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孙丽 田婷婷 刘彤 冯成胜
校企合作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孙丽 田婷婷 刘彤 冯成胜
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技能型、高适用性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体现了职业性教育的本质,是职业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范式。本文初步探索总结了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欠缺,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以达到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校企合作 高职 就业
校企合作已经被发达国家实践证实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成功模式,正在我国职业高等教育界广泛推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主要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等校外机构的合作,从而更好地调配和使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及资源,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平台,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能力和竞争能力。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增加了企业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实现企业和学校、学生三方受益。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方法,以期改进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操作方式。
1.1校企合作流于表面,没有深入贯彻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教学机制,但由于对合作办学本质缺乏深刻认识,很少能够真正地把校企合作深入贯彻、落到实处。有些学校仅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或者通过召开几次专业指导委员会,就将人才培养的方向确定了;或者邀请合作企业的业内人士举办讲座,带领学生参观企业进行指导。这些都是浅层次的实训合作,除此之外缺乏更深层次的合作。学校把“校企合作”简单地理解为给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保证学生能够就业,而这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对学生的诉求,对毕业生就业后的发展与指导也非常有限。
从企业角度来看,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合作热情,欠缺合作思路,缺少合作方法。多数企业认为学校负责培养人才,企业只负责选用人才,从而失去了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动机,更不用说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提供合作所必需的人、财、物,所以我们看到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都是“一头热”。有些企业参与到了校企合作中,目的也只是给自己做宣传,或者是通过这一途径获得更多的商业价值。比如说在企业人员紧缺的时候让实习的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学生在实习期间得不到有效提升,对实习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这种合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并不能实现发展和促进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实用性人才的目标,有悖于校企合作的目的和初衷。
1.2校企合作模式单一
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主要表现为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组织“订单班”、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校企双向师资培养等,其中“订单式”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适用度最高。“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职业针对性,解决岗前培训和就业的根本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的招人难的问题。但是,这种培养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毕业生的招聘上特别关注生源院校结构,有意识地选择不同院校同等专业的毕业生,以避免小团体、小帮派的形成。另外,这种合作模式并不稳定,一旦合作企业出现经营上的问题,比如企业主要负责人员的变更、金融危机、经营不善、破产等,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发展。
1.3欠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第一,目前我国各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大都处于尝试阶段;第二,很多企业只看重短期经济效益,缺少先进管理理念,管理规范性较差,企业对校企合作前景并不看好;第三,是本应占主导性的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指导力度不够;第四,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对于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保障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责任混淆。要确保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从学校和企业自身看,目前没有任何专职部门和法律法规能够对校企合作进行规范管理,当校企合作当中有矛盾出现时,不能得到快捷合理的解决。
1.4专任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缺乏企业实践经历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在职教师缺乏行业从业经验,都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因此,当学生在实践中面临的现实的企业问题时,担任校企合作的指导教师很少能给学生与企业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方法。这也是很多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作用不抱期望的原因。
2.1明确校企深度合作中各利益主体的责任
尽管高职院校几乎都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但大部分只停留在设备、资金等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开设冠名班、员工培训等浅层面。2011年7月发布的关于职业教育的督导报告中就指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仍不充分,据抽样调查,仅有17.5%的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因此,明确校企深度合作中各利益主体的责任,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解决培养机制上的问题,首先,需要综合考虑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以及成长性、规模、资源、能力等要素,在一般性合作和深入沟通的基础上优选合作主体,这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前提。其次,需要建立政校企理事会、信息通报、矛盾化解等制度,协调参与各方的利益,充分发挥参与各方的优势。政府、学校、企业可以按培养成本或者特别拨款、专项经费等多种方式筹措办学经费,并使之制度化,用于教学设施建设、实验实训耗材、讲师费用、学生补贴和保险等。最后,企业需要从自身文化特征和岗位要求出发,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框架的构建,课程授课形式和课堂实践指导等多方面共同参与,保证校企在人才培养中全方位的合作。
2.2把校企深度合作与高职学生集中就业和分散就业结合起来
目前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各方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可供选择的企业很多,但规模和质量都上档次的企业很少。高职院校要想通过引进企业,从而实现学生的实习与就业,企业想与学校合作,但受自身规模和经营效益的限制,难以一次性提供大量的工作职位和较好的福利待遇让合作单位的学生来实习或就业。这就意味着只有少数学生能够通过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来进行实习或就业,更多的人还是必须自谋出路。这就对校企合作的深度和维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可以一校多企、一企多校,也可以多校多企;既可以送资金设备、送师资技术进学校,也可以送服务,将培训送到车间和工厂一线;既可以承接企业定单,根据企业用人数量和规格开展定单培训,也可以校企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实施联合培养,从而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集中就业和分散就业。
2.3搭建校企深度合作信息交流平台
信息交流平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构成。
一是网络交流平台。对于学校,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便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紧密合作,通过企业的发展了解行业的发展,进而掌握行业发展态势,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作为企业,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形成一个以学校为核心、辐射众多企业的合作共融体,便于企业之间、企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合作方向。对于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便于更全面地了解市场和行业,拓宽视野,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对顺利就业夯实基础。搭建校企合作与交流网络平台,对学校、企业、学生来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个“三赢”的明智之举。
二是校企合作委员会及专业指导委员会交流平台。校企合作委员会有别于以往单一的“校企合作”模式,它让企业与学校实现了一体化教学,也有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培养出更多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的实用性人才。
三是人才双选会交流平台。利用企业招聘员工的机会,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进入双选会现场,实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与用人标准,同时,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与专业老师及学生进行座谈、举办专家讲座等,实现面对面的交流,明确各方的诉求。
2.4校企深度合作中注重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一是从课程建设入手,挖掘专业课的素质教育功能,整合人文课程,在校三年间坚持执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计划,强化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着力培养和强化做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构成的综合能力。二是加强 “双师”型、专业技能型的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翻转课堂、4G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三是改革评价模式,变单一的考试测评方法为重过程考核的评价方式,是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动力。四是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通过“企业文化展示”“优秀毕业生事迹展”传播企业精神,通过毕业生的纽带作用,打通学校、企业的围墙。把就业指导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将客观应对就业形势、科学择业创业等内容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2.5在校企深度合作中逐渐完善高职学生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对于高职各专业学生的就业而言,在校企深度合作中引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作为衡量学校和企业共同的标准,把证书等级与实际水平结合起来,把证书多少与学校评优评奖结合起来,把证书的种类与企业用人岗位结合起来,企业要优先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纳入职称制度框架,通过与劳动部门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在组织实施工作中的作用,最终实现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通过职业证书这一平台,在企业实践中得到社会认可。
[1] 宋晓燕,宋继东.旅游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8).
[2] 贺绍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展与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2(12).
[3] 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张炼.校企合作模式及具体操作办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5).
F404.1
A
2096-0298(2016)10(b)-178-02
孙丽(1984-),女,山东嘉祥人,研究生,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
田婷婷(1984-),女,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刘彤(1968-),男,湖南溆浦人,本科,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冯成胜(1975-),男,山东梁山人,本科,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