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与“套路”

2016-07-13 05:41:31涂洪长
党的生活 2016年9期
关键词:真诚舆论监督套路

□涂洪长

“真诚”与“套路”

□涂洪长

“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用这句话表达群众对一些地方官员媒介素养的期盼,非常贴切。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和舆论监督的官方应对中,“真诚”与“套路”之别让人印象深刻。

大约8年前,我到福州的一个郊县去采访台风暴雨灾害。我一进入该县境内,即有当地官员全程“随行”。到受灾户家中了解情况时,总有人用当地方言告诫对方“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乱说”。因为采访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与官方通报的灾情出入较大,当夜,这个县的主要领导来到我的住处,很“真诚”地说起自己的仕途经历以及媒体圈的人脉关系,并执意留下一个用黑色塑料袋包裹着的“慰问费”。

在严词拒绝了这位领导的“好意”后,为排除干扰,我准备连夜赶回福州。但令人意外的是,采访车辆还未赶回到单位,这位领导已经到了单位附近的一处茶馆,并极力拉我坐下,说要补充说明一些情况。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有大大小小认识或不认识的官员前来“说和”,一直折腾到凌晨3点多……

现在回忆起这个如今已经落马的官员,他当时的表现可谓“煞费苦心”。特别是当他提起自己是农家子弟出身时的那份真诚,尤其让人印象深刻。但让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当我问起那些在暴雨中遇难的受灾群众时,他那漫不经心的神情以及含糊其辞的应对——似乎数十条生命的突然逝去,除了可能威胁到他的乌纱帽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像这个官员一样,一些地方官员在“善待媒体、善用媒体”方面,也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手段。比如,在面对舆论监督和媒体批评时,其“善意”和“热情”与日常表现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可能会引起较大的负面影响时,他会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来“灭火”。比如,真实情况可能触及自身利益甚至波及上级领导和部门时,放弃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他们来说并非难事……他们某些时刻的“真诚”,也只是充满“套路”色彩的“真诚”,而不是人民至上、国家至上。

从“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夸张,到“替党还是替人民说话”的糊涂,官员的媒介素养,看起来只是个人修为和历练,但统而观之,可见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和社会习气。那些风清气正、政通人和、民主气氛活跃的地方,官员们说话便常见清新之气;而那些腐败案件频发、民怨较大、问题官员频出的地方,官员应对媒体“套路化”难免成习惯。

猜你喜欢
真诚舆论监督套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消费电子(2022年5期)2022-08-15 08:20:48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传媒评论(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8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14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6:00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56:16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07:14:53
忏悔之于周朴园
眼下有套路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19: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