制定宅基地建设改造计划,先易后难、逐步进行。

(3)弹性规划管理、分期实施。“空心村”治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先要远期与近期相结合,建设与改造相结合。远期来看可以规划整体人口的流动趋向,以及回流的可能性。近期规划最好是规划的尽可能详细合理,同时还要做好分期实施工作。首先要做的事“空心村”改造的主要问题,其次就是小修小补,努力将成本降到最低。

2.宿州市农村“空心村”问题的解决对策

(1)大力宣传“空心村”的治理,建立部门联运机制。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户外广告等来宣传“空心村”的现状及危害,以及治理“空心村”的重要性。要让村民详细了解后,让村内有威望的带头人起表率性的带领村民服从相关部门的指挥。组织基层部门建立工作小组,选取村中有能力和威望的人做组长,协调统一行动,村里也可以建立工作小组,有村中上一级组织成员担任组长,充分传达上面的指示。并且向上一级反馈执行情况,积极遇到的挫折和阻力。并积极鼓励村民提出宝贵意见,齐心协力解决问题,避免出现因沟通不畅引起的矛盾纠纷。

(2)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先拆后建”的方针、呼吁建立相关法律条例[4]。相关单位做好摸底排查工作,但凡是外迁的居民,都要登记在案,坚持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先拆后建”的方针。村民只要想建新房,必须拆除原有旧房,在老宅基地上建新房。在别处建房,除了具有保护意义的古屋不予拆除之外,其余房屋在拆除后给予适当补偿后将宅基地还给村集体。

(3)规划先行,制定方案、坚持推行宅基地管理的“三统一”。有条不紊的开展“空心村”治理,必须先制定规划。规划是行动的根本和依据。对于那些自留地、现有老房子、以及空闲宅基地进行专项清理,分门别类的进行调查摸底。被列为应拆除的建筑物应该做好补偿款的发放以及说服劝导工作,以使其早日拆除。从而早日对回收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从而使后建设房屋都能在规划中建房,慢慢的解决杂乱无章的建筑现象。长此以往坚持从根本上解决“空心村”问题。

(4)进行财政拨款、加快“中心村”、“搬迁村”、“整治村”建设。“空心村”的治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不能仅仅依靠基层政府、民间集资以及村民自己出资解决。所以政府应该在向国家申请拨款过后集中使用这一笔资金,并且编制预算,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空心村”的宅基地应该有由村委会统一收购、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中心村”作为移民搬迁安置村的重点,“中心村”是介于乡镇和行政村之间的由多个行政村组成的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村落。是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的一种称呼,是我们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空心村”整治地的主要选择和建设对象。“整治村”只允许在已经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维护与拆迁,规定撤并日期,不在审批新项目。“搬迁村”是把几个“空心村”的居民搬迁到同一个地方居住,集中利用土地[5]。

(5)提高农作物收购价格。农户之所以会毁农田建房,是因为粮食收购价太低。少种植一亩地的粮食不会对自己造成对多大的影响。提高粮食收购价后,农户尝到了甜头,自然不会把土地用于非农作业。虽然这种做法不会让那些已经定居到外地的人员回流,但是起码会留住还没有出去的一部分人,这样长此以往就会有更多的人留在农村。

(6)强化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解决农户生活工作的困难。农户不愿意回乡发展,一味的外出务工主要原因是因为村内环境、生活环境、交通、购物等不方便。工作环境不好,工作机会较少且工作质量较低。只有从这几个角度出发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扭转“空心化”。

三、宿州市农村“空心村”治理的展望

改革开放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自其以来人口大量外移,大量的农村人已经在城市站稳了脚跟,他们也不愿意在回迁到农村了。人口外流带来人口的“空心化”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村中只剩下老弱妇孺人口“空心化”带来村庄“空心化”。大量的旧房闲置,久而久之出现漏水甚至倒塌。为了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仅要让农民口袋满满的,还要改善住宿条件。“空心村”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国家也开始越来越关注“空心村”问题。日益出台政策,对其治理进行财政拨款,且大力推行试点。目前有些地区的“空心村”治理效果显著,但是大部分地区效果并不明显。比如资金不足、没有过多的政策扶持;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法律与现实的冲突[6]。整个中国的“空心村”治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等。还要动用大量地人力、物力、财力,不仅仅是政府做好规划就能解决的了的事情,需要全国上下齐心合力的来解决。

四、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空心村”现象的出现,是农村经济发展进步的表现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空心村”的弊端日益显现“空心村”治理势在必行。当然整治“空心村”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必须把城乡统筹提到战略高度上来。从新农村的角度出发,发展长远的眼光,捋顺清晰的思路,创新机制,持之以恒。重新对农村的布局进行规划,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农村人口结构。重新构建居住空间和生态空间以及农村产业空间。

参考文献:

[1]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2010

[2]张凤荣,刘庆,关欣,何长元.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2010

[3]张新,王圣学“.空心村”治理的规划探索[D].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2011

[4]陈玉福,张虎,刘彦随.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J].地理科学,2010,65(6):727-735

[5]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市政研究[J].地理科学,2005

[6]黄岩.新农村建设中的“空心村”问题及对策研究[D].现代商贸工业,2009

作者简介:赵婉(1990-),女,汉,安徽砀山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学。

猜你喜欢
宿州市城市化治理
春天的脚丫
百褶裙
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园区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