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与黑》中瑞那夫人“手”的意象

2016-07-14 13:09吴宗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名作欣赏 2016年15期
关键词:红与黑夫人母爱

⊙吴宗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浅析《红与黑》中瑞那夫人“手”的意象

⊙吴宗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红与黑》十多次涉及于连对瑞那夫人的手的迷恋的描写,因此瑞那夫人的手在小说中是作为一个意象而存在的,一是作为于连追求欲望的一个载体和参照,二是同小说中的山林、岩阴、洞穴一样,是母爱的象征,这也是诱发于连在得知瑞那夫人告密后行动决绝的深层次原因。在占有瑞那夫人的手的过程中,于连进一步强化了欲望追求、爱恋与母爱交织的心理。

关键词:于连瑞那夫人的手欲望母爱

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小说成功塑造了于连这一极富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而对于连形象的分析,也成为研究者的一个热点。有研究者认为:“根据作者对于连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的描写,分析于连的感情与心理的细微变化,从而得出于连是一个自卑与自尊、虚伪与真诚并具有反抗性与妥协性等性格的矛盾统一体。”①

这种在运用辩证统一的思维模式下得出的结论,虽然不乏准确,但却无法领略司汤达以其深刻细腻的笔调,向读者所充分展示的主人公于连随时地变迁,思想和性格在小说中是逐渐演变的。其中,正是司汤达的象征性意象的运用和场景设置,如山林、岩阴、洞穴、教堂、高塔、地牢,以及瑞那夫人的手,展现了于连的心理欲求和轨迹。

一、作为欲望载体和参照的瑞那夫人的手

从某种意义上说,《红与黑》讲述了主人公于连对欲望的追求和毁灭的过程。作为一介平民青年,于连从老军医那里直接获得了对功成名就的渴望,然而生不逢时,在那个一切都由地位和财富决定的年代里,于连产生了对贵族阶层和等级制度的强烈仇视,因而形成了极度敏感和自尊的性格。

但人的欲望的发出和对于欲望的追求,常常需要一定的刺激物、载体和参照。在市长府邸以及在苇儿溪古堡担任家庭教师期间,于连与市长夫人产生了一段初由报复心理激发、后向真挚感情转化的爱情。在展示这段感情以及它背后的心理过程中,瑞那夫人的手,恰好成为欲望的载体和成功与否的参照。虽然亲吻对方的手有其社交意义,但小说十多次涉及于连对瑞那夫人的手迷恋的描写,因而瑞那夫人的手在小说中意义非同一般,当是作为一个意象而存在的。

小说中于连第一次来到市长府邸,初见风姿绰约的瑞那夫人,便萌生了拿起瑞那夫人的手来吻一下的念头,并考虑到“须知这一举动,对我会有好处,能减轻对我的蔑视”②。瑞那夫人登时大觉不成体统的反应,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等级观念的固化。然而瑞那夫人在同其丈夫、瓦勒诺等人的对比中开始向于连倾注感情,竟在散步时挽起于连的胳膊,并且“紧紧地依偎着”③。在接下来的日子,通过与瑞那夫人相处,于连的退缩和谦卑的心理逐渐褪去。然而,客观存在的等级鸿沟终不可能轻易消失,至多暂时被表面的轻松氛围所遮蔽,于连敏感的心灵和暗藏的报复权贵、追求平等的欲望极易被重新激发,而此前获得的初步自信和环境适应不会弱化这股心底暗流,反而使其变得异常敏感和强烈。就在市长一家移居苇儿溪古堡消暑之时,瑞那夫人的手无意碰了于连后便立即缩回,再一次激发了于连的挑战心理和占有欲,表现出来就是于连把触摸乃至占有瑞那夫人的手看作下一个具体目标,看作初涉人世、克服自卑心理并“呵护自己的荣誉”之举,而不是青年的激情和乐趣。④在上卷第九章《乡野一夕》中,于连在次日用别样的目光打量瑞那夫人,刻意缩短家教时间,当夜幕降临时心跳变得异样,“职责对怯弱之战,酷烈已极”⑤,甚至对自己感到气恼。经过一番煎熬,于连痛下决心要在十点钟敲时去摸瑞那夫人的手,最终在大钟最后一响余音未绝时向瑞那夫人发动了进攻,并成功地占有了欲望的载体和参照——瑞那夫人的手,同时得到了瑞那夫人默契的配合。司汤达不愧是心理描写的高手,青年羞涩和血气的动作及心理反应,在这里得到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然而,达到目的的于连,所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比附于拿破仑的胜利,道出了瑞那夫人的手作为追求欲望过程中的目标物所蕴含的非凡意义。其后于连甚至在特·瑞那市长在场的情况下,趁夜黑狂吻瑞那夫人的手。特殊的情境无疑强化了瑞那夫人的手这一欲望象征物的意义,于连在这一过程中也获得了公然对抗的满足感。

需要注意的是,于连一开始是把他对瑞那夫人的诱惑,当作是自己能否出人头地的证明,其中反抗特·瑞那市长、打败情敌瓦勒诺的报复心理占据了主要内容。但作为激发和带动于连的直接或间接的动机,以及改变于连心理状态的“刺激物”逐渐形成,这直接表现为等级鸿沟下特·瑞那、瓦勒诺及至拉穆尔侯爵府中的权贵本身以及与这些人接触所带来的被歧视、被压迫的强烈刺激。瑞那夫人的手也变成了于连受刺激物激发、作为行动参照的必须征服的象征物。

二、作为母爱象征的瑞那夫人的手

除了指向欲望,瑞那夫人的手包含了另外一层意义,即于连在父兄暴虐之下所缺失的母爱。于连童年时失去了母亲,生活在父亲和两个哥哥的打骂之中,“一家人瞧他不起,他就恨上了父亲和兄长”⑥。由于处于父兄的暴虐和母爱的缺失的阴影之下,寻求补偿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于连对三十多岁的瑞那夫人便产生了母亲式的依恋,这一依恋,在与瑞那夫人产生真挚感情之前,首先移情至瑞那夫人的手上。

不难理解,母亲的臂弯是养育、呵护的象征,而瑞那夫人的手的白皙、纤细和温柔,在潜意识当中,便隐含着这种母性的爱和母亲原型。于连亲吻并迷恋瑞那夫人的手;一方面是出于反抗意识和报复心理,为了征服瑞那夫人,另一方面则隐含了于连对于母爱缺失的补偿的心理,即可视为童年时期母爱的一种回放式体验。同样,被研究者所注目的山林、岩阴、洞穴意象,其实也与母亲有关,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荣格就把教堂、大地、树林、洞穴等意味或象征着养育、保持、帮助、献身和肥沃、丰饶的具体事物,视为母亲原型的具体形象。⑦于连拜访好友傅凯之时途经山洞,“他眼中闪出快乐的光芒,喟叹道:‘藏在这儿,世人就伤害不到我了。’”⑧洞穴是子宫与母亲的经典象征,这是于连对于母爱保护的渴望;对树林的亲近则表现在每当他的内心感到痛苦或者焦虑时,喜欢驱驰于林间。除了这些自然事物,瑞那夫人的手也成为母爱的另一重要意象。瑞那夫人用双手保护孩子,也呵护着初来乍到的于连,而瑞那夫人的手本身的吸引力,遂成为于连迷恋之物的首选。在于连初次占有瑞那夫人的手的第二天,于连受到特·瑞那市长换床垫的惊吓,幸亏瑞那夫人急救得免于难。于连惊魂甫定,见到瑞那夫人便狂吻其手,与其说是被爱恋所激发,更像是惊吓之后抓取母爱的心理慰藉。在去往巴黎侯爵府任职之前,于连冒险潜入市长府邸,与瑞那夫人柔情重温,并坚持要点守夜灯,他说:“你这只漂亮的手,那么白嫩的皮肤,我不是也无法看到吗?”⑨于连对于瑞那夫人的手的迷恋,在他前途光明的时刻,依然如故,更能说明那就是于连重温母爱的心理折射。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瑞那夫人在别人教唆下写告密信揭发于连,于连因开枪报复,受到了审判,在法庭上于连加重语气坦白:“我曾想谋杀一位最值得尊重最值得敬佩的女子。瑞那夫人从前待我如同慈母一般。”⑩于连从瑞那夫人身上,除了感受到女性的甜蜜多情,更得到了母爱的补偿。

三、于连枪杀瑞那夫人的深层心理动因浅析

小说中当得知已被瑞那夫人密信告发时,于连情绪激愤,直奔维璃叶,买了两把枪,赶到新教堂,向正在祷告的瑞那夫人开了枪。而之所以触发如此激烈的复仇行动,除了长期的心理压抑和意志磨炼,在情势急转直下所爆发出来的刚烈决断,更因为于连难以忍受曾作为母爱补偿的瑞那夫人的背叛。当于连身陷囹圄,得知瑞那夫人并没有死的时候,神志已逐渐清醒的他竟狂呼、下跪感谢上帝,爱恋和母爱双重情感的回归让他不再以复仇未遂为念,反而让他悔悟和决意赴死。庭审过后,瑞那夫人前往死囚室探监,于连“用火热的吻印在她手上”⑪,则是死期将至下对于爱恋和母爱的最后品尝。

于连对瑞那夫人的手的占有,这种欲望初步达成带来的强烈喜悦,以及获得母性心理补偿所带来的内在自信,势必将强化于连自己对其内心的遵从,将精神分析学派有关人格结论的理论联系起来分析,就是使得于连的“超我”有所膨胀。而于连“超我”的内容,同幼时从老军医处和三本爱书中得到的关于拿破仑时代的精神和梦想,以及启蒙主义有关平等的追求密切相关。于连的心理成长和蜕变极其迅速,无疑进一步扩充了于连的征服、报复心理。因此,于连这个身体纤弱的青年,做出了于等级制度和道德所不能相容的出格举动,最终走向了自我的毁灭。

①谭鼎莎:《试论〈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文学教育》2010年第3期。

②③⑤⑥⑧⑨⑩⑪[法]司汤达(译者译作“斯当达”):《红与黑》,罗新璋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第31页,第42页,第15页,第56页,第173页,第382页,第389页。

④《红与黑》上卷第八章《小小风波》(第41页)描述于连的心理活动:“想到有一种职责要履行,事若不成就会徒留笑柄,甚至滋生自卑,于是,所有乐趣,顿时从他的心头散佚无余。”

⑦童庆炳、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页。

作者:吴宗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学与文献。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红与黑夫人母爱
阅读母爱这本书
“夫人”与“妻”的区别
母爱的另一面
母爱
天命夫人
只爱黑白红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知识漫画
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