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惠萍 黄凯凤(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0)
蹴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①
——以汝城县为例
龚惠萍 黄凯凤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摘 要:蹴球运动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参加蹴球运动,不仅有利于人们身心发展,还能加强人们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该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汝城县蹴球运动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蹴球运动开展状况,指出其不足,究其原因,旨在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蹴球运动,为其发展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蹴球运动 蹴球文化 汝城
黄凯凤(1989—),女,瑶族,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套路和散打)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挖掘、开发推广有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蹴球又名蹴鞠,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随着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在我国不断发展,蹴球运动逐渐深受少数民族的喜爱,发展迅速。现今蹴球规则越来越完善,已成为民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汝城县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是湖南省五大少数民族散居县之一,世居瑶族、畲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是郴州地区主要的蹴球运动基地。
1987年被列为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98年正式定名为“蹴球”,并制定了新的蹴球竞赛规则。1999年列为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项目。2007年北京市政府将蹴球列入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现今蹴球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活动项目在群众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与接受。然蹴球运动在开展的现状如何?如何更好地发展蹴球运动?目前还欠缺理论研究。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汝城县蹴球运动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该研究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以“蹴球运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蹴球文化”等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分析、综合与归纳,为该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7份,有效问卷为271份,有效率为91.5%。
1.2.3访谈法
通过与蹴球运动员、爱好者、管理者的访谈,获得有关蹴球运动开展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汝城县蹴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从而分析蹴球运动开展现状中出现的问题。
1.2.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人工分析,采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相应的规律和结论。
2.1汝城县蹴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2.1.1居民对蹴球运动的认知程度
调查显示,有36人亲身体验过蹴球运动,占13.2%;有71的人看到他人玩过,占26.1%。居民听说过但没有亲身参与有145人,占53.6%;而对于蹴球运动完全不了解的人,占7.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居民对蹴球这一运动项目的认知程度比较低;很多人对于蹴球运动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一项运动的层面,居民对蹴球运动的认知还比较低。
2.1.2蹴球运动所需场地、器材的现状
通过对居民的调查发现,汝城县的蹴球运动器材和场地很简陋,运动员平时所用的的蹴球是由硬塑料制成的实心球,重量约1 kg,直径约10cm。训练场地除个别学校兴建了新的蹴球场,许多场地都年久失修,基本训练只能在比较平坦的空地或草地上进行,没有专门的场地。
2.1.3蹴球运动的组织管理现状
汝城县的蹴球运动一般情况都是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开展,但是比赛时间不太规则。另外,在少数民族乡镇成立庆典中,蹴球运动是作为表演项目出现的。一般来说各乡镇中没有固定的蹴球运动组织或队伍,许多时候都是为了筹备参与少数民族运动会或者参加有关于少数民族项目的表演活动,而组织中各队成员都是有学校教师带领的学生组成的,在学校方面没有严格的组织要求,政府没有做强制性的要求,所以,组织上不是很严密,比较的松散。
2.1.4 蹴球运动的竞赛现状
经过调查统计,在被调查的队伍中只有2支可以做到有规律的训练,这两个队伍分别来自汝城县第二中学和汝城县第四中学,他们基本都是体育特长生,相对于来说,他们的时间比较充足,加上对于这项运动的喜爱,因此,能够做到有规律的训练,在锻炼了身体的同时也可以结交朋友。但是大部分的蹴球队伍仍然是在比赛前进行突击,这里面大部分人是学生。因为学校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要求比较严格,学生平时要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就出现到了临近比赛的时候才进行相应的赛前集训。(见图1)
图1 汝城县蹴球运动训练情况
2.1.5对于蹴球运动开展的经济投入现状
蹴球运动开展所需的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相对来说所需的消费比较低,其中主要的花费为蹴球运动器材的购买和队员的服装、饮食等。由图2可以看出,汝城县蹴球运动资金来源是比较单一的,除了较大型的活动由政府部门出资以外或得到少量企业赞助外,基本都是有比赛参与方自行出资,调查显示一般参赛队伍都是有学校组织,大多都是校方出资派出运动对参与比赛,而由于各乡镇的经济状况不一,对于蹴球运动的开展兴趣也就不同,加上校方要对整个校园进行整体规划,有时无法为参与蹴球运动提供更好的场地器材,使得有个别的乡镇甚至将这项运动已经荒废。
图2 蹴球运动队图
2.2影响汝城县蹴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传统体育项目,这项运动的历史悠久,但是在蹴球运动开展中有很多制约因素,从相关的调查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蹴球运动场地的缺少导致蹴球无法顺利开展;政府对开展蹴球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举办的赛事少;蹴球运动的相关宣传力度不足;缺少专业的教师指导,有很多人根本不懂得蹴球运动的锻炼方式或者不具备参与蹴球运动的技术能力等。
2.3发展蹴球运动的对策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运动的发展主要提出如下对策。
表1 居民对蹴球运动的认知情况
(1)加强对蹴球运动队的梯队建设,置办长队器材。
(2)把学校作为推广蹴球运动的重要基地,培养蹴球后备人才。
(3)组织更多具有号召力的比赛促进其与经济开发旅游事业的共同发展,致力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传播和宣传机制。
(4)举办“健康蹴球、群众蹴球、快乐蹴球”比赛,广大人民参与其中,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去喜欢这一项运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中去。
(5)政府相应部门应加大投入,开展蹴球比赛,为构建更和谐的民族关系,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肖进勇,李静山,余吉成,等.论蹴球项目的源流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3):25-27.
[2]谷丙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M].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41-43.
[3]方征.我国蹴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体育文化导刊,2002 (1):50-51.
[4]李煦,童国军,黄兰平.刍议蹴球运动的历史沿革与功能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2):75-76.
[5]严津.论民族传统运动项目蹴球的健身价值及社会意义[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35-136.
[6]张斌,彭彦,袁勤.蹴球运动对老年人健身价值的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3,22(2):87-88.
[7]李凤玲,宋广明.蹴球竞赛中最适宜的战术[J].河北民族体育学院学报,2012,32(2):111-112.
[8]田军谊,肖谋远.蹴球教学训练法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6):230-232.
[9]徐泉森,白晋湘.蹴球文化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11(4):118-123.
[10]李晓明,赵理强,李金容.浙江省民族传统体育“蹴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10):75-78.
[11]张雷,高培军.民族传统蹴球扎根基层的可行性分析[J].大众体育,2012(24):145-146.
[12]史永.蹴球运动全国推广模式的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100-101.
[13]张宏磊,李正燕.对河北省普通高校中开展蹴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网络财富,2008(8):237-238.
[14]江伟.高校中开展蹴球运动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7):146-147.
[16]屈利军.蹴球进入奥运会的发展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0 (7):57-59.
[17]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10-113.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a)-0159-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6.159
作者简介:①龚惠萍(1979—),女,汉,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讲师,研究方向:武术(套路和散打)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