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多元文化融合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2016-07-14 18:12朱喜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家乡幼儿园融合

朱喜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东南沿海地区最先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经济发展很快。我们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国家级开发区,很多知名企业入驻,大量务工人员引进。近年来,我国的农民工由最初的单人式流动更多转化为家庭式流动,我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已占全园学生数的50%以上。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内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与本地孩子格格不入。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同,以及心理上产生的影响,都会给我们幼儿园的原有教育带来困扰。

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人口流动已是必然趋势。要帮助外来人员对异地他乡产生归属感,使来自不同地方的孩子与本地孩子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真正实现从“合”到“融”。简单的说教不能做到内心的互相认同、心灵上的沟通,我们必须关注文化融合。为此,我园进行了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的开发。

一、资源整合,积累多元文化融合素材

幼儿园里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他们幼时的生活背景各不相同。他们成长的那个家乡和我们这里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承载着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我们要把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收集起来,成为孩子们学习的重要素材。

1.调查与整合,选择适宜的多元文化内容融入课程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向来自各地的家长收集他们家乡特有的、非常有意义的文化资源。老师们又将通过在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家长提供的资料相结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有益于幼儿理解和学习的内容,整合到我们的课程中。

2.整合环境资源,使冢乡特色文化资源共享

我们利用各种环境资源,让孩子感受多元文化,潜移默化地了解和融入多元文化的氛围。如参观本地社区的文化馆。前后参观的有浪花苑社区的“农耕文化陈列馆”,吴淞社区的“水乡服饰陈列馆”,园东社区的“胜浦山歌童谣陈列馆”,等等。我们还把家长提供的家乡图片资料和物品资料陈列在幼儿园的走廊和专用教室中,有民族服饰墙、江苏工艺墙,还有蒙古文化体验馆、苏州人家体验馆等。还把不同地区小朋友的照片和家乡介绍展示在走廊中,图文并茂,孩子们非常喜欢去找一找,认一认。

二、生成主题,在课程研究中交流各地文化

1.结合班级实际,生成主题

我们结合班级幼儿情况生成了以“家乡文化”为主题的课程内容。比如班级中安徽的孩子比较多,我们就先由这些孩子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饮食、民间艺术等,让孩子对安徽的文化产生兴趣,然后由老师挖掘一些与孩子生活接近、浅显易懂的内容设计成教案,通过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健康五大领域的渗透学习,从不同侧面了解安徽的文化特点,如安徽黄山、安徽剪纸、黄梅戏等。通过这样的学习,本地的孩子和家长也感受到其他地方文化的魅力,不再排斥外来文化。

2.系统规划,形成主题课程

在这些主题开展中,孩子们主动与家长收集家乡的童谣、游戏、民间艺术等,互相介绍、互相学习。我们在讨论中发现,各班幼儿家乡的分布情况都有雷同,而且来自四川、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的幼儿较多,来自云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幼儿家乡的文化很受大家的关注。所以为了让孩子更系统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经过多次研讨,我们分年龄段形成了12个主题活动内容。

三、特色游戏,在各类游戏活动中融合多元文化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学习方式,幼儿园除了教学活动,还在一日活动中安排很多游戏,如规则游戏、角色游戏、区域游戏。

1.规则游戏,合理补充

我们把收集的一些素材改编成各类规则游戏,如语言游戏中的家乡童谣,智力游戏中的家乡风景、服饰、节庆棋,还有各地的户外民间游戏,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区域游戏,主动探索

我们还在区域游戏中分别投放了有关幼儿家乡文化的学习材料,让孩子在自主学习和探索中获得知识经验。如在益智区的配对游戏中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在手工区的民间剪纸游戏中探索剪纸的方法和规律,在健康区的民间游戏中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

3.角色游戏,亲身体验

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在我们的角色游戏中融入各地文化特色,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在社会性交往中感受各地不同的生活习俗,了解各地文化。在开设娃娃家时,选取教学活动中幼儿所熟悉的家乡布置为娃娃家的内容,如:江苏人家、河南人家、朝鲜人家等。我们还在小吃店中投放“山东大包”、“天津麻花”、“苏州海棠糕”等家乡小吃,在小舞台中提供云南葫芦丝、山东大鼓、江南水乡的莲相棒等乐器和民间音乐,让孩子在看看、听听、玩玩中了解家乡文化。

四、共庆节日,在丰富的节日活动中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我们这些离开家乡的孩子现在很少会用传统的方式过节,即使过节也没有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热闹,无法感受这种节日的氛围。让孩子在幼儿园共同感受节日文化,无疑是促进各地孩子文化和情感融合的有效途径。

1.同过中国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交流中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我们会邀请各地的家长来园介绍不同的过节方式,做一些过节时吃的特别的食物,如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做重阳糕。让幼儿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学到了丰富的节日文化知识,还亲身体验了过节的快乐,外地孩子更是找到了归属感。

2.自设特色节,为家长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

我们每年开展四大特色节日活动,有四月美食节、六月艺术节、十月旅游节、十二月民间工艺节。在美食节中一起包北方的饺子、南方的馄饨、朝鲜族的紫菜包饭。幼儿并把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带来与大家分享,有蒙古的奶片和奶茶、海南的椰子糖、新疆大枣、苏州海棠糕等。在民间工艺节中,展出了各地幼儿家乡的民间工艺品,现场由家长和老师指导幼儿制作苏州蓝印花布、山东潍坊风筝、传统蛋壳画、民族娃娃等。让孩子在吃吃、玩玩、做做、演演中感受各地丰富的文化,为家长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

我们在“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的实践中,通过学习交流、游戏渗透、环境影响、家长参与等形式,使幼儿增加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是让幼儿在对自己家乡文化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苏州与其他幼儿家乡的文化,从而能与不同地区的孩子和家庭平等交往,和睦相处。

猜你喜欢
家乡幼儿园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