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乡兰
摘要:幼儿期是一个人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时期。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合理地安排有关内容,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学习往往更受兴趣的支配。如果有兴趣,孩子的精力集中,就能学得好、记得牢;要搞好幼儿数学教学就要抓住幼儿的兴趣来传授知识,发展智力。
关键词:幼儿数学;兴趣;动手参与;传授知识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73-02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幼儿期特别是4、5、6岁阶段是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幼儿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和形成数概念,萌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此时孩子的数学思维异常活跃。我们应该正确地把握这个关键期,提供适合其学习特点的数学教育。
1.要明确目标,确定数学课的教学目的
幼儿数学教学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态度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在每次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全面落实。"填鸭式"的灌输,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就降低了幼儿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学习效果。
要提高幼儿数学学习效率,通过引导幼儿动手实际操作是极为有效的方法。如图形分类: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认识范围内的所有图形,引导孩子主动发现各图形间的差异,注重倾听孩子的分类方法,注意孩子在分类过程中的引发的其他想法。
一般来说,让孩子亲自动手感受认知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但幼儿的学习特点、接受能力不同,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因此,幼儿亲自动手参加还是要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如幼儿在学习"二等分"时,在幼儿理解"二等分"的含义后,可以为每位幼儿提供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种的几何图形,请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几何图形"二等分"的实践操作活动,比比看,谁"二等分"分得最好,方法最多种。
2.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幼儿的兴趣入手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兒好奇、好问、好探究,生机勃勃、精力充沛。所以,要搞好幼儿数学教育,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是个关键。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幼儿的很多经验正是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的。探索数学运算的规律。那么只需要从幼儿看的见、摸的着的实物开始引导,比如小卡片、小木棒、各种动物玩具等等,就能不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中班《数鸭子》为例,导入新课后请幼儿帮忙数鸭子(可问"你有什么办法帮老师数清楚鸭宝宝到底有几只?"),幼儿交流后问"你是怎么数的?你从哪里开始数的?数到哪里结束?"接着进行数丢了帽子的鸭宝宝活动(鸭宝宝丢了帽子变了一模一样的该怎么数),幼儿交流并数后给予奖励。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演示主题图,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引导幼儿展开数鸭子的活动,幼儿看图数数,看中说、数后交流,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极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更利于幼儿掌握数数的技巧。
3.要有针对性,优化数学教学方式
我们教师不但要重视集中教育活动,更要注重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习数学并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也可以让幼儿按不同要求练习。如:在熟悉1——10的排序,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提供6种以上的图片进行排序,能力一般的幼儿可提供3个明显大小的实物供其摆弄。只有承认幼儿的差异,让幼儿在进行有层次的操纵练习,才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支持他们对数学活动的爱好。老师只有尊重孩子的条件下,他们才能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
同时,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要注重以生活故事为切入点,促进幼儿形成数的概念。如小班学数字"4"的教学中以"4的故事"作为引导,小猫咪问妈妈:"妈妈,今天我们认什么字呢?"猫咪妈妈拿起一张写有"4"的卡片,说:"教你认'4',1、2、3、4的'4'"。小猫咪看了看卡片,说:"妈妈,我会认4了。"猫咪妈妈说:"你去找一找4的朋友吧!"猫咪走呀走,遇到了小花狗。小花狗问:"小猫咪,到哪儿去?""我去找4的朋友。""我就是呀,你数一数我的腿吧!"小猫咪数了数:"1、2、3、4,你有4条腿,对,你是4的朋友。"讲到这里,引导小朋友,问:"你们爷爷奶奶家的小猪有几条腿啊?" "你爸爸的汽车是几个轮子啊?它们是不是4的朋友?"。然后请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身边都有哪些是4的朋友。最后再问:谁还是4的朋友?小朋友很自然地就回答出:椅子、床、小狗、小兔、小牛……4条腿,都是4的朋友。这样才能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要遵循幼儿认知特点,提倡操作和游戏教学
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道具,能够直观了解教学。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教具,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意义很重要。比如学5的分成时,我准备了红、绿、蓝各色的小卡片、小木棒、小盒子等多种材料,每人分给他们五个,再让他们分两份,看有几种分法。然后,我让小朋友分别回答他是怎样分的,根据回答按递增关系列出,根据互换列出。随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表扬,其他幼儿的兴趣也提高了,争着回答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
把教学融于游戏中去,幼儿在玩中学数学。爱活动、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多种游戏。比如:学习单双数时,我让10个小朋友排好队,并给他们编上号,让他们单号或双号出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我请10个小朋友表演乘车,上去几个人,车下还剩几个人,合起来一共几个人。
总之,爱好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爱好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只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一定能够自觉地、毫无负担地、积极地接受知识。这样,既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晶.浅谈幼儿数学启蒙教学[J],新课程(下),2013(11).
[2] 李金亭.生活情境中大班幼儿数学活动的探索[J],好家长,2016(06).
[3] 林霞.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对幼儿数学教育的再思考[J],福建教育,2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